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失落的30年」讓日本人醒了?百歲人生光靠年金活不下去,如何理財?
即將進入「人生100年」這樣超高齡社會的此刻,想要光靠20至60歲間所累積的年金保險費,來支撐退休後40年的生活,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泡沫經濟瓦解後,日本進入經濟疲軟的「失落30年」,如今,僅靠年金度過老年生活的計畫幾乎已不再可行,如此令人「難以釋懷的事實」,也終於走到不得不面對並接受的階段。(本文節
「MZ世代」為何無法感到幸福?原因與你我其實都一樣?
儘管每個世代喜好不同,讓人感到不幸的理由卻驚人地相似:在職場上受委屈、薪水追不上物價、社群媒體上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讓自己感到渺小。主流媒體卻對這些不幸興趣缺缺,只熱衷報導吸睛話題,用「MZ世代」這個標籤將年輕人簡化、標準化。若想真正理解年輕世代,我們應該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讓他們無法感到幸福?(
人生如何輕鬆前行?陶淵明與伊比鳩魯給建議
編按:人生有限,但怎麼活才能無憾?陶淵明〈形影神〉以詩對話,點出形體、影子與精神的交錯思惟;古希臘哲人伊比鳩魯,則教人從簡生活中尋得心靈自由。東西兩方殊途同歸,都是學會與人生的有限性和平共處。〈形影神〉是陶淵明的哲學詩作,以三首詩闡述生命的哲思,透過形體、影子和精神的視角對談人生。形體代表肉身,面對
擁有愈少愈幸福:過度重視「有形財」的人,通常更不在乎人際關係?
「極簡」不是為了簡化而簡化,而是盡全力保有自己珍視的事物,給予它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不讓其他事物干擾自己的思想和注意力;「減物」並非一味「犧牲、捨棄」,而是「留下真正重要的」,透過去無存菁,發現內在的核心價值,過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本文節錄自《擁有越少,越幸福》一書,作者:約書亞‧貝克,商周出版,以
態度決定命運!有錢人都在用的時薪思考:從「倒數人生」開始改變想法
大前研一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人要改變的方法只有3個。第1個是改變時間分配,第2個是改變住處環境,第3個是改變來往的對象。假如三者當中只能擇一,那麼改變時間分配是最有效的做法。」請你透過體認自己的壽命時間,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檢視對人生剩餘時間的時間規劃術。 有近代心理學之父之稱,美國的心
給正在經歷「40歲成長痛」的世代:如何在忙碌中找到自我與幸福?
40歲經歷的混亂,既是告訴我們改變時機到來的訊號,也是叫我們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內在聲音。藉由此刻的混亂整理人生、再次成長,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不管別人怎麼說,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吧!屆時,妳就能知道自己最珍惜的是什麼,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後,未來,不管是什麼考驗都無法擊潰妳,妳會變
5種與日常習慣有關的疾病!醫:生活型態決定你會不會生病
從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才能真正由源頭預防並減緩病情惡化;透過調整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況,甚至降低未來發病風險。以下針對幾種常見疾病,從生活型態醫學的角度探討如何讓健康回歸日常。(本文節錄自《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一書,作者:邱文達/林宏榮,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1.心血管疾病
知名作家蔡璧名教授辭世,生前談《莊子》:一生就這麼長,你要被他人眼光綁架?
10/23編按:作家、台大中文系名師蔡璧名教授辭世,享壽60歲。回顧蔡璧名談莊子,彷彿也讀見作家心中對人生的見解與情懷。世人眼中怎麼看一棵不循規矩、不合世用的大樹呢?就好像世人一聽說誰的職業是「藝術家」,腦中可能馬上出現月收入是個大問號的印象。但是下個單元會講神人眼中又是怎麼看待這棵不循規矩、不合世
10/23霜降讀《詩經》最美篇章:《秦風.蒹葭》求不得苦,最苦最美
10/23,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指天氣漸冷、開始降霜之意。《詩經》中最唯美、最得詩之風致的,就是這首《秦風.蒹葭》,恐怕人人都愛這首詩吧。只要吟誦,便風林秀木,蕭瑟滿懷。任何詮釋的語言,都有添足之嫌。咱們先看一下關於這首詩的名家點評吧。朱熹在《詩集傳》說:「(此詩)言秋水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
真希望20歲就懂的致富思維:財務自由的重點不是財富,而是「這件事」
本文作者20歲考上公務員、24歲考上MBA、26歲年薪相當於新臺幣130萬元,看似風光,但所付出的代價是,一年超過11個月都在出差,每週上班7天、每天平均工作12小時,賺得愈多人生愈不自由,甚至未能見到自己外婆最後一面,讓她開始懷疑人生。直到不經意間看到「財務自由」這個詞,才猛然清醒自己的生活到底哪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