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樵畢業於復興美工,原是建築門外漢,卻意外踏入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的事務所。 20年後的她,已表現不俗,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時期,由歐洲文化中心所辦的展覽。她提醒嚮往大師光環的人說,在世界級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就得承受世界級的自律,忙到搭不上最後一班電車,很常見。
伊東豐雄,國際級建築大師,將建築的概念從傳統的「地板、牆、天花板」這樣的概念中解放開來,屢屢獲得國際級大獎的建築師,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建築師排隊等著進入他的事務所。
而這樣享譽世界的事務所裡頭,曾經有一位台灣人,從實習生到工讀生,再到成為伊東豐雄在西班牙設計助理、台灣合作的大矩在地建築師的窗口,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的案子,在團隊中,理解到大建築案怎麼突破許多困難的法規限制。她就是今年獲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時期,由歐洲文化中心主辦展覽的設計師方新樵。
一襲短又燙過的頭髮,俐落,精悍的身形,就是方新樵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難想像,她原來是一個建築門外漢、在連伊東豐雄都不認識的情況下,誤打誤撞進入他的事務所,結果不但成功存活,甚至還曾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的案子。
她是怎麼成功走到今天?背後真相比你想得微妙。運氣可能佔一小部分,但更多的是一個勇於挑戰極限的女子,不斷努力付出所造成。
曾是徬徨高中生 獨自前往日本
方新樵畢業自復興美工,她那時學習的就是雕塑、美工等相關的藝術設計領域,畢業後,她在1996年選擇前往日本大學就讀藝術學部建築科系。一開始,她連日文都說不好,在日語學校就和裡頭的泰國人混熟、用日語聊天,結果到後來她的日語「沒有台灣腔,反而有泰國腔。」
大一時,她其實還沒有愛上建築。但日本的建築系要求每年他們都一定要去參與實習,當時方新樵的本名還是「方尹萍」,就在厚厚一疊徵求實習生的事務所名單上,翻到了「伊東豐雄」。
「因為尹很少見,剛好看到伊跟我的尹有疊到,就覺得好像很親切就嘗試投遞實習。」
當時,伊東豐雄在日本國內已是頗具盛名的建築師,但在國際上還未拿到普立茲克獎,是處在即將暴紅的前夕。但就算如此,伊東豐雄事務所依然是很難進入實習的場域。
方新樵說,她的同學得知她進入伊東豐雄事務所只有滿滿的驚訝,「那是東京大學的學生才該去的地方,妳到那裡做什麼?」
除了運氣外,方新樵不是沒有靠自己努力。原先事務所只打算提供暑假前2週的實習機會,在她屢屢打電話拜託、希望可以延長到三週,「對方大概也覺得我很煩吧,就答應我把實習延長到三週,調整到8月開始。」
皇天不負苦心人,方新樵進去實習的時間,正好是事務所忙季,她進去後就開始負責製作各個建築模型的項目,「不像7月大家都在休息,有人跟我說,其他實習生進去,都只能默默讀兩個星期的建築雜誌。」
作模型,實習獲得賞識
因為本身的巧手與細心,方新樵在實習時期製作的模型,慢慢獲得事務所內部同仁的認可,她也理解到職業跟學校的差距。而她除了忙自己的事情之外,也會不斷觀察其他事務所內的情況,甚至適時幫忙其他忙碌的建築師倒水。
這樣的舉動,事務所內的資深同仁石川先生都看在眼裡。有天就在事務所全部人面前稱讚她,說以後一定會在報紙上看到方新樵的作品,她就這樣,在眾多實習生中一炮而紅。
「後來我想為什麼他會願意稱讚我,是因為我會關照別人跟周遭環境的狀態,就是沒有停止觀察他人的需求,而建築本身應該也是這樣的事情。」
除了實習努力獲得賞識,方新樵第一週進去時,發現都聽不懂建築師們在講的笑話,「跟我日文好不好無關,他們都在聊建築史相關的阿宅笑話(Nerd Joke),為了融入,我就晚上回家努力讀建築史的書、回家查功課想聽懂他們在講什麼。」
最終,在實習結束後,伊東豐雄事務所在她大學期間一直都有請她回去打工、幫忙製作模型。
世界級建築師事務所,是世界級的操
而她也因為這樣的機會,得以一窺世界級建築師事務所的自律。
實習生、工讀生都還有機會每天搭到最後一班電車回家,但她看見作為正職建築師的員工,常常連回家的機會都沒有。一個星期七天都沒有休息,可能是工作直到早晨,搭5點第一班電車回家洗澡、休息一下,立刻又搭電車趕在9點前回到辦公室開會。
伊東豐雄事務所是出名的高強度,除了要求每個提案的建築師得從「非建築」的事物中,探索出建築的可能,也因為每個人接觸到的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會被「建築」給框架住。
比如說,台中國家歌劇院就是用「共鳴腔」這樣的概念下去做,而非傳統依照歌劇院的需求、弄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型演藝廳。
另一點,伊東豐雄的開會方法與外界不同,每週都要求同仁提2個新點子。
「伊東內部只要開會討論建築,面對一個案子,他會先拋一個主意出來,接下來一星期你不但要把他的主意做出來、弄成模型,還得自己另外想兩個主意,也做成模型,下週開會討論。」
在下週會議時,伊東會檢視另外兩個主意,從中找出有趣的主意再做延伸,可能融合進原先的點子,再要求下週另外提兩個點子上來。因此伊東豐雄的建築常常是融合許多人的想法,而他又會要求這些主意必須有完整的邏輯跟原因,經過每個星期的磨合跟交織,每個設計者的成熟度就愈來愈高。
日子如何忙碌呢?
