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Google I/O 2023全解析:Bard比ChatGPT強?搜尋升級

曾子軒
user

曾子軒

2023-05-12

瀏覽數 19,600+

2023年度的Google I/O大會。Google
2023年度的Google I/O大會。Google
00:00
00:00

2023年度的Google I/O大會在台灣5/11凌晨舉辦。谷歌這次介紹了Pixel家族的新成員,有平板也有折疊手機;此外,就是大量由生成式AI驅動的新功能。不只是和ChatGPT打對台的Bard而已,谷歌更做好準備,決心要改變所有人的搜尋體驗。《遠見》一文整理帶您看有何新消息。

更多語言且全面開放的聊天機器人Bard,以及背後的新模型PaLM 2

儘管谷歌仍在Bard的頁面用「實驗」稱呼這個想和ChatGPT打對台的聊天機器人,但隨著Bard背後的模型從LaMDA進步到PaLM 2,它的能力跟著突飛猛進。我們應該拋下它首次出場時,讓人記憶猶新的犯錯窘境,把重點放在它的現況。

谷歌這次宣布,將聊天機器人Bard全面開放至超過180個國家,也在語言部分增添了英文以外的選項,納入日文和韓文。另外新增了夜間模式,以及輸出的新功能,Bard的使用者不用再麻煩地將對話紀錄複製貼上,可以一鍵將結果輸出到Google文獻和Gmail中。

不過,這些都無法彰顯出PaLM2帶來的有感升級。根據谷歌公布的內容,PaLM 2能夠靈活在語言之間切換,也擅長應對不同的程式語言,除此之外,它在邏輯、推理、數學等任務上也有好表現。就像OpenAI介紹GPT-4時也一併展示了它考試的分數,谷歌提到PaLM 2在網路安全和醫療產業上的應用,它們開發了由領域知識訓練的客製化模型,日後會讓購買谷歌雲服務的客戶測試使用。

有了強大的新核心驅動,Bard支援中文應該是指日可待;上面提到的寫程式,自然也難不倒它;其餘ChatGPT擅長的清整資料、分析資料,它也正在努力趕上。不讓ChatGPT專美於前,Bard也有多模態的功能,這次谷歌介紹了讓Bard在回答時配上圖案,未來還會整合Adobe Firefly的以文生圖功能。

Bard真的已超越ChatGPT?

從現有發表狀況看來,和ChatGPT相比,Bard已經跨出一大步追趕,不過,在它還沒有公布足以領先ChatGPT一大步的殺手級功能之前,暫時還是無法趕上。人們已經熟悉使用ChatGPT,使用者建構了討論的社群,OpenAI也陸續釋出延伸功能(plug-ins),多語言的支援上也快上一步。我們正在等谷歌端出更多盤好菜。

有著嶄新生成式體驗的搜尋引擎

同樣有生成式AI打底,新版谷歌搜尋,號稱帶給使用者嶄新的「搜尋生成式體驗」(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具體來說,它有以下改變:從我們熟知的關鍵字搜尋,轉變為接近日常提問的感覺;就像是和真人對話,反覆追問的過程;從讓人自行判斷的結果條列,變成整理好的解答。

▼谷歌展示了搜尋的長相,我們可以看出來,它愈來愈人性化了。

若你不是數位原生世代,那你很有可能曾經在求學或是進入職場時,讀過教你怎麼「用好」搜尋引擎的文章。教學中一定會提到,人類的語言和機器能讀懂的語言並不相同,因此要想辦法將自己碰上的困難或者問題,轉化為搜尋引擎知道的形式,像是從「家裡的冷氣機壞了,應該去找誰修理」這個問句,提煉出使用者的意圖其實是「冷氣機」「故障」「修理」,再將關鍵字丟入搜尋欄位。

然而,有了大語言模型在背後加持,我們見證了返祖現象。拋下那些關於搜尋引擎的小知識,因為谷歌讓使用者感受到的生成式體驗,有了劇烈的轉變。搜尋時不用鍵入關鍵字,可以直接提供未經修飾的素樸問句,例如谷歌提供的範例「家裡有3歲以下的幼兒,還有養狗,比較適合去布萊斯峽谷或拱門國家公園?」這可是會讓10前年的數位專家髮指的谷歌使用法。

