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缺德 媒體如何品德管理
8月號《遠見》吳若權先生以媒體更要品德管理為題。其實,如果要等到學生進入媒體這個大染缸後,再加以管理,而不從根本著手,只怕再多的品德管理都將徒呼負負,難收成效。
什麼是根本呢?就是整個國家、社會的風氣。一個國家如果領導人沒有品德管理,卻坐擁榮華富貴,選民看在眼裡,卻仍然願意將票投給他們,久而久之,整個社會的品德幾乎蕩然無存,這時候再要求媒體品德管理,似乎捨本逐末。
記得戰國時代梁惠王見孟子,就問他「何以利吾國」,孟子回答的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可見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品德管理的問題,但是關鍵仍然在於領導人只想到「利」。
本來教育可以解決「缺德」的問題,眼看教育界如今也已烏煙瘴氣。媒體報導「溜鳥俠」的「事蹟」,卻不去反應學生的價值觀為了所謂的「信用」,而破壞社會風俗,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媒體也助紂為虐扭曲了品德。前一陣子某國立大學傳播學院因提供獎學金的企業家出言不遜,憤而拒絕500萬的高額獎學金,這些未來的媒體人,在進入媒體前,終於見到師長做了一次「品德管理」的良好示範。
台北市 趙偉成
台灣的企業要邁向國際化
閱讀了218期之《遠見》,有著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台灣的企業要走出去,與國際上的廠商競爭,這樣才能找到對外的競爭力及優勢。否則,面對著國際環境競爭日益激烈,台商如果不能與世界大廠一較高下,將可能被淘汰。
企業要如何走向國際化呢?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使企業成為國際性的大廠,如致力於產品創新、有效自創品牌等等,如果可以朝著此目標來前進,我相信台灣的許多產業將會成為國際大廠。
除此之外,企業在走向國際化前,要找到符合企業之規劃的人才,且提供好的人才培訓,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走向國際化,真的要花許多時間及精力規劃,但只要方向正確及有效執行,相信很快能達成既定目標。
宜蘭 林立偉
盜版抹煞創意熱忱
盜版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論中外,似乎也都拿不出一個良好的對策,只能以大量的警力去「破獲」盜版工廠。但是,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警方偵破的盜版案件,只怕還不是冰山的一角,而只是「一塊碎冰」。拜科技日新月異所賜,今天盜版猖獗又更甚於昔日,而且「品質」也愈益精緻。《遠見》以盜版為黑暗產業,減少工作機會而憂心忡忡,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更進一步探討。
首先,只要盜版商存在一天,就會耗損原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警力,從而影響到治安或交通等方面的調度,而影響社會整體的安全。其次,盜版是極不可取的歪風,今天購買盜版的消費者,來日也許就會加入盜版的生產。學生購買,表示學校教育失敗;家長購買,則表示家庭教育淪喪,這是國家社會整體沈淪的警訊!
第三,智慧財產權無法被妥善保護,可能令人灰心,從而降低創意熱忱。
今天正版商品吃虧在於售價太高,往往令消費者無法負擔,因此選擇購買非法的商品。現實的問題,往往會使得學校的公民教育和道德良知都拋諸腦後。面對微利時代,生產高品質產品的大企業是否能想到以「薄利多銷」來加入打擊盜版的行列?或是提供更多有利於消費者的福音?不然,以今日盜版商的技術規模及速度來看,若正版及盜版之間只有價格上的不同,只怕再多的口號及警力都無濟於事,這也會是所有人類可悲的損失!
台北市 彊蕃培
無德與專業 試煉媒體
拜讀218期吳若權先生「媒體,更要品德管理」一文,令人感觸良多。
文中提到「媒體價值扭曲,導致有品德意識的人離開了;不重視品德的人,卻得到嘉許。」;另外,「接受媒體訪問時,我也有很多次恐怖的經驗,都來自採訪記者本身的品德」。這兩段話略有矛盾,記者帶給吳先生的恐怖經驗,並不一定因為記者「本身」的品德問題。一則新聞的產製,記者並不能一手掌握,還有編輯、主編、總編等一層層來自長官、閱聽眾、廣告商的壓力……。
當媒體結構失格、上層失格、閱聽眾失格,記者就會分不清「無德」和「專業」的界線。當然,這都是互為影響的循環,只怪罪一方是不公平的。
學校的新聞教育是純正的,多數剛畢業的學生也充滿理想。但工作場所的「社會化」能力,卻能將學校老師四年的苦口婆心,在短短幾個月中就抹滅殆盡。在無品無德的媒體環境待上一陣,再怎麼清高的人,都很難不被扭曲。
宜蘭 林怡君
政治人物更需要全面品德管理
近來,從美國安隆事件到台灣理律法律事務所盜領案,信任與品德的問題在全球與台灣都掀起風暴,我們相信,正視企業的誠信與倫理已刻不容緩,更何況是對領人民薪水的立委呢?大家都聽過全面品質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品德管理(TEM,Total Ethical Management)則是全面品質管理更實際的前提與實質內涵。有優秀的人品才有優秀的人才,然後才有優秀的公司、政府、國會團結一致,最後才有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這裡為何特別強調團結呢?
因為光有許多聰明專業人才組成國會,如果不能團結,最後受害必是國家及全體人民。立委如果光為黨派利益,則必陷於黨派之爭而不能團結。唯有真正為全民及後代子孫牟福的民意代表,為國家及人民利益不屈服於黨的壓力的立委,才是真正有道德勇氣的好立委。所以,我們必須透過全面品德管理去檢視更多這樣的立委。
台北縣 林永明
更正啟事
第218期,頁34,文中「1954」年8月23日共軍炮轟金門應為「1958」年。
以上疏漏,特此更正。
(本欄歡迎讀者來函,投稿如錄用,將致贈精美禮物一份。因篇幅有限,本刊具有刪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