「隔壁有一個競圖組的,他非常瘦,忙到每天沒有空吃飯只能喝咖啡,還累到打點滴,至少待了6、7年。」因為自律又能力很強,所以伊東豐雄到世界各地提案都會帶著他跑,「辦公桌旁邊就放一個行李箱,常常前三天飛出去,回來就直接到辦公室,隔天又拖一樣的行李箱飛出去,回來繼續做。」
為什麼工作環境如此折磨,還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如此投入?
「因為可以接觸到很多大型案子啊!自己往往都不一定接觸的到,而且這麼努力,背後也是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要把事情給做到完美。」
也因此,許多畢業自伊東豐雄事務所的建築師都相當強,最知名就是妹島和世,她甚至比伊東還早拿到普立兹克獎,知名作品像是羅浮宮分館,還有正在蓋的台中綠美圖也是她的作品。其他還有平田晃久、中山英之和末光弘和等人,都是日本乃至世界相當知名的建築師。
最終回台,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
方新樵畢業後,曾去日本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隨後又選擇前往西班牙攻讀建築師博士,結果在那又碰到伊東豐雄。「我就走在路上,碰到伊東豐雄跟另外一位主管,事後他們就找我參與西班牙的案子。」
方新樵就成為日方建築師事務所的專案助理,經過一年、當她完成西班牙博班學業,想回到台灣寫論文之際,伊東豐雄又剛好拿到台中歌劇院的案子。
*2007年,方新樵就在輾轉介紹之際,替台灣負責在地簽證的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伊東豐雄事務所對接,並處理建築物施工的具體細節跟送審、闖過許多建築法規的工作。
當時,台灣正慢慢開始流行國際競圖,但許多大師的作品往往設計感強烈,可國內的建築法規與公家單位十分落後,因此往往就有許多挑戰與難關需要跨過,使得方新樵就得研究,該怎麼做、找到什麼工法或材料,才能實踐台中歌劇院特殊的外型又符合台灣的相關法規。
「為什麼歌劇院這樣高難度的案子我要接?因為像這樣的案子可能這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上述*標記段落,於2023年8月1日更正如下:
2006年,方新樵就在輾轉介紹之際,她進入在地的合作建築師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協助在本案初期文件收發的聯絡窗口。
當時,台灣正慢慢開始流行國際競圖,但許多大師的作品往往設計感強烈,可是國內的建築法規與公家單位仍有許多挑戰與難關需要跨過。在日台設計團隊及顧問於設計初期探索該怎麼做、找到什麼工法或材料,才能實踐台中歌劇院特殊的外型又符合台灣的相關法規的過程中,方新樵從旁觀察學習。
「為什麼歌劇院這樣高難度的案子,我要積極爭取參與其中?因為像這樣的案子可能這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本文關於台中國家歌劇院與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相關的段落,在2023年7月31日,撰文記者於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經方新樵(舊名:方尹萍)確認原文與事實有出入,應以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楊立華建築師網站所敘為真實。在原文保留下,於下方補上正確描述的文章段落,並補上連結網址,作為對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報導的澄清與更正。
受到歐洲文化中心注目邀展 共赴威尼斯現場
後來在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離職後,方新樵在日本工作一段時間,最終在311日本大地震後決定返台並獨自開業。她在2017~2018年完成的一個作品「京町家旅宿大雲」,將一棟日本百年的傳統京町屋改造,融合北歐跟東方的概念,獲得了2020年的DNA巴黎設計獎、2021德國的創新永續建築獎項,拿到best of best。
而這間位於京都的大雲民宿,也曾兩度入選日本知名雜誌Brutus CASA的65間Life Style Hotel跟京都的特輯中。
也因為這個獎項,讓她獲得歐洲文化中心的邀請,參與明年5月於威尼斯的展出。威尼斯雙年展分為國家館與其他展覽的部分,國家館是由各國自己遴選派出建築師團隊,代表國家展出建築理念。而其他同時期的展覽,則是由歐洲文化中心邀請,希望新銳設計師能展出特殊的作品。
這次方新樵決定參展的作品相當特別,除了和REnato lab合作,也由銘傳大學建築系9位學生進行移地教學,強調自然、循環設計、材料永續利用外,她還要將台灣的茶道文化帶到威尼斯現場去,因此取名「TEA Space」。
屆時會有專人在現場奉茶,讓一次一組參展民眾可以入內就座,體驗台灣的好茶跟茶文化,她甚至還打算找人去現場表演古箏。
而這次方新樵也跟銘傳大學VR整合研究中心合作,銘傳大學VR整合研究中心主任李芝瑜除了帶學生到威尼斯進行實構築移地教學之外,也贊助拍攝這次展覽所使用的新竹縣人工林無人機空拍,讓威尼斯展場的人,可以透過展覽看到台灣的山林。
如今正在籌備明年的展覽,她正進入籌措參展資金的階段。這次參展,是方新樵將台灣端上國際舞台展示的重要機會,她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的不同產業在環保方面的努力成果。
她在伊東的事務所裡面,最常碰到的狀態就是讓「不可能變可能」,讓她養成不要怕難,而是要看清楚事情的價值在哪裡,看清楚就去面對。 從方新樵的故事,可以看見運氣雖然在其中占了一定成分,但更多是她願意拼盡全力、乃至尋找到她迄今相當篤信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