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蘇貞昌 高處不勝寒

陳學文
user

陳學文

2004-12-16

瀏覽數 24,700+

蘇貞昌 高處不勝寒
 

本文出自 2004 / 12月號雜誌 第222期遠見雜誌

認識蘇貞昌這麼久,從來沒有看他這麼低調過」,這是蘇貞昌一位長年友人的深刻觀察,也是蘇貞昌近來行事風格明顯改變的精準描繪。

由於黨內接班人氣居高不下,幾次被當成「最大假想敵」風波過後,蘇貞昌愈來愈能體會樹大招風的滋味。「高處不勝寒」既可形容他出仕總統府祕書長的權力位置,更是他現階段謹慎拿捏進退分寸的心情寫照。

樹大招風,動輒得咎

從充滿霸氣、效率第一的台北縣長,轉換為輔佐國政、注重協調的總統府祕書長,蘇貞昌在五二○扁政府改組後的角色調整,可說是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外界觀察他如何調適,他自己也在學習摸索。

不少民進黨人士認為,從台灣尾一路衝到台灣頭,在屏東、台北前後做過十年縣長,早成一方之霸的蘇貞昌,一定很難適應總統幕僚長的低調沈潛角色,在這個很難有所發揮的位置上,也必然綁手綁腳。

然而,經過這些日子的歷練,蘇貞昌對於全新角色卻是欣然接受、努力學習。蘇貞昌說,他在這個位置上不但能夠接觸過去沒有機會瞭解的外交、國防事務,也能就近觀察陳水扁總統處理國政的態度與方法,因此他相當滿意這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儘管蘇貞昌有心沈潛學習、韜光養晦,但各項民調仍一致顯示,他是當前民進黨內呼聲最高的「後陳水扁時代」接班人。

在這種外弛內張的微妙情勢中,外界對於陳水扁接班人的揣測與期待,以及黨內同儕相互較勁的暗潮洶湧,都讓他在總統府內更加戒慎恐懼、戰戰兢兢。

蘇貞昌接任總統府祕書長之初,為了適切扮演好總統政策詮釋說明角色,並讓媒體能夠求證與總統府相關新聞真偽,他在主跑總統府記者要求下,公布了手機與家中電話號碼。瞭解蘇貞昌的人都知道,這是他有把握拿捏好角色分際與發言尺度的自信展現。

不料,9月下旬《聯合晚報》以頭版頭條報導「游揆選後可能遭撤換,由蘇貞昌組閣」,卻讓蘇貞昌首度陷入「跳到黃河也洗不清」的媒體風暴。

這則報導以游揆連串失言風波做為背景,揣測立委選後可能出現「游下蘇上」局面。由於做此揣測的消息來源不明,蘇貞昌原本不以為意,但其後從府院高層傳出的訊息,卻都懷疑蘇貞昌是這則報導的幕後放話者,蘇貞昌頓時陷入百口莫辯的尷尬處境。

就在蘇貞昌極力澄清絕非放話者之際,9月30日《中國時報》以頭版頭條報導「向呂游蘇謝喊話,扁:勿呷緊弄破碗」,更讓此項風波雪上加霜。因為此則報導中引述的「現在做什麼不代表未來就可能是什麼位子,譬如前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陳師孟擔任過總統府祕書長,並沒有接任閣揆」例證,就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蘇貞昌而來。

據瞭解,此項談話是由陳水扁本人親自定調,再透過媒體釋放相關訊息,陳水扁似乎對蘇貞昌若干言行「衝過頭」頗有意見。自認謹守本分的蘇貞昌瞭解內情後,起先雖感到困惑與委屈,但很快就轉化為高度警惕,他反思自己是否未拿捏好言行尺度,當下決定未來要更加低調,以避免相關疑慮。