搜尋後,谷歌提供的回答宛若一張快照(snapshot)。它羅列了兩個選項中各自的優劣,並在回答旁邊提供了資料來源,使用者不用投入太多心智資源判斷回答品質。若是其他問題,可以繼續追問(ask a follow up),谷歌會持續給予回覆。它也不只會使用文字,回應的資訊來源除了網路文章以外,也有YouTube上的影片、Tiktok上的短影音等。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訂閱遠見,贈送24吋行李胖胖箱

這張圖中的搜尋結果,就是谷歌所謂的快照。可以發現,谷歌先是摘要了一段文字,比較兩個國家公園,右方有資料來源,下方則有讓使用者下一步的選項。取自谷歌部落格。

這張圖中的搜尋結果,就是谷歌所謂的快照。可以發現,谷歌先是摘要了一段文字,比較兩個國家公園,右方有資料來源,下方則有讓使用者下一步的選項。取自谷歌部落格。

Google Search vs.  Bing:兩者的功能愈來愈接近,而且,跟ChatGPT對標Bard的情況不同,Google Search的量體是Bing遠遠不能比擬。微軟曾說要逼著谷歌跳舞,後者已經交出最新的成績單。

對使用者來說,可以得到更佳的資訊;對谷歌來說,它在搜尋結果中加入了購物圖譜(Shopping Graph)埋產品廣告、提供包含開箱文或者產品分享的經驗篩選(filter)、也給予圖片結果的資訊溯源,讓搜尋變現增加了可能性。

事實上,就在2023年第一季,即使還沒有生成式AI功能,谷歌的搜尋和其他業務甚至較去年成長了1.87%,未來會更多進步嗎?我們拭目以待。

讓你生產力提升的Google Workspace和Duet AI

微軟有Office 365和人類最佳副駕駛Copilot 365,谷歌能沒有嗎?今年3月,谷歌曾搶在OpenAI發表GPT-4模型前,推出影片介紹,如何活用生成式AI於白領工作中,這次谷歌補足了具體細節。

基本上,上次所提、我們能想像到的應用,谷歌都提供了。輔助撰寫Gmail、以文字生成Google簡報、開會時Google Meet的自動摘要等,暫時還沒有太多的新功能,不過這對購買Google套裝服務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則喜訊—只要谷歌不漲價的話。

Workspace/Duet AI vs. Office 365/Copilot:因為還沒有真的體驗到,只看介紹的話,差異不大。

其他服務:不管是什麼,都給我來一點生成式AI

谷歌相簿中,可以用AI驅動的魔法編輯(magic editor)修圖,就像先前Adobe Firefly還有類似服務展示的那樣,我們可以從照片中選出局部要修的物件,例如人身上穿的衣服、背景的大樓、天空顏色,除了改色調、調大小以外,還能乾坤大挪移,把人像從A點搬到B地。

谷歌相簿的魔法修圖功能,讓我們不用打開專業設計軟體也能精細調整相片樣貌。Google blog

谷歌相簿的魔法修圖功能,讓我們不用打開專業設計軟體也能精細調整相片樣貌。Google blog

Android作業系統也跟上腳步,它在預設傳訊息的應用程式中,提供了包含自動生成回覆功能在內的魔法撰寫(magic compose);手機桌布也能瞥見蹤影,谷歌提供了產出接近電影影像的生成功能,人們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轉變成3D圖片桌布,傾斜角度或是解鎖手機時,看起來會栩栩如生。

搜尋、廣告、對話機器人、相簿、生產力軟體,這些都有生成式AI的蹤跡。面向企業,谷歌當然也在雲服務中讓客戶使用它的生成式AI技術,包含大語言模型的API在內,谷歌說,它提供了更多基礎模型、嵌入(embedding)API、調整模型的工具(tuning tools)等,客戶可以站在他們的肩膀上。

Pixel系列產品再添三成員

這次Pixel系列也添加了新的產品。除了新款的6.1吋中階手機Pixel 7a以外,另外公布了展開後達到7.6吋的折疊手機Pixel Fold,以及11吋的平板 Pixel Tablet,不過,折疊手機和平板並不會在台灣上市。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