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桃園藝文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從「文字造山」到點亮每一個文化光點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07-01

瀏覽數 13,750+

圖/桃園市長張善政致力推廣藝術文化,期盼透過藝文元素展現桃園文化的多樣面貌。
圖/桃園市長張善政致力推廣藝術文化,期盼透過藝文元素展現桃園文化的多樣面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奠基於多元族群、人文薈萃、前輩文人的豐美作品,桃園涵養豐厚的文化底蘊,不斷推進城市心靈運動。年年登場的「桃園鍾肇政文學獎」鼓勵創作,全年不間斷的藝文活動深入市民生活,桃園市政府更推動「向下扎根」、「向上提升」、「軟硬整合」等政策,規劃設立城市文化創新中心,串聯資源、古蹟、文化館所、創意人與市民,點亮每一個城市文化光點。

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徵件至8月10日

提起桃園的文人代表,必然會想起台灣文學之母、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作者鍾肇政。為了鼓勵文學創作,桃市府舉辦「桃園鍾肇政文學獎」,今年已邁入第九屆,今年徵件至8月10日,廣邀六大文類創作,總獎金達300萬,更結合徵文、講座、走讀、寫作營等多元活動,營造創作人與普羅大眾共同參與的文學盛宴。

今年「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的徵文類別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新詩、散文、報導文學與童話六種文類,採用紙本及線上投稿,徵文期長達112天。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說明,獎項向全球華文創作者徵件,另對於鍾肇政前輩深耕的長篇小說文類,特地將首獎獎金加碼至100萬元,成為臺灣目前獎金最高的文學獎之一,向長期苦心經營長篇小說的鍾老致敬,也鼓勵當代創作者書寫長篇創作。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以豐富的公私部門文化推動經驗與國際文創行銷視角,看見桃園獨到的多元族群文化優勢。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以豐富的公私部門文化推動經驗與國際文創行銷視角,看見桃園獨到的多元族群文化優勢。

跨界連結 多元參與 推廣文學

今年獎項以「文字造山」為主題,展現了文學與地理的跨界連結,活動場域與參與者也十分多元,廣邀知名作家、編輯、評論家、獲獎前輩,包括林文義、鍾文音、朱宥勳、曹馭博、馬欣、陳雨航、洪愛珠等文壇名人,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校園、獨立書店與線上開講,分享創作心得。系列活動已在5月前進高中校園,啟發年輕學子,點燃未來作家的創作熱血;7月進入大河壩小書店與瑯嬛書屋兩間獨立書店,由歷屆獲獎者現身分享,述說創作歷程;8月份將邀請桃園在地作家林央敏,帶領大家走讀龜山地區。「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的影響力持續發酵,透過獎項與系列活動鼓勵大眾創作,在城市中推廣文學,引領人們認識文學作品、提升文學賞析能力,串聯城市記憶、在地情感,更對接台灣人文發展與國際議題。

「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系列活動進入校園,期待將文化向下扎根,啟發學子們對於創作與未來生活的想像空間。

「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系列活動進入校園,期待將文化向下扎根,啟發學子們對於創作與未來生活的想像空間。

向下扎根 向上提升 接軌國際

除了邁向第九年的「桃園鍾肇政文學獎」,桃園管樂嘉年華、橫山書法藝術館等眾多活動與場館,建構一個又一個鮮明的文化品牌印記。為了讓桃園獨到的多元族群文化優勢能被大家看見,桃市府擬定「向下扎根、向上提升」的雙向文化政策,更透過「軟硬整合」加值點亮桃園市的在地文化。

在「向下扎根」的做法上,以閩南民俗為例,桃市府文化局設有全台獨一無二的「閩南及民俗文化科」,且桃園閩南文化節行之有年,每年邀請社區民眾參與,營造在地人的節慶認同與感動,而八德區的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是國內少數以園區概念經營傳統民俗文化的場域,未來更將結合大湳森林公園,發揚傳承閩南民俗文化。

而作為國門的桃園市,也持續推動文化「向上提升」、接軌國際。藉由舉辦節慶活動帶動國際交流,展現國門之都的文化特色。例如今年的桃園管樂嘉年華邀請到世界著名長笛大師工藤重典演出,並親赴桃園米倉劇場指導在地的演藝團隊;享譽國際的全本音樂劇《貓》CATS也將於7月在桃園演出,讓大家在桃園就能享有國際級的文化活動體驗。

2023桃園管樂嘉年華活動,現場吸引許多民眾共赴音樂饗宴。

2023桃園管樂嘉年華活動,現場吸引許多民眾共赴音樂饗宴。

軟硬體整合 行政鬆綁 點亮桃園

為了善用桃園眾多的古蹟、城市故事館群,桃市府也規劃設立城市文化創新中心,發揮「軟硬整合」力道,透過軟體與創意加值硬體建築。援引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精神,在行政作法上鬆綁、拆除規範框架,以更開放性的思維,從活化程序為起點,引進更多民間創意,透過複合式經營、自提營運計畫,創新硬體建築再利用。

「只要符合法規,桃市府會採取最低限度的管制,廣邀策展人、藝術團隊進駐經營。」邱正生局長預告,未來城市文化創新中心將發揮平台功能,盤點硬體建物、整合文創需求、媒合經營團隊,串聯城市中的古蹟、文化館所、創意人與在地鄉親等資源,活化古蹟利用、翻轉老城區,並創新社區營造,點亮桃園每一處的城市文化光點。

(桃園市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心客、興客、新北客
數位專題

心客、興客、新北客

新北市的客家人來自各地卻不約而同在此生根,從新舊世代與文化融合、傳遞新精神的「心客」到青年參與文化事務的「興客」;在互相的努力下匯聚成為都會客家新面貌─「都會新北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