特斯拉公布第二季財報:淨利潤31億美元(約新台幣962億元),營收249億美元(約新台幣7732億元)。相較於2022年第二季169億美元營收(約新台幣5248億元),成長近47%。但毛利率卻較第一季減少1.1個百分點。這個線索說明了降價戰策略有問題?
先前強打的降價策略終於奏效!特斯拉指出,第二季總產量47.97萬輛,比第一季的44.08萬輛成長8.82%,相較去年同期25.86萬輛,大增85.6%。
至於第二季交車量約46.61萬輛,比第一季的42.29萬輛增加10.23%,相較去年同期25.47萬輛,大增83%。
特斯拉指出,第二季的營收、產量和交車量,都創下歷史新高。
不排除進一步降價,馬斯克:我們正處在混亂動盪的時代
馬斯克提到,特斯拉不排除進一步降價,並指出高利率使民眾更難買得起新車。
「我們無法控制宏觀的經濟情況,」馬斯克在與分析師和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宏觀經濟狀況穩定,價格就會保持穩定,如果狀況不穩定,我們就不得不降低價格。」
「世界經濟有一天可能崩潰,但第二天又會沒事,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馬斯克向分析師說:「我們正處於混亂動盪的時代。」
馬斯克這番言論,也讓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交易跟著下跌約4%。
激烈的價格戰,雖然讓電動車變得更便宜,但也為整個產業的利潤帶來壓力。
特斯拉第二季毛利率18.2%,較第一季19.3%減少1.1個百分點,而第二季營業利益23.99億美元(約新台幣745億元),營益率9.6%,相較第一季11.4%,減少1.8個百分點。
自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已在美國、中國和其他市場多次降價,並增加折扣和其他獎勵措施,來減少庫存,以應對競爭和經濟不確定。
降價讓汽車毛利率承擔不少壓力,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犧牲毛利率,來推動銷量成長。
馬斯克說,隨著工廠升級計畫而停工,第三季產量可能略有下降,但這不影響今年180萬輛的交車目標。
特斯拉上週也表示,已開始生產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並預計今年底上市。
特斯拉:已洽談全自駕授權,並著手開發AI機器人
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中提到,特斯拉正與一家大型設備製造廠洽談,以獲得「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授權許可,但沒有透露公司的名稱。
FSD並不能讓汽車完全自動,還是需要駕駛的參與,而特斯拉在發生多起車輛事故後,也受到監管安全保護。
為走在AI發展的最前端,特斯拉也正開發名為Dojo的機器學習系統,來改善自駕系統,「我們的AI發展正在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我們對即將發生的事感到非常興奮,」馬斯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