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特幣近期有翻身跡象,全球幣圈目前仍處於寒冬,日本執政黨卻於最近積極提Web3白皮書。為何日本政府將其制定為國家經濟重要戰略?真能藉此實現白皮書宣示的「Japan is Back」?
寒冬下,大力推動區塊鏈 Web3 產業的日本
今年3月,日本最大的Fintech展「Fin/sum」上,都可發現高達三分之一的內容在談區塊鏈相關應用及即將開放的穩定幣法規,會場內並有金融廳之法規窗口解答各式問題。相較於因FTX事件處於寒冬的其他國家狀態下,日本政府卻將其制定為國家經濟重要戰略方針,其執政黨今年更推出了所謂的「Web3白皮書」。
2022年自民黨內部的數位社會推進本部認為應發展區塊鏈及NFT產業,從而於去年3月發佈 NFT 白皮書提出產業和法規調整建言,後來被進一步納為經濟「骨幹方針」,透過政府跨部門機關組織推動Web3相關的團隊及專案計畫,並透過制定指引方針處理解釋上曖昧之部分,希望好的環境,能使企業降低進入門檻和障礙,而能促進運用區塊鏈解決問題的應用發展(如提升結算系統效能、運用 Token 經濟模型創造活動誘因等等,運用於行銷、新遊戲開發等)。
「日本Web3白皮書」究竟寫了什麼?
該白皮書的開頭即有趣地寫上了「Japan is Back」,並認為產業寒冬恰是讓過熱及狂熱的投機退場,並趣味地引用「疾風知勁草」這句話,「這環境下,更能測試區塊鏈技術之革新性;及利用該特性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型或專案」等等。
可看出撰寫白皮書的人士認為,在區塊鏈上建構的數位資產,除賦予個人可以脫離特定平台及軟體而能獨立控制該資產外,仍具備數位特性而能脫離地理及實體移轉上之制約。另外,未來虛實整合下,大眾持有並保有自己數位資產的時代是未來趨勢(註:握有自己的加密資產、NFT或是各種的收益證券Token等),區塊鏈將成為虛擬經濟下重要的基礎建設。
在迎接這樣的未來之前,日本則應提前準備並帶領產業前進, Web3白皮書之目的,即在對日本區塊鏈產業的困境提出分析建言,包含:一、處理既有事業發展上的瓶頸;二、如何擴大普及和發展應深入討論之產業議題 ;三、政府機關施政上的推行進度。這其中大概臚列了18項議題,本文摘要三點可作為台灣未來思考政策發展參考部分如下:
(1) 稅務改正及審計機會確保:與其說是嚴格法規限制了日本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不如說是不合時宜的稅務規範,才是日本產業出走原因,其中除了說明法人持有未買賣的 Token(代幣)會被期末評價課稅規定應修改外,關於加密資產交易應進行分離課稅,避免納入高稅率之雜項所得。此外,並應使業者獲得公平受審計之機會,改善會計上對於加密資產及NFT不明確之部分。
(2) NFT商務活動的發展:檢討NFT應用模式下之法律問題,如是否該當賭博罪之問題,打擊炒作和惡意行為,並且對於海外業者無端利用國內IP及內容進行收益之方式進行研究檢討規範,並檢討NFT的權利性質等等。
(3) 組織的彈性化DAO及投資對價的多元化:此外還有討論說如何運用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散式自治組織)模式,解決各種組織或是社會問題,並考慮是否賦予法人格地位,以及是否允許Token Fund(代幣基金)的存在,允許收取Token也成為一種對價模式。
日本對於區塊鏈對數位產業的期待與戰略
日本政府和產業認為說,未來數位經濟環境下,個人掌控自己資料及數位資產將會是趨勢。故在下一個數位時代環境下,如何繼續維持日本IP的世界影響力,並促進國內創作者及大型企業影響力延伸至國外,並避免被國外業者盜用,將是重要課題。
另外,在金融方面活絡資本市場等等,如何降低發行成本及持有門檻,讓其流通不受限於地域或單一平台限制,那麼區塊鏈的跨地域協作及資料開放可能性將是一種可能的有效率解方。日本企業也期待活用區塊鏈產業下如NFT、代幣經濟;及區塊鏈社群下DAO概念,藉此用於處理日本公司、地方創生及公益性組織的發展解決社會問題。
從IP持續跨境影響及掌握個人數位資訊及隱私角度出發思考,也會窺見日本政府及產業將「區塊鏈」作為其邁向所謂虛實不分並整合社會下的一塊重要拼圖。
如此看來,縱然全球眾多國家的Web3區塊鏈產業仍處於寒冬,日本從政府到產業最近展現出來的積極態度,倒像是春天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