據透露,此項風波過後,陳水扁與蘇貞昌在府內密集會面、互動並未受到影響,兩人關係未見疏遠,蘇貞昌也逐漸感受到,陳水扁期盼他更低調才能走更長遠路的善意。

但其後,《時報週刊》接連以封面故事報導「蘇貞昌被留校查看」,以及在一篇檢討游揆風格的文章中,強調「蘇游關係的確更加惡化」,都讓蘇貞昌甚為感冒,甚至還正式去函澄清:絕未「拿著雜誌甩在游錫的面前」,及「事後還致電安撫被游責罵的該位幕僚」,蘇貞昌言行動輒得咎可見一斑。

游蘇關係才剛落幕,蘇謝關係話題又起。日前高雄市長謝長廷因不滿台北縣黨部(蘇貞昌子弟兵張基長擔任主委)的輔選安排(將其排於蘇貞昌造勢隔日赴同一夜市拉票),以沒有必要重複為由,宣布取消該項輔選行程。

為了讓此風波在最短時間內落幕,避免讓抬轎者反而成為主角,蘇貞昌立即主動在民進黨中常會向謝長廷致歉,身段之低令外界驚訝。

蘇貞昌重要友人分析表示,從各項民調結果、媒體報導方向到黨內接班人互動,在在顯示蘇貞昌已被其他黨內要角視為「最大假想敵」。

在這種情勢下,蘇貞昌能做的「除了低調、還是低調」,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迴避與接班人相關的揣測與聯想,但更要求自己在目前職務上進退合宜、沈潛學習。

調整作風,後勢可期

「蘇貞昌當年如果連任屏東縣長成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與未來性,」一位熟悉蘇貞昌從政歷程的民進黨要角,用這項比喻來形容蘇貞昌從跌倒處重新站起、從重大失敗中浴火重生的調整改變。

出身公教家庭(父親是優良公務員、母親是模範教師)、長期擔任律師的蘇貞昌,其從政風格是注重效率、尊重體制、言行穩定,不會刻意走偏鋒,也不會難以預測,這是蘇貞昌一以貫之、很難出現重大轉變的基本政治性格。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不過,蘇貞昌從政初期的人格特質,不少人用「眼高於頂,霸氣十足」來形容。屏東縣長任內的蘇貞昌雖已鋒芒畢露,卻也因為個性剛強而招怨招忌、樹敵甚多,直到連任之役遭伍澤元陣營抹黑落敗而飽嘗椎心刺痛,蘇貞昌才逐漸懂得姿態柔軟、腰桿彎低的必要,其後他在伍澤元正式道歉時展現「一笑泯恩仇」的氣度,也讓民進黨人士看見煥然一新的蘇貞昌。

懂得在挫折中學習的蘇貞昌,轉赴台北縣奮鬥多年後,終於再創政治生命高峰,他的行事魄力與執行力更讓外界津津樂道。

蘇貞昌就任台北縣長後,連結台北縣市的萬板大橋後期工程遭遇重大困難,板橋有八戶宣稱投票給蘇貞昌的住戶拒絕拆遷,讓這項重要公共建設面臨功虧一簣的危機。蘇貞昌謀定後動,在勸說住民拆遷無功而返後,縝密規劃強制拆遷行動,但住戶仍揚言誓死抗爭到底。

到了拆除當天,石頭、磚塊、棍棒齊飛,抗議民眾甚至要引爆瓦斯,並且爬上屋頂抗拒拆除。但蘇貞昌完全不為所動,早已調派大批警力維持現場秩序,終於順利完成拆除工作,萬板大橋在2000年7月正式通車,造福台北縣市數百萬居民。

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發生在三重東海中學。由於東海中學部分建物占用了二重國小操場用地,前幾屆縣府拆除行動屢屢失敗,東海中學教官甚至還曾率領學生跟拆除大隊打了起來,蘇貞昌卻決心貫徹公權力。

他先調閱所有資料,證明東海中學早在五年前就承諾要自己拆除,縣府在法理情上絕對站得住腳。

接著指示教育局長,妥善運用「東海中學明年招生班數」這項重要武器;然後做出戰術規劃,要求教育局改於假日(學生休假,不會被動員抗爭)執行拆除;最後他任命教育局長做總指揮,不論屆時發生任何狀況,一定要拆除到底。

