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 過去三年多來,全球籠罩在疫情之下,對莘莘學子來說,不但錯失了在學涯中至關重要的畢業典禮,更被剝奪了出國留學的權利。不過,疫病下的隔離,倒是讓國內的大學少了國際名校的競爭,獲得了偏安喘息的機會。
但反觀今年,隨著全球解封,大一新生的就學選項不再局限於台灣,亦即各大學被迫重返國際市場,再加上去年剛送走龍年出生的畢業生,這是台灣年度出生人數達30萬(30.5萬)的最後一批,而今年即將入學的狗年入學生,當年出生人數只剩20.5萬,足足少了10萬,等於生源折損了1/3。
內憂外患下,對台灣各大學而言,瘟疫過後的重生,非但是遙不可及的奢侈,等待他們的,更是一場搶學生的叢林生存戰。
因此,今年國內外各機構的大學排名,不但是檢驗辦學績效的「體檢表」,更可能是許多學校救亡圖存的「生死簿」。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