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心安理財:保險準,投資穩,一本讓你兼顧圓夢和救急的人生理財書》一書,以下為摘文。
阿祥年輕時工作有保勞保,勞保年資有13年,但他很早就離職退出勞保,國保開辦後,他被強制加入國保,至今國保年資有五年。阿祥聽說,勞保年資未滿15年,不符合請勞保老年年金資格,但又聽說國保年資與勞保年資加起來15年,可以領勞保年金,真的嗎?到時候國保老年年金又要怎麼算?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便是:別讓老後財務陷入危機!
英國知名文豪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言:「年輕的時候,我以為錢是人生最重要的,現在我老了,了解這是真的。」善用理財,讓自己有足夠的財富,餘裕自由的享受璀璨的銀色時光,你想過人生的下半場,要怎麼過嗎?職涯會退休,但人生不會,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認為,退休的理財規劃是人生藍圖的設計,先找到你想要做什麼(want),再找到你必須要做的(have)和需要的(need),設計出一套人生的理財方案。
常常覺得不知道錢花到哪裡,荷包卻愈來愈瘦?未經整理而紊亂的財務流向,不知不覺中讓可運用資產打了折扣,日後家人處理財產移轉繼承時,也可能徒增不必要的困擾。年過50後,不妨利用機會徹底檢視整理身上大大小小的財務清單,或許也會帶來意料之外的收穫。
很多勞工以為一律年滿60歲就可以領勞保老年年金,但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是逐年調高到65歲。勞工對於自己到底幾歲才能領勞保年金常常搞不清楚,尤其又有最早可提早五年請領的減額年金,勞工將兩者混為一談,問題更複雜。勞工到底幾歲可以請領年金?先要看自己的出生年次;若是51年次以後勞工,則一律都是65歲才能領。
少子化、年金改革、低利率加上通膨⋯⋯種種環境因素讓退休光靠定存跟勞保退休金已經不夠用;面對必須靠自己養的退休未來,臺灣人準備好了嗎?最新由《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出爐,連續四年的追蹤觀察顯示,今年度樂退指數終於稍微止跌回升,但整體成績依舊不及格。如果再細分不同
勞退新制帳戶是忘了領?還是不想領?由於勞退新制帳戶可以分配基金收益,所以勞工愈來愈不急著領,勞保局發現,平均請領年齡達63.15歲,也因為很多勞工想要保留帳戶繼續分紅,勞保局每年發函通知催領對象年齡不斷延後,從往年年滿60歲,今年已經改為鎖定年滿65歲、停繳勞退一年以上勞工,清查後發現約有4萬餘名勞
大家都知道要規劃退休,但究竟要找誰來幫忙?專家建議,就讓專業的來。明年起,民眾將可在金融機構找到專門顧問討論、諮詢,他們就是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到底為何非他們不可?
「勞退制度不改、民眾不趁早準備,退休金問題就無解!」推倡「勞退自選」多年的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擔憂溢於言表。
今年8月上路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飆破11萬人報名參與。邀請國際顧問團隊加入的國家隊,究竟怎麼幫助民眾退休金「長大」?
百歲人生時代來臨,面對財務問題不再是退休金該準備多少?如何將累積的資產妥善規劃,創造足以支撐樂退人生的現金流,才是關鍵。
調查執行/遠見研究調查理財觀如何影響你的退休生活?各世代的退休財務罩門又在哪裡?《遠見》「2019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發現,不同年齡世代的理財觀大不同,各自的享退方程式也不一樣。光是「資金池在哪裡?」各世代就有差異。整體而言,退休金三大資金來源是儲蓄(46.7%)、投資收入(44.4%)與
你也有「退休準備延遲症」﹖明明早把「退休準備」列入待辦清單,卻年復一年,沒有真正進行。直到走出辦公室大門、從職場簽退那一天,你突然意識到「我退休了!?」 誰都不願意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是如此驚悚地拉開序幕。所謂知易行難,正反映在退休準備上。
如果生命是一家「人生有限公司」,你就是自己的人生執行長。在全球邁入「超高齡」時代的今日,平均餘命迅速拉長、人生的「百年企業」與日俱增,生命任務也愈來愈複雜,挑戰不輸給一般企業。然而,近日一談到人口議題,「生不如死」之類的關鍵字常躍上台灣媒體版面,令人怵目驚心。這是數字引發的恐慌。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
賣掉都市房子,到鄉下買地蓋屋種田,一定很美好嗎?養花蒔草一定要土地很大嗎?老後體力變差或是就醫需求該怎麼辦?都市裡的房子雖然不大,但也非全然沒有好處。
