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領保險金案件層出不窮,近來又出現升級版詐保,有一家八口涉嫌假裝精神疾病患者,以「憂鬱症」住院為由,詐領八家保險公司、健保署共約6554萬元新台幣。未料,日前法院一審竟然判決全部無罪,搞到保險公司欲哭無淚,修改「住院」定義,以防範特定人以精神疾病為由的道德危險案例,卻也因此讓廣大的誠實保戶受害……。
其實,憂鬱症是疾病的一種,醫療險當然會涵蓋在內,只要有投保醫療險、健康險的保戶都能受到保障。
過去,憂鬱症未普及時,外界並不以為意。但,隨著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憂鬱症列為全球第二個需要重視的疾病;而且台灣的憂鬱症人口也逐年增加,衛福部的數據顯示,2005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才79萬餘人,2021年已增至154萬餘人,不分男女老幼,平均每15人就有1人罹患,也因此有愈來愈多的精神疾病患者透過保險得到保障。
但,多數的憂鬱症患者不是吃藥控制嗎?如何詐領到數千萬的保險金?從「6554萬元」的詐保案,就能知道憂鬱症如何申請到龐大理賠金了。
原先是張婦一家三口詐領保險金,食髓知味後,又將詐領技巧傳授給小姑、姊姊、姊夫等人,再以同樣手法矇騙過關多位醫師,成功詐領保險金。
2008年,時任台北地檢署的主任檢察官黃珮瑜到花蓮參加保險相關議題的座談會,現場有業者向她舉報,有原住民家族疑似長期裝病詐財情事。黃珮瑜主動分案調查後,依詐欺等罪起訴張婦與丈夫、女兒;她的二姊、二姊夫、三姊、三姊夫以及小姑共八人。
八個人被控訴:佯裝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從2008年至2019年間,先後裝病到全台11家醫院求診,住院期間天天請假外出,跑出去吃麥當勞、洗頭髮、喝酒、唱卡拉OK、到鯉魚潭遊玩……,再向台灣、國泰、中國、富邦、全球、法國巴黎、康健、遠雄八家保險公司,詐領每日5000至1萬的住院醫療日額給付,10年間詐領保險金5570萬2987元,同時還詐取健保的住院給付938萬5461元,加總共計6553萬8448元。
台北地院一審判處八人無罪,檢察官不服提起上訴
未料,官司纏訟多年後,今年的4月18日,台北地院卻以八人都是經醫師評估才住院、辦理請假外出,檢方無法證明八人施用詐術或誇大虛偽病情等八大理由,一審全部判處無罪。檢察官不服,提起上訴。
這一家人可以領到高額的保險金,主要來自長期的住院,理賠給付會隨著天數的累積而增加。假設投保的住院日額是2000元,1個月就是6萬元,一年就是73萬元,更何況張婦等八人投保了八家保險公司,10年間詐領5500多萬的理賠金,就不足為奇了。
正因精神病、憂鬱症相關的詐保案件愈來愈多,連專業醫生都有可能被矇騙誤判,壽險業也啟動「通報」系統,讓各家保險公司在承攬保單時,能查到異常重複投保的個案,讓不法份子無機可趁。
一般而言,精神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分為「全日住院」與「日間住院」。全日住院是為了處理急性精神病症,或有傷害自己或他人危險的病人,以藥物治療為主;而日間住院通常是處理慢性精神病症,或社會職業缺損的精神復健,多採社會心理治療與職能治療。
由於有部分保戶以患有精神疾病為由,採日間住院或日間留院方式,申請住院日額給付,領取到高額保險金,以致於出現商品理賠率因少數個案而大幅增高的現象,保險公司因此紛紛提高警覺。
所以,現在很多保險公司的醫療日額商品條款,都會明列「住院」的定義,不含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以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留院」,以防範特定保戶以精神疾病為由的道德危險案例。
理賠從嚴,精神疾病患者「日間住院、留院」不給付
可想而知,醫療險、健康險的核保也變嚴格了。富邦人壽指出,精神疾病原就是健康告知內容的一部分,投保任何保險(除年金外)都需告知。如果診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想投保,需檢附病歷,公司會依其投保的險種,進行客戶心智、身體狀況、從事職業內容、個人及家庭財務等的危險評估, 核定適當的承保條件,評估的結果有可能是加費承保或是拒保。
毫無疑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保險公司提高風控後,想用憂鬱症成功詐保的機率肯定會變低。但,這樣是否也會影響到正常保戶的權益?
雖然保險經紀人說,正常申請理賠不用擔心,只要醫生開立診斷證明,明確判定須住院接受藥物等各種療程的治療,保戶準備好收據、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一定會履行理賠責任。
但,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賠認定確實也從嚴了。現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日間住院」或「日間留院」,保險公司的住院醫療商品已不給予理賠給付,除非是需要以藥物治療而有「全日住院」需求的保戶,才會被列入醫療險的保障範疇。
眼見核保愈來愈嚴格,保險經紀人進一步提醒民眾,不管看哪一科,跟醫師陳述病情時,不要跨大其詞,使用太多情緒性的字眼,例如「痛苦到想自殺」「頸椎很痛,都不想活了」之類的話,這些如果被寫在病歷上,當日後想投保時,保險公司調閱資料後,很容易加高保費承保或拒保。
其實,保險的立意良好,就是透過「保障」來彌補「風險」所造成的損失,讓保險公司替保戶承擔自身無法承擔的風險。類似互助的概念,集眾人之力,援助需要幫助的人(當發生意外、住院、手術……)。
現在,卻因詐保層出不窮,影響到保險商品的條件與保戶權益。例如熱銷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因損失率過高,月前相關保單都已陸續停售了。
保險業者再次呼籲民眾,不要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如因少數人詐保而拉高損失率,促使保險公司增加新商品的保費定價,受害的終究還是廣大的誠實保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