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碳足跡鳳梨酥好吃嗎?台灣食品業者如何拚低碳永續?

李加祈
user

李加祈

2023-06-16

瀏覽數 14,450+

東元餐飲集團台北食品展現場以「全球採購、契作生產、安心餐飲、綠色永續」揭開活動。東元餐飲集團提供
東元餐飲集團台北食品展現場以「全球採購、契作生產、安心餐飲、綠色永續」揭開活動。東元餐飲集團提供
00:00
00:00

吃米漢堡也能環保愛地球?擁有SGS碳足跡認證的鳳梨酥,美味又符合綠色理念?近年在食品安全、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下,食品永續的概念蓬勃發展。民眾除了期待吃的美味與健康,更期待在食品消費上對地球盡一分心力,但「永續食品」如何實現和市場雙贏?請看摩斯漢堡、舊振南與日正冬粉這樣做。

食品工業發展所提出的「2023全球食品產業六大趨勢」中,低碳永續是全世界食品業者共同面對的課題。食品工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更觀察到,「氣候青睞者(Climavores)」出現,表示消費者會依據食品成分或製程是否受到氣候影響,來選擇食物。隨著消費者對永續食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各廠商正積極嘗試合適的永續實踐方式。

而在2023年台北國際食品展中,即可感受到這股食品低碳永續風潮。從跨國品牌再到傳統百年老店,各食品廠從本地食材、綠色製程、包材配送輕量化等不同面向著手,促進地球環境與食品產業的永續循環。

摩斯米堡使用低碳永續米 省下三成水資源

摩斯漢堡以「米漢堡」在速食界脫穎而出,東元餐飲集團會長黃茂雄提到,摩斯首創以台灣米製成漢堡,充分展現在地精神。而現在,摩斯的米漢堡進化了,不只美味健康,更融入低碳永續元素,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出「永續低碳植米」珍珠堡。

永續低碳植米以省水、益生菌的水稻農法種植,耕作期間可節省三成的用水量,並減少2/3碳排放。談到永續低碳米漢堡的合作緣起,代理摩斯的安心食品營運中心副總經理何頎胤觀察,目前一成消費者對「環境友善食品」有需求,不只要吃的美味健康,還要對環境有所幫助,因此,他開始到處與教研單位接洽,最後找到屏科大的低碳稻米耕作方式。

目前第一期永續低碳植米採契作方式,已耕種200公頃稻米,「未來低碳米將應用到米堡全系列,」何頎胤如此期盼著。他也分享契作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要說服農民轉換耕種方式。農民剛開始會覺得:我原本種的好好的,為什麼突然要改變?經多次溝通交流,農民們漸接受永續概念,採納低碳友善環境的耕種法,也才讓摩斯低碳永續米漢堡得以問世。

除了食材與種植方法,黃茂雄更提到,安心食品的屏東食品加工廠將於2024年開始營運,讓新鮮食材直送工廠,降低產品碳足跡,落實低碳健康飲食。

東元餐飲集團黃茂雄會長(左3)以及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黃志芳董事長(右3)、總統府沈榮津資政(左2)。東元餐飲集團提供

東元餐飲集團黃茂雄會長(左3)以及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黃志芳董事長(右3)、總統府沈榮津資政(左2)。東元餐飲集團提供

百年餅店邁開永續步伐 舊振南EATMI推出米蛋糕

不只跨國品牌積極布局永續食品,台灣本土的糕餅業者也跟上這股永續潮流,創立於1890年的百年漢餅品牌舊振南,近年積極落實永續目標。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提到,舊振南必須發展永續,才能邁向下一個100年,因此,早在6年前,舊振南便投入低碳永續行列,推出全台首個SGS碳足跡認證的鳳梨酥,目前有19項產品有潔淨標章。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舊振南推出全台首個SGS碳足跡認證的鳳梨酥,圖為鳳梨酥及潔淨標章。舊振南提供

舊振南推出全台首個SGS碳足跡認證的鳳梨酥,圖為鳳梨酥及潔淨標章。舊振南提供

而新米食品牌EATMI也是舊振南的一項永續計畫。李立元看見台灣民眾飲食習慣改變,國內稻米過剩問題日漸嚴重,而國內市場也存在無麩質飲食需求,因此李立元在2021年創立EATMI,以米穀粉製成吐司、漢堡等烘焙品。

今年EATMI主打「米蛋糕」系列產品,除了採用台灣蓬萊米,也加入黃檸檬等在地農作物,兼顧健康與美味,也減少產品碳足跡。除了食材選用,舊振南每年都會舉辦供應商評鑑,選擇同樣具有永續理念的供應商,也串連各供應商,開設講座課程,共同打造永續食品生態圈。

「米蛋糕」系列產品採用台灣蓬萊米。舊振南提供

「米蛋糕」系列產品採用台灣蓬萊米。舊振南提供

日正建生物循環系統 製程減碳也提升食品安全

除了食材永續,也有食品廠從製程端努力,國內食品雜糧小包裝業界的領導品牌日正食品,兩年前便增設「蚓魚菜共生系統」,藉生物循環來處理廢棄物,並將種植所得的蔬菜捐給弱勢團體,回饋社會。

日正每天生產冬粉的廢水達100多噸,總經理李采慧觀察到用來冷卻冬粉的廢水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可以當作「蚓魚菜共生系統」的供給來源。去年,李采慧更引進有「大自然清道夫」之稱的黑水虻,每個月可去化8噸的廢棄物,解決工廠廢棄物問題。

除了廢棄物循環利用,日正也採購「負碳光導照明系統」,除了協助鐵皮工廠散熱,還能集中導入太陽光,減少工廠開燈的用電量,每個月節省20萬電費。不只省電,排熱光導系統增加空氣循環和日照時長,還能減少工廠細菌孳生,提升食品環境的衛生安全。

台灣食品業高達9成屬於中小企業,而在資源相對有限的狀況下,陳麗婷認為,「食品低碳永續的關鍵在:判斷選擇,」她建議,食品廠整合上下游,將心力投注在該做的事情上,才能落實低碳永續,共創食品產業的綠色新未來。

李采慧表示,日正透過制度、管理及設備的更新,邁向永續經營。陳之俊攝

李采慧表示,日正透過制度、管理及設備的更新,邁向永續經營。陳之俊攝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