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相關文章
房市太冷,降價潮來了?傳這建商全台個案打折15~20%將現破盤價
建商降價大潮來了,市場傳,推案量最大的建商寶佳機構,全台旗下線上個案將「降價15~20%」,所有代銷都已收到此消息,本週即將執行,據悉,有別其他建商的讓利模式,寶佳的策略是「真正降價」。除了寶佳機構旗下的資優生櫻花建設曾公開表示要讓利10%至15%外,其餘寶佳機構旗下的關係建商則表示,由於不少區域買
胡偉良觀點:從新加坡居住正義,看台灣、韓國打房失敗的「3大共同原因」
台灣和韓國多年的打房措施,多見雷同之處,但皆未見成效,都是在壓抑需求,而少從增加供給上著手,相較之下,新加坡的制度更能真正的照顧到民衆的居住需求。以下是針對台灣、韓國、新加坡三國住宅政策的制度性比較、成效評估與建議分析,從根本邏輯、執行效果、民眾感受與長期社會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一、三國住宅政策主軸比
台北市房價貴桑桑,「這種物件」卻成搶手貨?胡偉良:5面向揭密市場結構
根據房仲業者彙整2024年台北市實價登錄的住宅交易資料顯示,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占比高達54.7%。也就是說,每成交2件住宅,就有1件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這樣的數據,清楚揭示出台北市房市結構「老化」現象日益嚴重,並對市場供需、購屋趨勢及未來都市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進一步觀察台北市12個
都更合約不能「這樣簽」?當心1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
1樓的房子可能有商業效益,因此價值會較樓上高,但其土地持分與樓上相同,算出來的可建容積與樓上一樣,如果沒有考慮一樓的價差,換算出來的選屋價值就會與樓上住戶相同,但如果用同樣的選屋價值來選擇有價差的房屋,就會出現這種不合理的情況。(本文節錄自《一次看穿都更×合建契約陷阱》一書,作者:蔡志揚,時報出版,
再多限貸限購都是杯水車薪?胡偉良:房價愈打愈漲,背後「2大結構問題」
台灣的房價問題,已不是一天兩天的現象。然而,近年來政府屢屢「打房」,從限貸、實價登錄、重稅、禁轉約到預售屋管制,每一次聲勢浩大,每一次標榜居住正義,但結果卻總是令人失望:房價不跌,反而愈打愈漲。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制度錯置與政策方向失衡所造成的結果。最關鍵的是,政府始終只治標不治本,只壓抑需求,卻不
現在該買房嗎?「這3族群」可買!胡偉良:2025年台灣房市購屋策略
政策環境緊縮、房價走勢分化、市場交易量萎縮,台灣房市在2025年進入「修正盤整期」,市場呈現「量縮價穩」格局,部分區域價格鬆動,但核心地段仍具支撐力。該買房嗎?何時買?怎麼買?以下是綜合最新市場動態的購屋建議:一、當前台灣房市狀況分析1. 政策環境緊縮- 央行持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限制第
如果中共打過來,台幣會變廢紙嗎?戰爭時如何處理手中資產?
美國多次公開警告,2027年可能將是中共啟動統一進程的關鍵時刻,武統定然會發生?果真發生武統,一般民眾該如何應對?不僅是為了戰時求生,更重要的是將戰爭損害降到最低。(本文節錄自《阿共打來這麼辦》一書,作者:黃征輝,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戰爭必然會嚴重影響經濟,因此戰前應如何處理手中的資產,也就成為
為何新加坡住宅政策值得台灣學習?胡偉良:「這4點」撐起人民安居夢
過去30年間,全球主要國家在住宅政策上的進展可謂日新月異,其中以新加坡最具代表性。在寸土寸金的島國中,新加坡政府沒有選擇「放任市場主導」,而是積極設計完整住宅制度,藉由專責機構「建屋發展局(HDB)」主導房屋供應、維修、更新與社區規劃,成功打造出全球最穩健的公營住宅體系,也因此在2023年成為全球人
房產保值不在盲目追高,在「這關鍵」!胡偉良依6大評估指標一次解析
在高房價時代,買房已不只是居住選擇,更是關乎資產配置與財富保值的重要決策。房地產不像股票般可即時買賣,因此「抗跌、穩定、長期升值」成為購屋人最在意的標準。然而,並非每一種房子都能保值,甚至不少人在選錯標的後,房價長年不漲、轉手困難。到底,怎樣的房子才最保值?以下6大因素可作為評估基準:一、地段仍是王
「獨老」卻不孤獨!高房價時代如何實現「一個人」的居住理想?
不婚生活有許多形態,比我們想得更多元。除了廣為人知的一人獨居;還有和好朋友同住的室友生活;或是一起購屋、分享日常生活的共居形式。由於共居生活涉及財產共有,在現實中門檻較高,但如果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這種生活方式有很多優點。除此之外,也可以兩、三個人住在同一個社區、成為互向照應的鄰居的方式。(本文節錄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