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歲的蕭文傑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好奇的人,因為這種性格,他走了一條不斷奮起的工作之路。
蕭文傑生長在宜蘭礁溪鄉下,排行老二,父親是佃農。在務農的家庭長大,一年兩作,在嚴冬清晨,蕭文傑經常雙腳泡在田間的冰水中除草;炎夏中午也不能免過農務。
蕭文傑國中畢業後,考上台北新埔工專,父親用肥料袋裝滿棉被、臉盆及生活用品,讓他用一根扁擔扛著去報到。他說,當他走進宿舍,「同寢室的室友都笑翻了,他們還未見過那麼土的鄉下人來上學。 」
畢業後,蕭文傑考上預官,由於表現優秀,被指派為營站主任;主管軍團的餐廳、福利社等營運,並因為績效優異受到表揚,這也開啟了他走向商店經營的第一步。
1983年,新東陽招募幹部,蕭文傑寄出履歷,並表明願意立切結書,「如果我做不好,公司可以不支付薪水,」這句話感動了新東陽總經理,決定找他面談,並當場錄用他。
蕭文傑從掃地學起,踏實的表現讓他成為新東陽最年輕就升遷的課長。當時,新東陽剛成立漢妮喜餅的新事業體,選派蕭文傑到日本知名的高木烘焙實習三個月。
蕭文傑說,日本人對工作的堅持和執著的態度,讓他學習到細節管理;他認為這項管理的精髓是「毛線頭原理」,如果毛線頭沒有綁好,會讓辛苦織成的毛衣解體。
新東陽1982年發展門市連鎖,隔年,麥當勞才進入台灣市場。蕭文傑在新東陽三年,做到門市課長,負責全台灣的門市。他在新東陽時期已將商店經營當做一生的發展方向。
蕭文傑在1987年進入宏亞食品擔任營業部課長,當時,宏亞旗下的禮坊喜餅正準備跨足中部市場。蕭文傑記得,在應徵這項工作時,總經理問他,可否到台中上班?那時蕭文傑已經結婚,有一個小孩,可是他迅即回答:「沒問題,我可以全力配合。」
蕭文傑被派任台中,在當地招考幹部,發展門市、通路、物流及設廠生產等業務。為發展通路,他鎖定區域、積極布局,甚至說服鹿港有名的玉珍齋,陳列西式禮坊訂婚禮盒。
蕭文傑說,做一個外派的新手課長,工作範圍龐雜,他需要做「向下管理」及「向上管理」:所謂「向下管理」,就是對下屬的激勵與溝通,例如,送貨司機是顧客所見代表公司形象的人,如果司機穿拖鞋,服務態度不佳,公司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毀在一瞬間,所以,他必須和司機溝通,說明服裝儀容及服務的重要性;「向上管理」則是讓上級主管清楚他的業務進度,並藉由月報表溝通說明。
十四年六個月的時間,蕭文傑從營業課長,升到僅次於總經理之下的協理,負責禮坊事業部,這項磨練是蕭文傑工作生涯最重要的段落。他已經不是初出道,而且他能為宏亞提出經營變革方案,將傳統的喜餅市場重新定位,為產品開拓更寬廣的生存空間。
他說,市場的客層不會隨著經營者老化,所以他必須永保一顆年輕及智慧的心,去瞭解最有消費力的年輕顧客在想什麼?為了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度,蕭文傑甚至對國內外的流行話題都密切留意。
由於在新東陽及宏亞食品兩個家族企業同樣都經歷經營觀念和主事者無法溝通的困難,蕭文傑在努力、失敗,陷入沮喪之後,只有選擇離去。
在沒有安排退路的情況下離開宏亞,從一個忙碌的全國門市主管頓成失業族。他說,有一段時間甚至失去自信﹔幸運的是,他的妻子不僅支持他,還負擔起家計。
失業的時間,蕭文傑的腳步並未停頓,他回學校念EMBA,並且安排演講活動,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
2002年5月,王品牛排為拓展企業版圖及提升同仁能力,推動「醒獅計畫」,鼓勵優秀主管成立新事業體,去當獅王。由於人才不足,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找上蕭文傑,蕭文傑成為王品第一個空降主管;在主管職務的訓練期間,蕭文傑到王品南京店實習門市業務,還是由端盤子、擦窗戶做起。
有一次,妻女到門市來探班,孩子看到他穿著服務生制服在端盤子,驚訝地說不出話。蕭文傑說,他的人生總是從頭開始,可是每次經驗並沒有白費,重新來過的原因是,他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
蕭文傑期許自我在新職務中,有突破也有豐收,他以自創的「果因理論」說明,要怎麼收穫便怎麼栽 。回顧二十三年的職場生涯,有平順也有波折,濃眉大眼、臉上掛著微笑的蕭文傑說,至今他仍然能抱著新目標繼續奮鬥,是因為他始終沒有放棄,多年前決定踏向商業經營的終生志向。
上班族指標:
島耕作
從職員到取締役(董事),三十多年的職場生涯起起伏伏,島耕作僅管曾外放,甚至慘遭停職,但始終眼神堅定,帶著微笑,用智慧突破逆境。不靠Magic(奇蹟),只相信Basic(實力)的他,得到無數扶助與提攜,讓他從小人物成為大人物。
作者弘兼憲史曾任職松下電器,深刻描繪過去的職場經驗,因而筆下的島耕作栩栩如生。
許多上班族將《島耕作》系列(在台灣由尖端出版社出版)視為職場生涯的縮影,成為職場必讀的經典。(張經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