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際油價 火上加油

張經義
user

張經義

2004-09-01

瀏覽數 12,750+

國際油價 火上加油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油價從去年9月至今,一路從每桶28美元飆漲,甚至逼近50美元。全球神經緊繃,無不擔心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失業率紛紛隨著油價起舞。

這波油價變動很不尋常。從1970年代起,美國石油產能不足,轉而倚賴中東原油開始,三十多年間,共發生過三次國際能源危機,歸納起來,不外乎「戰爭」與「供不應求」兩大因素。

然而近來這波能源飆漲的態勢卻背道而馳:首先美伊戰爭早已在去年落幕,海珊也已束手就擒;此外,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全球石油供需其實呈現小幅的供過於求,並預估第二季和第三季也將維持供過於求的態勢。

恐懼因素始作俑者

《Newsweek》雜誌認為,這波油價主要肇因於「恐懼」的心理因素作祟。如近來俄羅斯石油供應出現缺口、委內瑞拉政局不穩、伊拉克油管中斷、沙烏地遭恐怖攻擊,這些主要產油國的危機,在在都使市場潛藏石油供給出現斷層隱憂。

一旦恐懼因素轉為實質成本時,高油價便難以避免。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俄羅斯石油大廠尤科斯(Yukos)事件。尤科斯因欠稅34億美元而被迫停產,全球石油供應鏈頓時損失2%,致使6月因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允諾增產才穩定下來的油價,從7月初事件爆發後,便一路狂飆,幾乎天天都在改寫油價的歷史新高。

不同於過去因戰爭等因素所造成的油價上漲是可預期的,九一一後,難以捉摸的恐怖活動,讓恐懼因素猶如鬼魅般揮之不去。OPEC新聞部主任亞伯拉罕(O. F. Ibrahim)坦承:「產油國面臨的安全威脅是油價飆升的直接因素。」

今年5月底,發生恐怖分子在沙烏地阿拉伯殺害二十二名人質的事件,使當時油價瞬間衝破42美元的歷史新高。究其原因,沙烏地不僅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還是世界上唯一有餘力增加產能的國家。一旦其石油基礎設施遭受攻擊,與恐懼因素加乘,「50美元還只是一桶原油的零頭而已!」《經濟學人》雜誌直陳。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仍持續籠罩在恐怖攻擊的陰霾中。除非恐怖攻擊有消弭現象,否則恐懼因素將持續主宰油價。

另外,全球經濟復甦造成能源需求的增加,也是油價不斷攀升的主要推手。但是「高油價」帶來的高物價、高通膨,勢必導致復甦勢頭受挫,對全球經濟將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BusinessWeek》也提出警訊,一旦油價達到每桶50美元甚至55美元的關卡時,世界經濟將面臨同步衰退的窘境。

以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為例,這三十年來,幾次的經濟衰退皆與油價呈正相關。回顧油價從1999年2月的12美元漲至2000年11月的34美元這段期間,美國經濟衰退,台股與全球股市更暴跌七成。不幸的是,今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已呈現疲態,第二季僅達3%,比第一季的4.5%遜色甚多,若油價繼續攀高,衰退的厄運可能再度來臨。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此外,景氣才剛有起色的歐元區,正面臨高油價所帶來的通膨壓力,其通膨率達2.4%,已超過歐洲央行(ECB)「通膨率不超過2%」的目標。

才脫離金融風暴的亞洲也不樂觀。《華爾街金融日報》提出警告,以製造業為主軸的亞洲國家將首當其衝,面臨「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物價飆漲與經濟衰退的挑戰。

南韓正面臨此項嚴苛考驗。一方面,物價比去年成長了近5%;另一方面,因燃料成本提高,加重運輸業負擔,導致出口衰退。面對這波停滯性通膨威脅,南韓也遭遇與美國在1970年代相同的問題:該升息還是降息?降息可以刺激經濟成長,不過也可能一併刺激通膨成長;或是升息以減緩物價上升的壓力,但卻有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最後,南韓採取與美國相反的策略:降息一碼,希望藉此刺激內需。不過,若油價持續飆高,進而導致全球性不景氣,南韓將難逃第二次金融風暴的夢魘。

儘管台灣目前通膨壓力不大,但物價卻有隨油價波動的跡象。公平會副主委陳紀元表示,停滯性通膨的威脅是台灣必須正視的問題。

替代方案緩不濟急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也指出,當油價走高到50美元後,全球藏油將因需求擴張,導致使用期限縮短。這絕非危言聳聽,因此解決高油價問題,短期是減少需求,長期則是開發替代能源。

減少需求在全球景氣同步走揚的今天,無異緣木求魚。景氣帶動原油需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飢餓之龍——中國」。在連年榮景下,做為全球工廠的中國已在2003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去年中國平均每天消耗五百五十萬桶原油,預估今年將暴漲至六百二十萬桶,然而其原油日產量卻僅有三百五十萬桶。

而開發替代能源的工作也一直持續進行中,例如氫燃料、核融合、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石油效應》一書認為,除了風能之外,其餘能源的取得若非技術不成熟,便是成本過高。但使用風能的地點、蓄電與傳輸等額外成本仍需謹慎考量。

在替代能源緩不濟急的當下,各國對石油的需求仍強勁,因此油價回穩空間有限。面對高油價時代的逼近,如何未雨綢繆,已成全球焦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