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心相近,性相遠

任孝琦
user

任孝琦

1988-09-15

瀏覽數 14,700+

心相近,性相遠
 

本文出自 1988 / 10月號雜誌 第028期遠見雜誌

男人和女人都有享受愛情歡愉的能力,但是兩性對愛情的看法可大不相同。

大部分女孩從小就被母親吸引,希望像她一樣戀愛、尋找伴侶、成為母親。因此對她們來說,愛情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是確認自己身為女性的基礎,生命必須在找到一個完美的愛侶之後才算開始。這一點從女性喜歡閱讀的童話和小說獲得證明。

女孩子愛看的童話故事中,女主角永遠乖巧柔順,對逆境(兇惡的後母、無情的父親)毫無反抗、自主的能力;她的命運總要等到一個英勇的王子將她拯救出來之後,才能步上坦途。

隨著年齡的成長,女人對純美愛上情更為嚮往,鴛鴦蝴蝶派小說因此永遠暢銷。這些小說的情節多半圍繞著一個美麗的女子,如何贏得一個冷漠、無動於衷,甚至有些暴躁的男子的愛情。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這些童話和小說的情節反映出,女人潛意識中不斷想擺脫對母親的依戀。唯有在她找到戀愛對象時,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這個成長的過程在女人一生的愛情旅程中留下刻痕。一個女孩放棄了母親無條件付出的愛,就得自己主動向外尋求、贏取愛情。

女性常有不安全感

其次,她在尋覓愛情的過程中,心中常被一種不安全感所困擾。一方面她很明白,自已永遠找不到像母親一樣溫柔的戀愛對象(小說中冷漠無情的男主角或許正透露出這種不安的心情);另一方面,她深恐另一個女人會來奪去她心愛的人。即使處於相當穩固的愛情關係中,女人也會不自覺地擔心或想像這段愛情即將告終,因此她需要愛侶不斷的承諾與保證。

有些女人一生無法擺脫母親凡事說「不」的陰影,對性愛總是膽怯,而喜歡較溫和的愛撫和甜言蜜語。另一些女人則向性愛的禁制挑戰,不顧一切,輕率地衝人情網,希望藉此肯定自我。

男人愛看的童話和小說,則反映出完全不同的心路歷程。男人愛看的書裡多半強調英雄冒險犯難和性愛。

在小男孩的童話裡已經顯示出,他必須先脫離女(母)性的世界,確立自己男性的氣概,然後才能放心戀愛。童話裡的小英雄總是孤身一人,出發尋找一件東西--失落的寶劍、仇家、仙山等等。他勇敢地克服所有難關之後,等在最後的獎賞常常是一個美麗的小公主。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在真實生活中也是一樣,男人必須獨自面對心靈或外界神秘、刺激的挑戰,不斷證實自己的勇氣,而女人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獎賞,她並不是他生命中的主角。

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競爭者就是父親。一開始,他就覺得自己無法與父親爭奪母親的愛,因為他不如父親強壯,有男性氣概。父親的生殖器官尺寸遠勝過他的,也使他在潛意識中懷疑自己的性能力。因此他一方面從對母親的愛戀中撤退,一方面急於證明自己男性的能力。

男人的掙扎

從佛洛伊德以降,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男孩從幼兒時期開始的這種心理和生理的掙扎,使男人心中永遠嚮往兩種女人--純真的淑女和妖冶誘惑的女人。

而為了證明自己男性的氣概,他要追求權力;男人不僅要擊敗父親和同性的競爭者,在心理上他還覺得需要控制女人。這種控制女人的需要使男人要求女人在身心上全然忠實於他,而他自已卻絕不做類似承諾。

終其一生,男人對自己的性能力均無十足的信心,唯恐別的男人會在這方面勝過他;對女人在性方面的需要和感覺,更是既不瞭解也沒把握,因此他常重視性愛甚於情愛。有些男人更因此而強悍地控制所愛的女人,或是同時與兩個女人發生性愛關係,以保護自己。

男人和女人的戀愛高時期也不相同。雖然兩性在十幾、二十歲時都會有初戀,但其後的發展卻不一致。

男人很容易在初戀中受傷,因此可能長期逃避戀愛。有些男人較能克服心理障礙,重新出擊;有些男人卻要等到中年以後,厭煩了追逐名利的遊戲,或完全滿足了權力的需求,確定了自己的男性氣概,才會再對戀愛發生興趣。

女人對戀愛的興趣一生都不會消減,不過有些女人在成長後,會從做母親或事業上尋到另一種肯定自我的途徑。

(取材自The Atlantic Monthly)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