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歲、床度五十,」現代人除了對睡眠品質的要求大幅提高外,更有許多高階經理人與企業主,偏好臥室的私密與紓壓特性,將原本屬於客廳、書房,甚至是餐廳的活動帶進臥室,將臥室變為家中主要的生活空間。
根據一份家具業者針對台灣民眾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多人將臥室視為「個人綠洲」與「浪漫小島」,而不再僅是睡覺的地方;也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在臥房中閱讀、娛樂與學習。愈來愈多工作壓力繁重的高階白領,願意花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新台幣,購買一張多功能調整床。
卡內基訓練中心總經理黑立言,白天忙著拓展公司業務以及上課教學,經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過敏體質加上工作壓力繁重,黑立言的睡眠品質長年不佳。
原本只是單純想買一張好床幫助睡眠,沒想到卻因床組附加的調整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生活樂趣。
「現在我每天待在床上的時間超過十小時,」除了睡眠之外,黑立言習慣在床上看書、聽音樂,甚至為了搭配床組的調整功能,即使客廳已經有頂級的電視影音設備,黑立言還另外添購了一組床頭視聽音響,讓他可以在床上享受劇院般的效果,「床是最舒服的空間,它才能真的讓我全身放鬆,」黑立言經常在閱讀中自然入眠。
新奇的調整功能,更讓床鋪成為黑立言女兒的大玩具,雖然家中已經替小朋友設計了專屬的遊戲空間,小女兒還是喜歡跳上爸爸的床吵著講故事,以及搶著替黑立言調整床鋪的角度。
除此之外,黑立言與太太也喜歡在床上一起閱讀書報雜誌,遇到有趣的話題就一起討論,也分享工作與教學上的心得。「最開心的就是我太太了,」睡姿不佳的黑立言,過去經常干擾到另一半的睡眠,現在則藉由床鋪各自獨立的調整功能,獲得相當的改善。
第二個辦公室
除了睡眠與休閒外,許多經理人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必須將床鋪當成第二個「辦公室」。
Accenture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區副總裁蔡士傑,為了應付不同時區客戶的需求以及全球各據點的協調工作,經常必須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他們一定想不到,我昨天是穿睡衣躺在床上跟他們開會,」蔡士傑經常在清晨與美國、歐洲的主管同步進行多方電話會議,討論營運策略。不想離開床鋪的他,只要一台具有無線上網功能的筆記型電腦、一具無線電話,以及附加的小桌子,床鋪立刻成為他的行動辦公室,「它讓我覺得在半夜開會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享受。」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蔡士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外拜訪客戶,辦公室反倒像中途的休息站。「搞不好,我在床上的時間比在辦公室還要多,」他笑道。
每天一回到家,蔡士傑習慣準備好所有的資料及筆記型電腦,播放一首輕柔的古典音樂,就「上床工作」。不同於書房嚴謹的氣氛,臥房中舒服與無壓力的環境,讓蔡士傑工作起來效率倍增,經常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意。「有什麼地方比床更讓人安心?」他說。
當然一張舒服的好床也有它的後遺症。過去蔡士傑跑遍世界各地,一向好眠的他,睡遍各地的旅館都能安然自得,但是享受慣了家中床鋪的多功能方便性後,現在的他已經漸漸開始會「認床」,出門在外總是睡不安穩,以及想念在床上享用早餐的幸福,「我老婆應該很高興我愈來愈著迷家中的床鋪,」蔡士傑笑道。
黑立言也有類似困擾,開始擔心自己會愈來愈倚賴家中那張床,「如果家裡淹水,我第一個想救的也許是我的床,而不是液晶電視,」他笑著說。
雖然愈來愈多人把床當成休閒與工作的新生活空間,不過台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孝穗卻認為,健康的人應該要謹慎的使用多功能調整寢具。醫院所使用的調整病床主要是便利重症患者的起居活動,一般人在睡覺前,一定要將床鋪的角度攤平成一百八十度,否則在睡眠過程中不利於翻身與調節呼吸。
工作、睡眠難兼顧
「工作、休閒與睡眠是很難兼顧的,」對睡眠品質有深入研究的羅孝穗認為,要有好的睡眠品質,一定要將睡眠環境與其他生活空間完全分開,將所有的煩惱留在客廳與書房。「在睡覺前想事情、看書,很容易就一起帶進夢裡,而使睡眠無法達到修補身體的功能,」他強調。
不過愈來愈多高階經理人與企業主,已經很難去二分工作與休閒的生活場域,「一通電話,我的睡眠時間立刻變成工作時間,我能做的就是讓『工作』環境更舒服愉快,」蔡士傑無奈的說。
因此有愈來愈多高階經理人願意花一部汽車的錢,去購買一張多功能的好床,「我一天在車上頂多兩小時,在床上卻超過十小時,當然值得,」黑立言認為,對絕大部分的企業主來說,好的睡眠品質與舒服的居家空間,絕對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