結果,縣府團隊在假日清晨五點半集合、六點開始拆除,只花了二十分鐘就拆除完畢。由於蘇貞昌事前已沙盤推演所有可能狀況,才能再次謀定後動,展現魄力。

瞭解蘇貞昌政商人脈的友人透露,蘇貞昌在台灣南北打拚下來,已累積可觀的政商實力,這也是蘇貞昌更上層樓的堅實後盾。

廣布人脈,蓄積實力

在政治班底部分,除了蘇貞昌一手組建、訓練的台北縣政府團隊,他在老家屏東縣也擁有下屆縣長熱門人選曹啟鴻、立委林育生、前國代蘇明南等地方要角的鼎力支持。

在黨內派系部分,蘇貞昌除了與部分福利國連線大老交好,近年與蘇貞昌合作愉快、戰鬥力強大的新潮流系,更已成為蘇貞昌最重要的「盟軍」,台北縣代縣長林錫耀就是新系與蘇貞昌親密合作的指標。

除此之外,蘇貞昌近年赴各地輔選過程中,也挖掘到一些年輕人才,例如曾任台北縣縣長機要祕書、以蘇貞昌子弟兵身分投入立委選戰的吳秉叡,就是蘇貞昌數年前在台東輔選時相中的核心幕僚。曾任台北縣副縣長、其後回歸校園的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則曾多次帶領學者專家撰寫競選政見白皮書及獻策,也因而建立蘇貞昌的學界支持力量。

而在商界人脈部分,除了蘇貞昌出身的青商會系統及若干支持蘇貞昌的中小企業之外,遠東集團、鴻海集團與蘇貞昌的關係也已經備受矚目。

據瞭解,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勇於任事,排除萬難,讓板橋車站特定區內的遠東百貨大樓得以順利完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就相當欽佩蘇貞昌的魄力。

而總部位於北縣的鴻海年終尾牙宴曾經只邀蘇貞昌參加,後來鴻海進駐頂埔科學園區過程中,雖曾一度出現蘇貞昌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相互喊話的不愉快場面,但兩人很快盡釋前嫌,幾個月前鴻海還特別邀請蘇貞昌參加營運總部破土典禮,顯示鴻海集團與蘇貞昌頗為特殊的交誼。

至於蘇貞昌未來能否更上層樓,民進黨內已出現悲觀、樂觀兩種不同解讀。

部分民進黨人士認為,由於陳水扁難以對蘇貞昌、謝長廷真正信任與放心,因此不能排除游錫年底選後續任閣揆,甚至更上層樓的可能性。

如果游錫續任閣揆,或由黑馬謝長廷直取閣揆寶座,則蘇貞昌仍將缺乏相當關鍵的閣揆歷練,即使蘇貞昌能接棒組閣,也可能因為時機太晚、任期太短而難以建立全國性政績。

但更多民進黨人士研判,即使陳水扁有意指定接班人,以民進黨的傳統,決定2008年總統候選人的因素,黨內初選制度中民調占七成的「民意」,絕對比陳水扁個人意向的「扁意」更加重要。在這種趨勢下,缺乏大選魅力的游錫恐難出線,黨內應是「蘇謝相爭」的局面,而目前各項接班民調皆保持領先的蘇貞昌機會更大。

無論如何,民進黨內已無人能夠忽視蘇貞昌迎向2008年總統大位的人氣魅力與競爭力。

一位新潮流系核心幹部強調,「除非蘇貞昌自己犯大錯,否則現階段領先的態勢將會延續下去。」但放眼國內政治生態,閣揆正是犯錯風險最高、容易折損政治聲望的位置,即使蘇貞昌能在短時間內組閣一展長才,也未必保證只有加分而沒有扣分,這就是政治進退必然存在的一體兩面考量。

站在「高處不勝寒」位置上的蘇貞昌,已經準備好面對更嚴峻的考驗了嗎?答案很快就會揭曉,外界正拭目以待。(作者為平面媒體資深記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