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是近年全球最嚴峻的考驗。2021年歐洲、中國因暴雨成災,北美也受到熱浪席捲導致多人送醫。經濟開發與環境破壞之間的拉鋸不斷,旱澇危機似乎更頻繁,造成人類傷亡與經濟損失。聯合國甚至悲觀預測,2050年全球氣候難民將達2億人。
12月8日,歐盟碳定價創下有史以來每公噸90.75歐元的新高。雖然此後價格再度下滑,分析師預測,這個最為成熟的碳定價機制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的碳費,或許在2021年底便有可能突破百元歐元大關。排放二氧化碳的代價,恐將愈來愈高。
今年COP26氣候峰會盛大舉行,然而綜觀26年來成效有限,更被質疑是光說不做的「大拜拜」。對此,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不願流於空談,決定成立永豐餘學院,盼鏈結各界資源,研發未來拯救地球的關鍵:醣。究竟聽來神秘的醣,如何顛覆經濟、氣候,甚至你我生活?
M平方想讓你知道的是:2021年聯合國COP26氣候峰會決議文本第一次納入「減少煤炭使用」的措辭,顯示目前全球對抗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幾乎已成為全球共識,在油價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全球和主要經濟體減碳和發展新能源的政策為何?又有什麼相關政策能帶來投資機會呢?本次系列文章慢慢告訴你!
2021遠見高峰會「迎向大復甦,邁向新永續」,大會主題便開宗明義點出「永續未來」的重要性。峰會首日(12月6日)特別邀請到華碩電腦董事長暨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施崇棠,進行專題演講「邁向零碳經濟的承諾與挑戰」。
極端氣候已讓地球發燒中,今年夏季北美洲創下史上最高溫紀錄,數百人殞命。 「熱死人」已經不是天方夜譚,國際知名期刊也發出紅色警訊,地球持續升溫將危害人類健康。
1995年,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阿波羅13號》,描述著1970年美國載人登月任務,因為太空船嚴重毀損,三位太空人面臨了被困在太空的生死危機,最後在地面數萬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儘管未能登月,卻平安返回地球,仍獲得世人掌聲……。
第26屆締約方會議(COP26,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10月31日至11月13日於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這場峰會是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宣誓對抗氣候變遷的「轉折點」(turning point),還是瑞典氣候女孩童貝瑞(Greta Thunberg)譴責的「空話連篇」(blah blah blah)?
眾所矚目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COP26),好不容易協調出令世人「可以接受、但並不滿意」的減碳共識——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
【DAY 14】COP26不盡如人意,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派出代表參加,理事長張寒瑋分享現場觀察直指,青年們最期待看到的這些關鍵議題,都沒有成為會中焦點,讓人深感誠意不夠。
集結近200個國家、近4萬名國際代表參與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眾所矚目下落幕。最終結果依舊差強人意,未能堅定共同邁向《巴黎協定》的限溫目標。但由於中國在10日突然發布「中美聯合氣候聯合聲明」,是意外亮點。據外媒爆料,背後是由拜登與習近平親身促成,代表了關鍵的意義。
英國時間13日晚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終於畫下句點。來自近200國的代表,經過15天馬拉松談判後達成協議,各國需在明年底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並加速致力於分階段削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unabated coal),並淘汰「無效率的化石燃料補貼」。
