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相關文章
培養CEO的搖籃!等了30年的一棟樓,大同大學讓一群產業巨擘都回母校了
7月4日,大同大學校園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溫度。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增你強總裁周友義、景碩董事長廖賜政等多位產業巨擘回到母校,為一座等待30年的教學大樓動土。他們身價總和破兆,卻有一段共通的青春記憶——在前校長林挺生的課堂上成長。這棟命名為「挺生大樓」的新建築,不僅是為學生
職業還是志業?全台教師荒,「師培跳船潮」敲響教育警鐘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過去10年間拿到教師證的民眾,後來擔任正式教師及公校代理教師的比例,從69.1%下滑至57.5%,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有證教師,不願進入教育職場。甚至各間學校為了急著找代理教師,開放到沒有教師資格、只要大學畢業就能錄取,卻還是補不齊。到底為什麼這麼難找?去年教育部大開放正式教師缺額,
144位參與,16校23名學生獲表揚!看見大學生的「遠見」 展現社會關懷、培育未來競爭力
《遠見》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不僅關注國際趨勢、著眼在地發展,也相當重視人才培育。2024年第二屆「校園領袖‧人才培育計畫」共144位全台各大學校園領袖參與,自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每月在社群公開發表閱讀《遠見雜誌》的心得。經過《遠見》評選,於2025年7月1日公布年度獲獎名單,分為「特優
2025最佳大學榜》師資、體育、政策三軸並行,臺北市立大學要當「市府智庫」
臺北市立大學不僅是師資搖籃、體育重鎮,更是市政政策的行動智庫。從操場到市府、從課堂到社區,這所大學正用實作與創新,勾勒出台灣高教最貼近社會脈動的模範。 身為全台唯一縣市政府設立的大學(空中大學除外),臺北市立大學從未築起學術高牆,反而像城市另一顆大腦,在競技場拚搏、在政策桌前深思,每當天母
2025最佳大學榜》人文打底、跨域創新,中山醫大站穩中台灣醫學競技場
台中有七所大專校院設有醫事相關的科系,在此競爭激烈的醫學教育場域中,成立65年的中山醫學大學不僅占有一席之地,且成績不俗,其歷久彌堅的辦學之道,值得探索。 我們不追求規模最大,而是要把每一位學生教好、帶好,讓他們在專業上站得穩,也走得遠。」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強調,這所學校的優勢,在於扎
2025最佳大學榜》高餐大培育六成米其林人才,穩坐台灣餐飲孵化器
全台唯一以餐旅為主軸的國立大學——高雄餐旅大學,以獨特辦學理念享有盛名,更是國內外餐旅精英的搖籃。近年來,校方陸續翻新硬體及教學設計,競爭力不斷升級,更能接軌國際。 在2025年《遠見》最佳大學排行中,高雄餐旅大學拿下綜合績效「微經費」分榜第一名;同時更在大學互評「服務領域」中,是全台灣校
2025最佳大學榜》入列黃仁勳概念股,臺灣師範大學躍上世界舞台
今年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演講背板名單在一片理工海中,臺灣師範大學顯得獨樹一格。以人文、師培聞名的臺師大儼然蛻變,將科技融入辦學DNA中。在轉型過程中,如何保持競爭力? 走進紅色磚瓦的校園,已滿103歲的臺灣師範大學,處處飄散著文化底蘊。臺師大是台灣最頂尖的師培體系,作育英才無數。然而,早在少子
2025最佳大學榜》資產活化帶動就業,台鋼科大譜寫高教重生記
高教退場浪潮下,高苑科技大學一度面臨停辦,2023年獲台鋼集團出手相救。更名後的台鋼科技大學,不僅招生回暖,還成為培育職業運動選手的新搖籃,寫下高教重生的實驗故事。2023年春末,位於高雄路竹的高苑科技大學瀰漫著低迷氣息。負債嚴重、校舍老舊,新生註冊率低於15%。這所曾擁有逾萬名學生的科大,若在當年
Z世代大學畢業生要「看世界」和休假!ASML、英飛凌這樣搶才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人才荒日益加劇的浪潮下,台灣憑藉完整的產業鏈與技術優勢,成為國際大廠競逐人才的關鍵戰場。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車用半導體龍頭德商英飛凌(Infineon)皆針對全球各國優秀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打造獨特搶才計畫,針對Z世代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職涯喜愛自由流動「斜槓」等特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大、中醫大入列
2025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於今日(6月26日)揭曉!最受矚目的綜合績效總榜中,10大學校依序分別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同列第6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同列第6名)、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同列第9名)、長庚大學(同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