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今天闡明中國政策主軸是競爭不對抗,問責中國在新疆、香港、台灣、南海的行為以聯合其他民主盟國為基礎;競爭之道則來自自我發展,並要中國遵循國際規範。拜登(Joe Biden)今天召開上任兩個多月來第一場記者會,約一個小時時間回答10位記者提問。媒體焦點幾乎全放在邊界非法移民、國會議事規則與投
螞蟻集團去年上市前夕遭中國官方出手重擊,美國「華爾街日報」媒體報導,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央在調查螞蟻股權結構後,發現前領導人江澤民孫子江志成等權貴都是祕密投資者。報導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喊停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首次公開發行(IPO)計畫,動機看來很明顯,他擔心螞蟻集團為金融體系增添風險,且不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晚首度通話。拜登對中國的經濟作為、鎮壓香港、在新疆侵犯人權,以及對包括台灣在內區域的專斷作為表達關切。 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今天的通話是拜登(Joe Biden)1月20日就任以來,美中兩國元首首次通話。拜登上任後已經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南韓等多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晚間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視訊對話會說,在國際上搞「小圈子」「新冷戰」,動不動就搞脫鉤、斷供、制裁,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對抗。他說,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華社報導,習近平25日晚間透過視訊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2011年美國副總統拜登告訴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我有你的頭髮,就會是美國總統了」。10年後,當年兩位副元首都坐上大位,拜登的關注無疑將轉至習近平頭皮下的思考。民主黨籍的拜登將於美東時間20日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就在他就職前夕,持續七年、已進行35輪的歐盟與中國全面投資協定(CAI)談判終於達成
美國邁入拜登新時代,正在捲起全球變局。被認為美國主流媒體最有影響力的評論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於12月16日上午八時(台北時間)接受《遠見雜誌》的60分鐘視訊訪問;同時,邀請前國安會秘書長、台灣重量級政情評論家蘇起博士參與對話。現場精彩訪問以台灣最關切的問題為核心,深度
拜登8日自行宣布當選美國總統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直到25日晚間才向他公開致賀,落在不少國家之後。這段期間,北京用的是「擠牙膏」方式,邊祝賀、邊喊話地向拜登表態。對於這種「擠牙膏」式的祝賀方式,外界看法不一。親中國官方的人士多認為,北京此舉與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布希(George W.Bush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甫在20日結束,而20國集團(G20)視訊峰會於21日起,一連舉行兩天,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採取視訊方式進行,而以下整理今年G20峰會的三大關鍵。 今年G20峰會,由輪值國主席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爾曼(King Salman)主持,由19個國家和歐盟
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發表的新書《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書中強調,有三條存在數千年之久的地緣政治鐵律(iron laws),是包括台灣在內所有的小國,都必須銘記在心的。地緣政治的第一條鐵律:沒有一個大國,會容許在它周邊有敵對的勢力存在。舉例來說,1983年10月25日,雷根總統決
33年新加坡外交官經歷的馬凱碩,見證無數強權大國欺壓小國的歷史事件。接受《遠見》獨家專訪,馬凱碩從美中台關係詭譎多變當中,深刻剖析小國生存之道!自川普當政後,不論是貿易戰、華為禁令等,都讓中美之間的矛盾不斷被激化。而在這兩大強權夾縫中生存的台灣,如今要尋求到未來最佳的自保暨發展模式,愈發困難。此時,
近來,台灣海峽氣氛緊張。究竟台中美三方緊繃,誰有制霸全場的王牌?《遠見》發現,全球化的定義正在改寫,世界秩序解構、重組。台灣應認知三大現實。首先,單極邁向雙極,但全球化不會踩煞車。第二,西方圍堵中國,冷戰與熱戰並行。第三,高科技供應鏈重組,走向二軌模式。11月美國大選在即,不論川普、拜登誰出線,台灣
迪士尼動畫真人版《花木蘭》女主角劉亦菲因力挺港警,引發眾怒,南韓公民團體還串連香港、台灣和泰國,發動拒看運動,不過上映首週,當地票房仍居第二名。9月4日台灣上映的迪士尼動畫真人版《花木蘭》,引起國內一陣喧嘩。其實早在此片上映前,就曾引起爭論,主因是片內飾演忠貞愛國又孝順的花木蘭女主角劉亦菲,於去年8
「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救援?」在台海局勢緊張的此刻,美國40年對台戰略大轉彎,從「建設性模糊」到「策略性清晰」。然而如此轉變,會讓美國在關鍵時刻做出什麼決定?這個問題過去40年間,不斷有人提問,但無論台灣還是美國,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原因在於,過去40年間,無論台灣情勢如何緊張,美國—無論
封鎖中國企業、香港焦土戰、美中國內政治對抗,影響全球政經情勢的三大戰場全面延燒。在三大戰局中,台灣都無法置身事外,美中對抗從只聞樓梯響到接近終局(end game)時刻,台灣如何應戰?美中全面對抗燒向台灣,情勢到底有多急迫?8月23日的台海上空,出現了最具象徵性的場面。當天,總統蔡英文帶領國安、國防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在2025年前,中國糧食就將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這份報告其實與最近的蝗災及洪災關係不大,主要討論中國農業的結構性問題。其認為,在「十三五」時期,中國雖致力於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農村發展仍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近年來農民
從香港《國安法》到南海主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警告一次比一次重,讓人驚覺,軍事行動是否已不可免?不過,在國際政治上,適度展現肌肉從來不是壞事,因為從二戰經驗到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戰事中,美國已經學到,單純的「姑息」無法帶來和平,適度用軍事力量示警,往往可以讓各方更為克制。從釣魚
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即將出版的新書披露,美國總統川普為了連任,去年當面要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幫忙,希望多買美國農產品,還恭維對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領袖」。對於香港示威,川普其實不願介入,台灣在他的眼中,分量也遠不及大陸。任何重大決定 幾乎都出於連任算計波頓從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
印度與中國大陸15日在拉達克發生暴力衝突,導致印度20名軍人死亡,印度稱中方也有人傷亡。專家指出,這場石塊和棍棒衝突是45年來最嚴重的一場暴力衝突。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被超過3440公里的實際控制線(LAC)分隔開來,兩國在領土主張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國邊境士兵經常起衝
日本疫情每日一爆的背後,竟藏著「習規、安倍隨」不可告人的祕密!陸客是日本觀光業大商機,如今卻變成東京奧運與馬拉松最沉重的負擔。隨著日本旅遊警示被提高至「一級」注意,台灣人不去了,旅行社商機也沒了,人人自危的新冠肺炎,讓日本觀光團掀退訂潮。後續會如何發展?「按照原本計畫,今天要在家整理行李準備出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