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狐與虎 超越來自創新 帶領組織的祕密 套圈圈遊戲

張殿文
user

張殿文

2004-12-02

瀏覽數 21,500+

狐與虎 超越來自創新 帶領組織的祕密 套圈圈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4 / 12月號雜誌 第222期遠見雜誌

大家都在看郭台銘如何玩高科技。

「我們真的很辛苦,」郭台銘2004年6月股東會上坦承鴻海目前跨入面板產業的苦戰,「昨天我一下飛機段行健(現任群創董事長)就來找我開會,一直開到半夜。」

群創科技是鴻海集團跨入高科技的最大投資。群創科技的初期資本額是新台幣220億元,而母公司鴻海精密三十年來資本額也才不過280億元,群創一開始就被外界認為,投產時間表會不會拖延是一大未知數。

拖延的理由不只一個。首先是2003年底開始景氣大好,全球TFT-LCD廠都紛紛加緊擴大產能,產能開始擴大,零件供應就開始吃緊,從設備、原料到大尺寸的彩色濾光片等,其他對手都搶奪資源,而2003年5月才動土的群創,才準備開始大興土木,就受到了其他面板廠的資源排擠,「大家都會想辦法卡他。」Display search總裁王建二指出。

國外及國內的對手都在想辦法卡住群創的腳步,卻卡不住郭台銘親赴第一線作戰。

為了和奇美策略聯盟,他曾親自南下。初期奇美曾提供15吋和17吋面板半成品(Cell)給鴻海,讓鴻海自己做後段組裝。一名南部大廠副總就提到對郭台銘作風明快的印象、且親和力極強,「他在車上跟我說,他出生下來是先學講台語,才會說國語,我不知是真是假。」這名副總說。

為了爭取TFT-LCD的原料大尺寸玻璃基板,媒體也報導2004年5月7日郭台銘親自和全球第一玻璃材料公司康寧科技台灣總經理柯康宜一起打高爾夫球。康寧是韓國三星在材料上最大的合作伙伴,在台灣也投資了新台幣60億元興建玻璃熔爐。

「當SARS來的時侯,有哪一家台商公司董事長直接到大陸第一線?只有郭台銘吧。」花旗美邦證券硬體首席分析師楊應超說。董事長本來就不用到生產線,但郭台銘到第一線,一方面爭取決策時效、一方面可以穩住軍心,完全是「戰爭」的思考。

猶記2003年5月21日,群創光電竹南廠房正式動土。由於當時SARS警報仍未解除,郭台銘親自戴著口罩參加開工典禮,包括聯電集團董事長曹興誠、大同總經理林蔚山等都親自出席,聲勢浩大。

注入高科技氣血

「這是製造業的鴻海,轉為高科技的鴻海的最重要一擊。」郭台銘在典禮上指出,「High Tech, Low Tech, Make Money is Tech!」

2004年3月,群創又取得了新台幣220億元的聯貸,主辦銀行是交通銀行,共有十七家銀行參加,聯貸的年利率0.595%。

這也是鴻海集團成立三十年來,在台灣借錢最多的一次。

大軍移動,糧草先行。但這一次鴻海傾全軍之力衝刺TFT-LCD面板為的是什麼?面板為什麼對鴻海下一步的競爭能力這麼重要?

鴻海目前掌握全球十分之一的個人電腦出貨量,每十台有一台來自鴻海的全球工廠。

根據研究機構IDC估算,2003年全球個人桌上型電腦出貨量約是一億五千萬台,預計今年將達一億八千萬台;明年規模將再成長10.5%,約達兩億台。

「以後面板會和電腦連在一起出貨,不會再分開了。」楊應超指出,就像過去筆記型電腦如果沒有了面板就出不了貨,而現在全球一億兩千萬台的個人電腦也處於從CRT監視器,全面轉化為TFT面板的關鍵階段。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如果沒有面板供應,就算有訂單也沒用。

「反觀如果鴻海有了自己的面板廠,供應充足且比別人還便宜的面板,就可以趁面板改朝換代的這個階段,再搶別的組裝大廠訂單。」一名業界人士觀察這次面板帶來產業的改變,大家都知道未來顯示器市場都將由面板取代,但是誰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最便宜的產品?

