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於2023年2月5日圓寂,享耆壽97歲。出生於江蘇江都,12歲出家,星雲大師發願弘法利生,致力實踐「人間佛教」理念,是將佛教現代化、國際化的關鍵人物。
1938年披剃出家,法名悟徹,字今覺。臨濟宗第48代傳人。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建設佛光山,篳路藍縷,憑藉著堅毅決心完成使命。佛光山提供
1964年,星雲大師(右)創立壽山佛學院,散播教育的種子。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出身叢林學院,但鼓勵佛教徒走出山林,入世弘法。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歡喜弘法,利用遊行慶典推廣佛教生活化。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中)致力佛教生活化,親自主持佛教婚禮。佛光山提供
1989年,星雲大師回到江蘇家鄉,與家人合照留念。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一手創立佛光山制度,與宗委會成員合影。佛光山提供
單國璽樞機主教參訪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親迎貴客。佛光山提供
2000年,4月《人間福報》創刊,7月美洲版同步發行。佛光山提供
2009年11月1日,第一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頒獎典禮合照。天下文化提供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大師相知相惜35年。天下文化提供
大師結緣四海,與許多名人皆成為好友,如嚴長壽(右)。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開山之初,建立佛光山各項制度,立下典範。遠見創意製作提供
星雲大師創立一筆字、病後字,所得用來推動慈善志業。佛光山提供
心保和尚(左)順暢掌舵佛光山,星雲大師(後)功不可沒。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推動三好、四給運動,鼓勵大家做能「給」的富貴人。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理想。陳志銘攝
星雲大師弘揚佛法80餘年,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遠見創意製作提供
星雲大師荼毘儀式結束,奉安佛光山萬壽園,完成弘法人生。佛光山提供
緬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集體創作,「星雲之道」永流傳
「世間沒有比出家更好的事,假如有來生,我還想再做和尚!」星雲大師畢生以禮佛為樂、以弘法為榮。大師留給世人的智慧法語可謂浩瀚無涯,《遠見雜誌》特別從大師的思想精華中,爬梳出四大經典的「星雲之道」,帶領讀者重溫一代高僧的前瞻與遠見。
星雲大師的最後懸念 ——兩岸人民共同擁有「和平幸福」
(一)台灣的困境 大師終於走了。97年的歲月,留下了前少古人,後少來者的重大貢獻。 在2013年發表了對朋友及徒眾「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後,最令大師憂心的不全再是人間佛教的發展,而是「告白」之中最後的一句話:「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近年來使他憂心的是台灣社會在進
星雲大師點滴開示
星雲大師圓寂了。2023年元宵節下午5時。
結緣受益35年!高希均追憶星雲:世界和平的使者
1989年,一位書生與一位和尚相遇,結識種下的因,成就了果。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有幸,在星雲大師浩瀚輝煌一生中,有許多請益的機會。《遠見》特別採訪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請他回顧與大師結緣受益的35年。
星雲大師與《遠見》,35年緣起永不滅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有幸,能參與星雲大師浩瀚人生的片刻, 從傳記、讀書會、遠見高峰會、紀錄片,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的發展歷程中, 許多地方都能看見星雲大師從事社會教化的身影,令人感佩。
余秋雨追憶星雲:世界級的當代巨人,開創佛教史里程碑
星雲大師走過貧窮及戰亂的童年,讓他能享受貧困,看空一切。他總是用充滿幽默、智慧的法語,啟迪大眾,許多人因為有幸接受大師的開示,走出低谷、改變一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星雲大師,《遠見》收錄與大師結緣數十載之各界名人悼念文,看見他們對大師的無限思念。
嚴長壽追憶星雲:大師風範傳世,遺囑一句話就破除迷思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於5日圓寂,享耆壽97歲。消息一出震撼各界,與大師有數十年交情的「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也在當晚得知消息。今(7)日,嚴長壽接受《遠見》採訪,談及他接手星雲大師創辦的「均一中小學」淵源,以及對大師的追憶。
李開復追憶星雲:大師領我看破名利,實現人生真正價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星雲大師!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於大師圓寂隔天(2/6),在臉書上撰文緬懷星雲大師。他提及與星雲大師的緣分始於2015年,當時大師問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目標,最終在大師的引導下,才讓當時昏聵的心靈醒了過來。
楊振宇追憶星雲:為佛所為給人希望,大師盡顯佛法之妙
楊惠姍追憶星雲:大師把愛都給眾生,領衆人離苦得樂
項秋萍追憶星雲:書緣十年醍醐灌頂,感念親炙受教機會
星雲大師圓寂/讚頌大典湧5萬人,弟子含淚跪送
星雲大師在世俗間最後一段路,包括總統蔡英文與社會各界代表,現場超過5萬人一同參與。與會大眾一同唱頌由星雲大師寫詞的《惜別歌》,緬懷大師典範。典禮最後,大師法體真身巡山,眾弟子沿路含淚跪送,約90分鐘的圓寂讚頌典禮畫下句點。
星雲大師證實燒出五彩舍利,舍利子究竟是什麼?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圓寂、享耆壽97歲,於昨(13)日讚頌大典之後發引荼毘(火化)。儘管星雲大師生前曾在遺囑中說「我沒有舍利子」,但昨日徒眾清理大師遺骨時,竟發現無數舍利子,多數白皙圓潤,甚至有五彩結晶,佛光山也證實此事。令人好奇究竟什麼是舍利子?真是神蹟顯現?
星雲大師一生倡「人間佛教」、為了教育捐盡財產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下午在弟子陪伴下安詳離世。消息一出,國內各界人士立即公開表示不捨。這位致力於提倡「人間佛教」理念的宗教先驅,一生歷經哪些重要轉折?他曾慷慨建立諸多學校並致力於公益,自己的財產卻捐到一張紙都不剩?一文帶您了解大師生平。
星雲大師「真誠告白」遺囑:我沒有舍利子,所有一切歸於大眾
佛光山星雲大師在昨(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他在85歲時即留下長達5143字的遺囑:「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如今全文曝光。他在遺囑中表示內心非常孤寂,卻在重重考驗中感受到幸福,他說自己沒有舍利子,若是有心懷念他,可時時奉行人間佛教,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星雲大師經典演講:分享財富不會減少,反得到更多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下午安詳離世,享耆壽97歲。他對於一般民眾在意的財富議題,有著相當超然的詮釋,2007年遠見高峰會,也曾特別邀請星雲大師遠赴上海演講。他當時從非營利的觀點出發,以幾個佛教故事,深入淺出地提示財富分享的重要性,至今經典話語仍讓人深有所感。《遠見》特別重現此段演講精華文字與影音,邀您一起回顧。
星雲大師光輝紀念茶會》大師一生,以平等為核心,提倡人間佛教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2月5日圓寂,星雲大師三位重要弟子首度齊聚分享大師在世推動教育與弘揚平等的終身志業,讓世人得以從小處看到星雲大師的言教與身教,如何帶給世人最珍貴的價值。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