在高齡化、少子化時代來臨,年金制度調整、勞保恐於2026年破產等衝擊下,退休規劃成為不容忽視的人生課題。《遠見》與中國信託銀行針對六都與新竹市進行「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今(3)日發表調查結果,今年樂活享退指數為51.8分,雖較去年增加0.5分,仍連續四年不及格。樂退指數隨年紀增加 &nb
現任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的盛治仁,在雲朗已是第7個年頭,當初他以門外漢的身分倉促入行,如今帶領雲朗發展出9個子品牌,更成功打入義大利。他在雲朗的成績,幾乎讓人忘記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40歲前,盛治仁是大學教授及政治評論家。從美國西北大學拿到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僅花了7年時間,就升等為教授,創下
走進葉金川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台越野腳踏車,牆上掛了許多上山下海的照片,翠綠的山,湛藍的海,張張色彩鮮明。然而,最醒目的是一張他獨行於皚皚白雪山上的背影,這張照片正是他新書《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的封面。「抗煞英雄」「首任健保局局長」「衛生署長」等頭銜,是多數人熟悉的葉金川。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喜
2015年6月27日的周末夜,發生震驚全台的八仙樂園塵爆事件。「碰」的驚天一響,竄出的黃色火舌有如張牙舞爪的猛獸,吞噬15名年輕生命。而倖免於難的484位傷者,在他們的身軀、臉龐、心靈,烙印一道道難以撫平的疤痕。當時傷者之一的陳寧,芳齡24歲,清秀的臉龐,白皙的皮膚,是航空公司空服員。原本還夢想在天
有別於印象中馬不停蹄、事必躬親的新創家,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身上卻有著不一樣的特質。畢業於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研究所,曾在美國 Google 工作、更是台灣 Google 元老級成員,年僅 38 歲的他,只花了 7 年時間就帶領iKala成為Facebook行銷解決方案結盟的唯一台灣企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執行長,人的生命有限,責任卻是無限,如何讓人生公司持續穩健成長獲利,甚至留愛傳承呢?
基富通投資平台推出「好享退」專案,推出九檔基金,鼓勵民眾主動規劃退休金,這九檔基金有何特色、如何挑選?《遠見》深入解析。
在《遠見》專欄討論財務自由一段時間後,已經有很多讀者來問,應該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大家怕退休不賺錢了後,萬一錢花完了怎麼辦?在這裡我提供檢視退休金是否足夠的方法。第一個就是看你的存錢率。外號鬍子先生(Mr. Money Mustache)的財務自由大師,算出如果每月薪水存10%,要51年;存20%要
老農津貼請領辦法2013年修法,明定已領國保老年給付者,不能重複領取老農津貼(每月7256元);但國民年金法卻未規定領老農津貼的人不能領國保年金,至今仍常有民眾兩者都領。勞保局表示,基於老農津貼已訂定排除條款,若同時領取兩種給付者,必須繳還其中一種。老農津貼施行多年,基於養老資源不重複領取原則,開辦
2008年開辦的國民年金保險十年大限進入最後一個月倒數計時,月底就是首期保費十年大限繳費期限,被保險人若欠繳2008年10-11月首期保費,就不能請領每月基本年金3628元加上年資共4816元,月領金額變成2377元,一年損失2萬3708元。反之,只要先繳第一期1508元保費,就可開始月領4816元
付了大半輩子的勞保保費,等到要領取勞保「老年給付」時,竟然被勞保局查到自己資格不符,勞保資格一下被取消。為何有人繳了勞保費,卻領不到勞保相關給付?錠嵂保險經紀人大里通訊處經理林定樺指出,很多勞工朋友都以為,只要有繳勞保保費,勞保就有效,但並非如此。他說,勞工保險是「在職保險」,實際在工作的人才可以加
想要優雅退休,要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我都還沒成家,這問題會不會離我太遙遠?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明確地告訴我們,從入社會的第一天、拿到第一份薪水你就應該要開始準備!
如果樂齡退休這件事情,也有氣象報告的話,2018年,應該是風雨漸增的一年。年改效應激起的對立,為原本安穩退休的計畫,投下不安的變數。本來安穩退休的軍職人員,成為街頭抗爭的主角;本來百年樹人、為人典範的老師,也被迫挺身,表達最沉重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