台灣政府近年倡議綠電,真的做得到嗎?《遠見》在COP26會上專訪全球綠電關鍵推手:RE100主席齊民斯。他強調,台灣想發展綠電,目標需務實,不能幻想明天一覺醒來就達標,「這些因素」也需俱足。
聯合國農糧署在週三COP會議上呼籲,當全球通膨,讓近期菜價、肉價漲聲響起時,每天竟仍有1/3糧食被隨意丟棄!除了世上有不少窮人享受不到外,這些浪費還會讓碳排放大增。尷尬的是,近期倡議氣候變遷議題的李奧納多、馬斯克、比爾蓋茲等名人,可是邊談減碳、邊參與派對狂嗑美食,言行挺矛盾。而台灣方面,糧食浪費也早就是長期問題。
「海水已經淹到家門口了,氣候變遷刻不容緩!」9日,COP26氣候峰會上播放吐瓦魯外長站在海水中的預錄演說、來自吉里巴斯的舉重選手,在今年東京奧運挑戰失敗後,開心跳起舞,為的就是吸引大眾目光,關注深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島國危機。
【DAY 9】COP老兵台達電,是台灣高科技製造業中,第一家承諾於2030年達到使用100%綠電目標的企業。內部碳定價機制,竟然是定在超高貴的一噸300美元,和目前全球均值3美元相距甚遠。台達電剖析這個定價政策,其實可以「賺」到公司未來競爭力。原因就在於全球碳交易價格的火熱趨勢。
【DAY 9】當歐洲今年搶煤讓煤價升天,碳權期貨價,也被拉抬漲了1.3倍。台灣永續美妝企業歐萊德,正因多年來超前部署新機會而受惠。怎麼看懂碳權新趨勢?董事長葛望平在週日COP26論壇上分享經驗表示,不必是大企業,也有機會複製「碳權之王」特斯拉馬斯克的綠色競爭力。
【Day 6】瑞典氣候少女童貝里再度對聯合國氣候大會開嗆,帶著一貫的重砲形象,抨擊這是場失敗的聚會,沒有減碳的具體行動,各國僅在「漂綠」。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上週在COP26氣候峰會中表示「主導市場超過一世紀的石油巨頭可能會陷入困境,並預言30年後相關企業將陸續倒閉」。
雖然只有15分鐘的預錄影片,難得一見台灣這八家市值加總超17兆元的科技巨擘「八大佬」,包括台積電、和碩、華碩、台達電等,藉此線上短片一起「現身」於COP26。他們在影片裡宣示了什麼?這場氣候峰會的參與,又說明了台灣企業在全球淨零一仗角色有多重要?
已宣布集團更名為Meta的臉書(Facebook)正面臨17年以來最大的危機,頻遭吹哨人爆料侵犯人權與隱私。但本週臉書突然宣布要關閉人臉辨識系統、刪光10億人資料,難道是為了洗白形象?
昔日人稱「外資天后」,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這一回在COP26,竟當起了認真的學生。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怎麼做?她要學個徹底、學成歸國。
當全球氣候峰會COP26在格拉斯哥盛大展開,環境永續議題正熱,年輕世代最夯的瑜珈服品牌Lululemon,近期也發表一塊震撼時尚圈的神祕布料「廢氣回收衣」。其實,此布料的幕後推手,是來自台灣的化纖老將遠東新世紀。為何廢氣能做衣服還能減碳?遠東新世紀表示,這是三年的研究心血,廢氣還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DAY 3】微軟創辦人蓋茲的投資新歡,是「氣候科技」,近日還預言投資氣候科技的未來報酬率,將會超過目前的科技巨頭,甚至會誕生8個特斯拉,乃至10個。
新冠疫情即將滿兩年,近幾十年前所未有的病毒傳播力,真實的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人更加意識到人類之於大自然的渺小和無力可為。然而在病毒肆虐的這兩年,全球同時面臨著比以往更嚴峻的氣候變遷。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親自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領袖高峰會是個「巨大錯誤」,並表示他不擔心美中會意外爆發武裝衝突。
【DAY 2】極端氣候頻繁發生,未來將更加遽,今日的青年世代,明日卻是承擔惡業的主要族群。COP26正在制定的公約內容和減碳承諾,將影響他們未來至深。「大人們」在氣候談判上角力,來自世界各國、關心氣候議題的青年們正站在旁邊看著。
【DAY 1】近來氣候問題浮上檯面,野火、洪水等天災頻傳,對經濟與民生造成的傷害難以估計。眼見極端氣候現象愈演愈烈,COP26將成為人類減緩全球暖化惡化的轉捩點。唯各方將以經濟與環境為題上演攻防戰,結果仍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