鴻海絕不會放過這個產業結構改變的好機會,投入TFT-LCD產業,一方面保護既有版圖,一方面群創也可以扮演面板供應者的角色。「如果我們把未來TFT-LCD的個人電腦做到像CRT顯示器個人電腦一樣便宜,別人能不交給我們訂單嗎?」一名鴻海內部決策人士透露鴻海的企圖心。

「別忘記,個人電腦未來也會繼續演變,」郭台銘在2003年股東會後和記者強調,桌上型電腦有無法取代之處,未來會和筆記電腦分庭抗禮。目前全球每十台PC有一台來自鴻海,只要群創供應給鴻海更便宜的面板,讓鴻海趁這一波TFT桌上型電腦市場演變的關鍵時刻,只要變成每十台有三台由鴻海出貨,鴻海的勢力又是目前的三倍!

但是這一次群創的對手,布局一家比一家深、一家比一家後台更強。

韓國三星及LG.Philips集團在七年前就開始投入研發,而台灣明基董事長李焜耀領軍的友達光電、奇美許文龍領軍的奇美電子、超過五十年歷史的中華映管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領軍的廣輝電子,都有日本公司的技術支援和合作,在產業初期高風險時就完全投入,郭台銘的面板能做得比他們還便宜嗎?

愈不可能 就愈想挑戰

「愈晚進來的人,在資金、產能和技術上更不能犯錯,」前瀚宇彩晶總經理吳大剛2004年3月12日彩晶五代廠動工時就指出,像他們每一項投資都經過仔細精密的模擬和計算。

像鴻海這樣的晚進者還有另一項成本,就是在一開始就用第五代廠來做試產,不像其他公司從三.五代開始進行比較便宜。「鴻海買先進設備不一定會比較貴,但是用先進設備來投產到量產,學習曲線的成本就比別人高。」奇美副總經理吳炳昇說。許多人一開始都認為,廣達在1999年成立廣輝電子之後,應該是最後一家第五代TFT廠,鴻海不可能再進來了。

再加上面板價格一直往下掉,愈晚進來愈吃虧,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就預言,2005年面板商虧損將以百億計算。

但是鴻海還是進來了。而且郭台銘還親自跳下來做,「我現在90%的時間,都放在這個產業上。」郭台銘強調。但他也承認,鴻海也很少踏入供應鏈還不成熟的產業,他必須隨著市場快速變化,來調整大小尺寸產品的戰略。

目前鴻海的面板來源,主要還是靠鴻海為美國大廠戴爾(Dell)、惠普(HP)代工,而由戴爾和惠普出面向台灣的面板廠調度及採購。而在惠普、戴爾的調度之下,鴻海的面板來源還暫時無虞。但即使有戴爾等大廠當靠山,群創從技術、資金、到市場碰到的都是全球級的激烈競爭。

1984年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解釋產業之中的競爭力時,特別指出有三種方式可以打造「競爭優勢」:第一是成本;第二是差異化;第三是專注性。每一家公司都在不同的階段至少要擁有其中一種能力,才不會失去基本的競爭力。

鴻海要做面板,就要有把握做得比別人更便宜,或更不一樣,鴻海又如何敢成為最後一家大規模投資的面板廠?

「你看見過園遊會裡那種用圈圈套獎品的遊戲吧,」一名鴻海高階幹部回憶去年郭台銘參加集團舉辦的園遊會,看見了用圓環套瓷娃娃的遊戲,於是郭台銘率一群幹部突然停下,他開始玩套圈遊戲,一開始郭台銘用了十個圈圈都沒有套到,因為瓷器表面很滑,於是又買了十個,還是沒套上,最後共花了三十個圈圈才套上獎品。

「我這麼忙,為什麼還要玩這個遊戲?」郭台銘告訴身邊所有的高階主管,只有秉持勇往向前的決心,才能完成目標,「你們這些主管,也要有下去套圈圈的精神!」他強調主管們也要有親自下去打仗的決心,站在第一線和員工一起作戰。

「有困難才有機會,有挑戰才有創新」這是郭台銘名言之一。也是因為最近五年來個人電腦變化愈來愈快,困難和挑戰同時並存,郭台銘的全球發言地位和影響力就愈強。

對郭台銘來說,不管是叫「面板」還是叫「高科技」,或許,也只是一個套圈圈遊戲,靠自己和自己競爭,才能克服惡劣環境生存下來。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