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只到9/30 遠見39週年慶:【訂2年送1年】一年一度最低優惠倒數中
相關文章
生育補助能讓台灣人想生?《遠見》生育力調查揭真相
編按2025/9/18更新:政府的生育補助、婚育宅優惠,真的會讓上班族想多生小孩嗎?《遠見雜誌》曾於2024年啟動全台第一份企業生育力大調查,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與得人資源整合公司合作,揭開民眾真實心聲。如今看來對照現實狀況仍未改變。到底國內上班族認為「給時間和假,比給錢有用」的比例有多高?至於哪些獎
2025最新生育補助10萬懶人包!好孕3方案,人工生殖、醫療性凍卵補助金額、資格全攻略
2025年生育補助新制正式上路!面對少子化危機,行政院將拍板通過「好孕3方案」,包括「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以及「醫療性凍卵補助」,自明(115)年1月1日起,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社會保險給付之外,擴大生育補助,將由中央統一補貼,每名新生兒給付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生育
與Z世代共事4技巧:幫助年輕同事學習這時代最需要的「1項能力」
在少子化、缺工的如今,企業愈來愈難招募新人;好不容易找到年輕人,又經常因為觀念、思維或行為模式的差異而導致溝通和管理上的困境,甚至因此很難留住新鮮人。該如何管理Z世代工作者,對許多企業而言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要掌握與Z世代共事的方法,就必須了解他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以及截然不同的工作觀。(本文節
產學共創拚育才!半導體學院如何催生造山者2.0?
半導體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但少子化、地緣政治與產業變遷,使人才缺口日益擴大。所幸,半導體學院為台灣持續培育「造山者」,守住產業動能,並維持全球的領先地位。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1976年,一群年僅20、30歲的年輕工程師,在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殷切期盼下,肩負國家未來產業的重擔,啟程飛
三明治族陷入「照護」危機?專家籲「PLAN策略」補足理財缺口
在高齡化、少子化交織的時代,愈來愈多中壯年背負照顧父母的責任,卻未曾替自己老後做好準備。中信《2025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大調查》揭露台灣家庭面臨的四大理財斷層,並提出行動解方。台灣家庭正面臨高齡照護與財務準備的雙重斷層。近日,中國信託銀行攜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全台首份「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大調查
40所大學恐面臨退場?「117大限」將至,大一生估剩17萬人
少子化海嘯來襲,教育部日前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預測114學年的大一學生數會跌破20萬人,117學年虎年出生族群入學,恐再降至17萬人,創新低,「117大限」將至,私校工會預估,接下來至少有40所大專校院面臨轉型或退場,教育部應提早因應。國小階段學生數高峰已過,之後人數將一路探低,預測1
房產賣不掉直接「以房養老」?退休不靠兒女,銀行這類貸款竟逆成長
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挑戰,為台灣的人口、產業、經濟等各個層面,帶來深遠影響。統計顯示,台灣自2021年起,持續出現人口負成長,死亡人數持續高於出生人數,「生不如死」截至6月,已經連續54個月了!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壓力,傳統家庭支持功能逐漸式微,長者開始尋求資產自主與多元財務規劃,「以房養老」就成了新興
少子化浪潮下的高教新局!《遠見》「典範大學」贈獎,鄭英耀:期許各校組國家隊
少子化衝擊高等教育,10年間新生入學人數從27.2萬驟減至不到19萬。雖有部分學校面臨退場,但也有學校在少子化浪潮中逆勢上揚,展現強大的爆發力。根據《遠見》最新調查,明志科技大學在《遠見》的「最佳大學排行榜」總榜中,綜合績效表現10年來從第53名進步到第12名,榮登最佳進步寶座。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自
職業還是志業?全台教師荒,「師培跳船潮」敲響教育警鐘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過去10年間拿到教師證的民眾,後來擔任正式教師及公校代理教師的比例,從69.1%下滑至57.5%,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有證教師,不願進入教育職場。甚至各間學校為了急著找代理教師,開放到沒有教師資格、只要大學畢業就能錄取,卻還是補不齊。到底為什麼這麼難找?去年教育部大開放正式教師缺額,
頂大資工系申請入學面試時間強碰,教團:「機關算盡」反致缺額
AI、半導體等資通訊產業夯,帶動電機、資工等科系成了熱門學系。不過,今年大學申請入學日前放榜,頂尖大學電機系多滿招,但部分頂大資工系則因二階甄審時間衝突最終未能招滿,留下雙位數的缺額。教育團體分析,頂大電機、資工招生目標都是學測4科、3科的頂標生,少子化下符合條件的學生還是少,機關算盡的結果就是缺額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