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在關注利率的上升,以及油價的上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我想要提的,是恐怖主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我記得有一次跟美國前副總統錢尼談話時,我說,「你似乎對恐怖主義十分緊張,」他回答我的第一句話:「你不曉得我曉得的事(You don’t know what I know)。」
可見得我們對很多事情的背景並不清楚。然後錢尼還說,美國因為經歷過九一一等事件,所以努力想要讓恐怖主義的戰場不要在美國,因為美國承受不起。華人企業家也要瞭解到,現在全世界都有可能發生恐怖主義的問題。
其次,現在全世界都面臨原料缺乏的問題。中國對於原料的需求非常大,但過去在世界的舞台中並沒有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目前中國消費了全球40%的煤、30%的鋼筋以及40%以上的銅等等,但中國對原料的控制仍然十分鬆散,使原料缺乏的問題十分嚴重。所以我們華人若要在中國進行企業化的經營,原料將會是重要的問題。
翻開產業革命的發展史,工業革命從1800年代開始,然後是電力的發明,1980年有電腦資訊,2000年是知識經濟,到2005年,就會是華人企業的時代。今天,你買的任何東西,大多是Made in China。中國的紡織市場在2005年1月即將開放,配額限制將取消,影響會是十分巨大的。到時全世界40%~50%的紡織品,將會是中國製造。而遠東化纖也將快速地調整,來因應這個即將來臨的局面。
以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從一個舊經濟時代,轉到新經濟時代,即顧客導向的年代。重要的是,顧客的忠誠度並不高,你要如何使他與你之間能夠遵守一定的協議,這是今天華人企業想要躋身世界級企業的大挑戰。
另外,若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具備三項能力:領導力、成長力、執行力。首先談企業的領導力。遠東集團的座右銘,就是誠勤樸慎。我們在全世界的員工,大約有五、六萬人,都以誠懇、勤勞、樸實、謹慎的態度來做事。透過這種精神,可以驅使公司員工有自動自發的精神。現在,我站在這裡可以自豪,遠東所有的機構都有很好的表現,例如百貨業,日前在重慶有一個新的據點開幕,全中國我們有十二個據點。水泥業,我們在成都簽訂一個動工的案子。通訊業,今明兩天則在決定一個2億美元的併購案。整個企業體是不斷地在「動」,若企業中沒有推動團隊的領導能力,這些成果都是不可能達成的。
另外,在成長力上,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的,因為所有的企業都需要競爭,競爭能夠幫助企業走向下一步,也能幫助企業學習。有學習,才能有所成長。除了學習成長,還需要有執行力。
接下來談的是經營企業的七個E。entrepreneurship,家族企業最大的優點就是企業家精神,今天要成就一個強有力的華人企業,可以在世界上居領導地位,則需要企業家對於企業員工的鼓舞。要追求卓越(excellence),還要勇於延伸(extension)。在台灣,若不延伸出去的話,未來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國現在就鼓勵企業走出去,因為走出去了,就可以開發更多的地方,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另外,E-commerce,可以讓企業動起來。environment-friendly上,則要廣結善緣。encouragement,激勵是企業追求成長中,絕對不可缺少的。而excitement則是讓企業員工對工作要感到exciting。
我很喜歡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對於企業的建議:要喜歡跳「恰恰恰」(cha、cha、cha),要能夠接受改變(change),要接受挑戰(challenge),要勇於冒險(chance),但冒險也不可以太過頭,只有10元的資本,卻要做80元的生意,冒險太大是不對的。
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但對中國來說,今後五到十年間,中國在勞工、人力上仍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地方。在中國,資本不是太大的問題,但中國的知識資本卻顯得缺乏。我們現在的成長速度,其實是受限於「知識資本人員」的程度,所以人員的訓練與發展,必須要更為加強。
最後,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有創造性的經濟架構(creative economy),然而,現在全世界只有美國仍是以創造性為主,歐洲與日本都相形遜色。
我們遠東集團,是一個能夠快速改變的企業體,因為市場變化快速,我們會發現,八年前設計的廠,一年前動工,等到面對市場時,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如果企業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老闆點頭,那將會來不及應變,所以要學會讓下層的主管直接進行最接近市場的決策,才能加快組織運作的速度。
最後,領導者對於企業的方向與看法,需要規劃,像建築一樣,想要做大、做好,需先將藍圖仔細地規劃出來。
此外,企業間的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二十一世紀是華人的世紀,也是華人挑戰最大的時代,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建議我們每半年進行這樣的華人峰會,讓我們可以相互交流經驗,使華人企業能在二十一世紀登上世界高峰。(萬敏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