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3月18日,可說是疫後最大的一場台灣演唱會盛況,韓國女團BLACKPINK來台舉辦「Born Pink」演唱會。卻也因超高人氣引來黃牛販售超高額票價、詐騙等事件層出不窮,連文化部長史哲都坦承這是近年來最亂的一次情況,致使立委、文化部決心修法,重罰遏止歪風。
這次韓國女團BlackPink來台辦演唱會,整場演唱會共發售4.5萬張票,開賣後在短短一分鐘內售完。奇貨可居,造成黃牛運用科技等手段大量掃票、哄抬票價,甚至還有不法詐騙份子濫用年輕人不熟世事,「無票卻賣票」讓不少人受傷慘重。
許多立委見狀收到陳情,上週已召開記者會要求文化部盡速修法,短期內優先希望通過《文創法》的修法,以重罰來試圖嚇阻黃牛氾濫的現象。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立法委員吳思瑤表示,依照現行法規針對黃牛的罰則,僅能依據《社維法》開罰,金額僅1萬8000元,縱使抓到懲處也不夠重。再加上,從2016年至今,「非法掃票」樣態的黃牛只抓了兩起,也都未開罰;針對「賺價差」五年來只抓了36件,但超過一半沒開罰!
這也造成黃牛氾濫的原因之一,政府本身不但要有強力的法條,還需要警政單位協助執法、加上司法需要能夠給予制裁。
BP黃牛票氾濫背後,執行不強且未重罰
為什麼認為重罰會有用?
吳思瑤舉例,其實早在2016年,針對花東地區車票一票難求的現象,也修改《鐵路法》納入針對黃牛行為重罰的機制,將行政罰鍰,從現行票價1倍至10倍罰鍰,提高至5倍到30倍,並增加刑事處分,若以電腦駭客程式或人頭假資料等不當手段進行網路大量購票等行為,最重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300萬元罰金。
修法後,也的確大幅減少花東地區黃牛票的現象,因此她也深信,後續若修法成功,再加上警方強力執法跟司法重判情況下,黃牛行為也將大幅減少。
「黃牛票」的定義為何?轉賣給親友、改名算黃牛嗎?
至於該如何認定是「黃牛」行為?轉賣給親友會犯法嗎?
吳思瑤表示,其實是依據兩種樣態來界定,第一種情況是,若單一個人或團體在短時間內,以科技方式等搜刮上百張票,那就顯然溢出合理的使用範圍;第二種樣態,則是明確有超出售價的販售行為。
如果只是簡單一、兩張的轉售,或加上一點點排隊的成本,或是臨時無法到需要轉售票券,都不會觸法,「只要雙方在一個合意的狀態下,就可以接受,因為你也不是一口氣賣給很多人很多票。」
至於該罰多少,吳思瑤認為幾倍都可以再討論,但確定要朝向重罰,以及未來中長期是否要以專法針對各行各業的黃牛樣態處理,則是另一回事,需要集結大眾的共識。
最後,吳思瑤也提議,未來文化部也可考慮成立一公開平台,讓許多票券可在此平台上進行公平合理的交易交換,讓民眾的交易行為更獲得保障。
文化部長史哲:期盼重罰能杜絕黃牛票歪風
文化部長史哲3月20日上午接受電台專訪時,也提到針對黃牛票的行為修法重罰的方向。事實上,針對黃牛的處理,文化部長期和業者開會多次,希望能凝聚各方意見。
「因為BLACKPINK觀眾年齡層都很低,有一半是20歲以下。他們追星、投入,結果我們無法給他們好的制度,這蠻讓人傷心的。」
史哲強調,未來行政院的法案會研擬兩個方向,「如果要變成黃牛,最重要是他們為什麼有那麼大量的票?因為寫程式買票,目前法治功能不彰,如果以程式、機器碼面對售票系統要有罰約,不要讓機器人買那麼多票,自然黃牛少很多。」
另外,針對超過帳面票價10%販售,將有高達數倍的罰則。目前希望3月底、4月初要通過行政院送到立法院審議。
綜上所述,這次BLACKPINK的黃牛票及詐騙引發的風波,再次喚起大眾重視制度性公平的問題。期盼未來政府與立委能夠推出好的版本,並搭配後續強力執法,讓這些非法的黃牛票可以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