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WiMax 無限延伸網路世界

著/洛許.譯/張彥文
user

著/洛許.譯/張彥文

2005-01-27

瀏覽數 15,400+

WiMax 無限延伸網路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5 / 1月號雜誌 第223期遠見雜誌

現在的筆記型電腦如果沒有Wi-Fi晶片,恐怕沒人要買。內建在大多數筆記型電腦的Wi-Fi,可以讓使用者在會議室、咖啡廳甚至臥室等地方無線遨遊網路世界。

Wi-Fi的便利性是它大受歡迎的主因。只要一個簡單的基地台,連上DSL(數位用戶迴路)、纜線,或是T1專線,就可以在室內一百公尺或是室外四百公尺範圍內無線上網。

但是現在有一種更新的技術讓Wi-Fi相形失色,那就是WiMax;傳輸的速度和Wi-Fi相似,不過傳輸距離可以拉長到五十公里。

都會區的無線寬頻網路並不是新鮮事,但是那些接收寬頻訊號的設備十分昂貴,除了大企業之外,一般人無法負擔;不過現在美國許多網路和電信業者逐步在WiMax的標準上達成共識,包括WiMax訊號的編碼方式,頻率的使用,以及如何提供服務給更多的使用者。標準確立後,英特爾就會大量製造WiMax晶片,價格應該會明顯下降。估計可以降到50到100美元之間,和現在大家使用寬頻網路的費用相當。

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達成,那將會有上百萬的網路使用者,放棄現在電話線或是纜線上網的方式;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從隔壁城鎮屋頂上的天線接收到無線網路的訊號。

WiMax的威力可能會從許多地方開始展現:中小企業可能會捨棄電信公司昂貴的T1專線上網服務;WiMax無線基地台也可以在沒有電話線路的地區創造更多的無線熱點(hot spots);人們可以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大草坪上網;更可以讓寬頻網路延伸到還沒有網路服務的貧窮地區。

WiMax能幹什麼?

WiMax其實是許多無線傳輸規格的總稱,訂出規格的目的在確保不同廠商的產品能夠相容。像在1990年代就已經發展出來的802.16這種WiMax規格,當時就是希望能取代乙太網路(Ethernet)和Wi-Fi。

WiMax可在五十公里的範圍內,以每秒70Mbps(百萬位元)的速度傳輸語音、影像、數據(前提是沒有障礙物),這個傳輸速度可以同步滿足六十個使用T1專線的企業,或上百個使用DSL的家庭。

英特爾在2004年1月宣示推動WiMax,讓這項技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們之前推出的迅馳(Centrino)無線上網平台,已經將Wi-Fi的晶片組放進數百萬台的筆記型電腦當中。「接著我們所考量的是,能否將整個城市都用Wi-Fi覆蓋,」英特爾無線寬頻事業群經理理查森(Scott Richardson)指出,雖然建立足夠的熱點不難,但是後續的管理不易,而且Wi-Fi的頻率擴充性恐怕也很難跟上未來的需求。

「我們評估後認為,Wi-Fi要成功,必須要有電信業者的配合,網路服務業者的布建,還得開發出更多的波段選擇,」理查森說。因此傳輸距離更長,頻率擴充性更高的WiMax就更為理想。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因此英特爾開始設計能夠適用更多頻率的處理器,範圍從2~11千兆赫。這個範圍是現在Wi-Fi、微波爐和某些雷達所使用的頻率。而英特爾已在2004年9月將這種處理器的樣本交給製造商。同時,英特爾也推動「WiMax論壇」組織,協助推動與確保各家出產的WiMax產品的相容性。英特爾同時透過投資部(Intel Capital)對一些公司進行策略性的投資,向大眾展示WiMax是可以商業化的產品。

WiMax非一蹴可幾

總部設在西雅圖的易通(Speakeasy)就是協助英特爾推出WiMax服務的合作伙伴之一。1994年以網咖起家的易通,以提供線上遊戲玩家和SOHO族高速DSL上網服務著稱。不過因為DSL必須透過電話線傳輸,所以會有一些先天上的限制,例如大約有三成用戶的上網速度,會因為離電信機房太遠而受影響。

「很多客戶因此流失,」易通執行長查特利(Bruce Chatterley)指出,「所以我們積極尋求替代方案,而WiMax會是我們的重要戰略。」易通已經採用英特爾的WiMax晶片開始測試,期望在2005年年中時,可以提供企業和一般大眾無線寬頻上網服務。

雖然大眾看好WiMax將可造福消費者、企業用戶,以及那些還沒有網路服務的地區,不過這種變化不會在一夕之間發生。

首先,廠商還需要一點時間,等待WiMax達到商業規模,才可能生產出有價格競爭力的WiMax產品;其次,WiMax同樣也需要網路建置成本,「很多人以為只要在山丘上建一座基地台,就可以讓整個城市無線上網;這樣的想法並不切實際,」英特爾的理查森說,「當我們把一個地區填滿時,表示我們已經用到最大容量,」也就是說,當需求增加時,業者必須提供更多的基地台,就像現在的行動電話基地台建設一樣。

美國麻州網路服務供應商TowerStream公司,正計畫將WiMax納入他們的寬頻無線上網服務,不過成本還是最大考量。該公司營運長湯普森(Jeff Thompson)指出,現在美國幾個大城市如紐約、波士頓或芝加哥的最高建築物上頭,都已存在無線網路的基地台,原則上只要把WiMax的設備加上去就行了,但是WiMax設備價格仍高,所還沒那麼容易。「當WiMax出來時,我們建設的速度會很快,」湯普森說,「我們可以在天空中建立一條無線上網的骨幹,」這樣的願景聽來很美好,不過前提是,它必須比我們現有的光纖或纜線更便宜。(本文譯自《MIT’s Magazine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view》,2004年11月號,作者為該雜誌資深編輯。)

無線通訊小百科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相容認證,其實就是IEEE802.11b的別稱,是由一個名為「無線乙太網相容聯盟」(WECA)的組織所發布的業界術語。它是一種短程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在數百英尺範圍內支持互聯網接入的無線電信號。從應用層面來說,要使用Wi-Fi,用戶首先要有Wi-Fi兼容的用戶端裝置。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的微波存取,這是英特爾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技術,又稱「最後一哩」技術,支援IEEE802.16a標準,讓使用者可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透過任何裝置進行運算與通訊。WiMax初期將使用在用戶端,未來建設WiMax環境後,消費者才能在WiMax環境下無線上網,因此802.11和WiMax應是相輔相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