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職缺再創新高!餐飲服務最缺,加薪救不了?

吳婉瑜
user

吳婉瑜

2023-07-18

瀏覽數 8,450+

104人力銀行發布《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最缺的職務是「餐飲服務生」。Pexels by Ketut Subiyanto
104人力銀行發布《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最缺的職務是「餐飲服務生」。Pexels by Ketut Subiyanto
00:00
00:00

服務業缺工成新常態?104週二(7/18)公布最新數據指出,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民生消費產業職缺再創歷史新高,但大型餐飲、旅宿業頻加薪,為何效果不彰?此外,疫情後有哪些「高薪職務」誕生?

104人力銀行發布《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最缺的職務是「餐飲服務生」,平均每月缺口達9.5萬個,也就是說,每4個民生消費產業職缺,就有1個是餐飲服務生;又以地區來看,北部工作機會最多,達21.3萬個,占全體民生消費產業55.8%。 

民生消費產業徵才於今年Q1達十年來最高點。104人力銀行提供

民生消費產業徵才於今年Q1達十年來最高點。104人力銀行提供

事實上,服務業缺工議題從去年內需產業復甦至今,已成為業界新常態,業者不斷祭出加薪與留才措施因應。

餐飲龍頭王品集團第三季預計再招募200名儲備幹部,以鐵板燒儲備主廚為例,起薪4萬,喊出「一年最多調薪三次」新制,有機會邁向百萬年薪;築間集團今年則徵才800人,且員工全面調薪6%,正職人員起薪32K、儲備店主管上看51K元起。晶華則祭出新鮮人月薪35K起、有經驗者月薪可達55K。

這波加薪與疫情前相差多少?據104調查指出,過去5年來(2019~2023年),餐飲業、零售業、批發業、住宿服務業、以及運動與旅遊休閒業的平均月薪3.7萬~4.1萬,疫情前後,薪資增幅介於8.6%~13.7%不等。

為何加薪仍找不到員工?分析背後有3個主因。

一》整體平均加薪幅度小、平均薪資仍墊底

首先,民生消費產業雖陸續加薪,根據104統計,增幅介於8.6%~13.7%,但與整體產業平均月薪增幅12.6%相比,平均增幅仍低於整體水準,難與其他產業競爭。

再者,平均薪資敬陪末座,2023年整體63個產業平均月薪44K,反觀批發、零售、住宿服務約落在39K~41K,餐飲業最差,平均月薪37K,排名60淪倒數第4名。

二》疫情前裁員+疫後大舉展店

回顧2021年5月爆發本土社區疫情,衝擊勞動市場,主計總處當年6月發布失業人數達57萬人,失業率為4.8%,一度創下2010年後新高紀錄。

加快永續轉型的關鍵契機:COP28全解析論壇,熱烈報名中

時間來到2022年第四季,疫情與國境雙雙解封,去年經濟部統計處公布餐飲業全年營業額高達8653億元,年成長18.9%;而零售業也不遑多讓,營業額突破4兆2815億,年成長7.4%,雙雙寫下新高。

產業復甦帶動消費者買氣,內需產業超越2019年疫情前的營業水準,加上餐飲、旅宿、零售等民生消費產業紛紛大舉展店,人力缺口愈破愈大。

三》服務業第一線人員流動率高

仔細觀察職缺最多的類型:「餐飲服務生」平均每月短缺8.8萬個,占該業別達51%;而零售業及批發業最缺門市、店員、專櫃人員,共約5.4萬人,占比35%,這些職務均為第一線服務人員。

三商家購股份有限公司(美聯社)人資處課長鄒恩德觀察,服務業為勞力密集型產業,第一線人員流動率本就高,每年寒暑假是徵才與求職高峰,但隨著個人生涯規劃等因素,第一線人員通常非涯職首選;美聯社門市透過提高中高齡(50歲以上)就業比例、電子化訓練流程以及加薪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

104集團策略長吳麗雪建議,拆解工時與工作流程、放寬學經歷條件,順應高齡趨勢、聘用高齡就業人口等是解缺工的選項。

104集團策略長吳麗雪指出,企業善用高齡趨勢徵才,進行職務再設計,有助緩解缺工壓力。吳婉瑜攝

104集團策略長吳麗雪指出,企業善用高齡趨勢徵才,進行職務再設計,有助緩解缺工壓力。吳婉瑜攝

高齡趨勢,藥師月薪破70K

此外,疫情後三種的「高薪服務業」職缺也出現了,分別是:藥師(平均月薪79K)、藥妝顧問人員(50K)、食品研發人員(46K),平均月薪比五年前的成長 幅度,明顯超越整體市場(12.6%)增幅。

吳麗雪分析,高齡化時代來臨,與醫藥、保健相關的藥師、顧問,以及針對中高齡設計食品的研發人員等專業職務需求增加,成為民生消費產業中的少數高薪亮點職務。

民生消費產業薪資最高的前五大職務薪資,藥師、食品研發人員脫穎而出。104人力銀行提供

民生消費產業薪資最高的前五大職務薪資,藥師、食品研發人員脫穎而出。104人力銀行提供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