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要站上國際經濟舞台

辜振甫
user

辜振甫

1988-10-15

瀏覽數 11,050+

要站上國際經濟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8 / 11月號雜誌 第029期遠見雜誌

最近數年以來,一方面歐洲工業國家由於產品競爭力衰退、失業率又始終居高不下而面臨經濟停滯狀態,另方面美國深受財政及貿易雙重赤字的影響,雖然經濟實力雄厚,其所扮演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角色功能卻日益減退。

「南北對抗」的觀念已不足以涵蓋新的趨勢,而所謂「區域主義」的抬頭,最值得我國密切注意並努力去掌握動向。

區域主義抬頭

(一)美國與加拿大業已完成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手續,雷根總統已於今年七月下旬將實施法案送交國會審議。此外,美國也與墨西哥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大綱。美加、美墨自由貿易協定雖然可以解除北美洲三國相互間的貿易藩籬,但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此自由貿易協定無可置疑地將形成貿易壁壘。

(二)歐洲共同市場已決定於一九九二年年底前實施「單一歐洲法案」,建立使用統一貨幣的統一市場,屆時歐市十二國間的貨物、勞力及資本將能在沒有限制的情形下自由流動。對非歐市國家而言,統一的歐洲共同市場也無疑將形成強大的貿易障礙。

上述世界經濟集團化的趨勢,對於以國際貿易為經濟命脈的中華民國不利,今後與美加及西歐的貿易將會面臨愈來愈多的限制與阻力。

為對抗世界經濟集團化,同時為爭取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於今年三月中旬在美國公開主張建立「太平洋經濟及文化合作論壇」。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亦表示,為牽制歐美保護主義浪潮的洶湧,亞洲國家應以日本為主設立一個「太平洋自由貿易區」,李總理並倡議召開亞洲四小龍經濟高峰會議,共同商討與工業國家諮商貿易問題的策略。而束南亞國協方面,亦有以日本為核心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提議。

美國國務卿舒茲為說明美國的經濟主導地位並未下降而於七月十一日在印尼雅加達發表演講時,重新提出建全一個類似以「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為模式的「太平洋盆地經濟論壇」。

亞洲各國面對本地而新的政治經濟情勢,相繼提出不同類型有關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主張。個人認為以上各種提議,雖然均針對太平洋及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所設計,但從我國觀點論之,其意義各有不同。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日本仗其強大的經濟優勢,因為一方面能夠提供美國所需要的資金,一方面掌握新興工業國工業原料的主要來源,有意主導亞太地底經濟,成立工業分工集團、以與美洲及歐市成鼎足而三的態勢,表現極為積極。如眾所知,「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觀念就是八年以前由日本提出來的。

今年五月間,日本當局又在一份「亞太地區的合作展望與全面策略」的政策報告中指出,就目前及可見未來言,亞洲地區經濟貿易的實力,主要靠日本及亞洲四條小龍展現,因此,調和日本與亞洲新興工業國家的互動關係,至為重要。該報告主張日本應與亞洲新興工業國分享科技資訊,協調經貿政策,並建立「亞洲自由貿易模範區」。

美國則鑑於一九九二年歐市完成統一市場實施單一關稅後,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將益形更要,到時候,美國容或因為經濟力量的消長、而不得不走回頭採取孤立主義路線。

但是,在亞太地區仍然有許多不確定而已不安定的因素,例如蘇聯不斷指向亞太地區,步步擴張其勢力;例如日本不會準備替代美國維護地區內自由國家的安全,所以美國還是有必要在亞太地區維持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於是,考慮藉著與太平洋國家的合作以保持其經濟主導權,也是一項在思考上極自然的發展。

重返國際經濟舞台的途徑

台灣屬海島型經濟,對外的依存度高,自不能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各種財經措施非朝向國際化、自由化方面發展並予落實不可。

最近兩年,隨著我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提升,全國上下所表露的重返國際舞台的願望頗為強烈,但是重返國際組織,我方必須具備入會的條件,而對方也認為有互惠之利,才會歡迎我國重返或加入,不僅是靠主觀意願所能達到目的,何況有中共問題。

以現階段言,我國重返國際經濟舞台的途徑有二:一是參與既存組織如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等非聯合國機構;一是另闢管道如加入PECC(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等國際合作組織。

如果政府各部門全力支持,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無間,我們必能善用我國經濟的強勢重返國際經濟社會,再透過國際問的經濟合作及其互利性的影響力,突破孤立。

(辜振甫為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