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亞太經濟 愈挫愈勇
聯合國4月公布2005年亞太地區經濟與社會調查。調查發現,亞太地區去年出現2000年以來最高的經濟成長,雖經歷高油價、禽流感與南亞海嘯等問題,其中開發中國家的區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成長率仍高達7.2%,中國更高達9.5%,香港則為7.9%。
日本的表現為十四年來最佳(2.6%)。東南亞國家成長率為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最高(6.4%),其中新加坡最出色(8.4%),次為馬來西亞(7.1%)和越南(7.7%)。
日本念書一擲千金
加拿大「教育政策研究所」5月公布「2005年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針對十六國進行「可負擔程度」與「入學機會」兩項評比,此為全球第一項針對這兩個項目進行的系統性國際研究。
在可負擔排行榜方面,瑞典負擔最輕(一年教育支出約新台幣2萬7000元;生活費約17萬元),日本費用最貴(一年教育支出約26萬元;生活費約20萬元)。
在入學機會方面,荷蘭獲得冠軍,義德比奧在入學機會排行榜墊底。
台灣競爭力 全球第十一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5月公布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經濟體競爭力排行榜中,美國排名第一。
獲得冠軍的主要原因是先進的基礎設施及發達的國民經濟。但因巨額財赤的影響,美國政府效率排名已連續三年後退。
由於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力並不十分肯定,大陸從去年的第二十四降至第三十一。臺灣居世界第十一,是2000年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年,但政治穩定度排名落到五十五,為全球倒數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