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才素質是台灣最大優勢

林宜諄
user

林宜諄

2004-09-16

瀏覽數 23,400+

人才素質是台灣最大優勢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儘管如此,近六成外商仍認為台灣的人才素質(58.6%)具備很大的投資吸引力。

根據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於今年4月公布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顯示,台灣的勞動力表現與比利時、美國並列全球第三名,僅次於新加坡與瑞士。

國際知名化學製藥集團德商默克當初選擇投資對象時,曾比較過台灣和韓國,雖然韓國願意給予更多優惠,但默克看中台灣的人才條件,最後還是決定落腳台灣。

胡勝正分析,外商決定是否在台設立營運總部和研發中心的最大考量,第一是人才,其次是高階經理人是否願意來台工作,第三是法規和行政效率,第四才是水電供應等基礎條件。

根據經濟部統計,從2002年迄今,已有包括惠普(HP)、索尼(SONY)、微軟、IBM和英特爾等跨國企業,在台設立二十三個創新研發中心。

今年陸續有多家外商科技業者,宣布在台布局研發等重大投資。例如,日本資訊大廠恩益禧(NEC)6月決定來台成立「創新產品共同研發中心」,計畫以技術移轉方式,與台灣廠商合作開發新產品,預計三年內至少投入新台幣20億元。

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荷商飛利浦(Philips),近年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陸續將生產工廠移至大陸,要把台灣飛利浦轉型為亞太研發重鎮。

不過,台灣的人才素質雖然不錯,卻有領域太過集中及不夠充裕的缺點。國內高科技廠商經常面臨搶人大戰,日前一家來台投資的高科技歐商,為了找齊一千三百位工程師,也足足耗了六個月的時間。

根據經濟部投資處委託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針對在台日商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工程師錄用困難」已形成日商管理人才的一大挑戰。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能否吸引國際人才來台,與如何培育更多國際化人才,已是台灣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胡勝正表示,政府正努力開放及協助企業延攬海外科技人才,除了計畫吸引更多外國人來華留學,也鼓勵我國學子出國留學,未來將把公費留學名額增加一倍至一千人。

來台十七年、夫人是荷銀投信總經理曾淑芬的紀維德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兩個在台長大的小孩,十八歲時可以留在台灣接受國際化教育,不用出國念書。「台灣政府應該多花點錢在教育上,讓大學可以聘請國際級教授,不止台灣人才願意留在國內念書,也可以吸引其他國家的人才來台留學。」

來台三十年、也娶台灣老婆的《Topics》工商雜誌總編輯沙蕩(Don Shapiro)笑著說,台灣生活品質不錯,教育環境也好,很多外商主管捨不得離開台灣搬到中國去工作。

自願外派到台灣工作的新力索尼區域整合營業部經理江口達雄表示,台灣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很適合做為企業測試商品的市場,「很多日本人喜歡來台灣,因為台灣人很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又很認真,我也很喜歡台灣人。」

儘管誠如魏理庭所言:「面對中國新市場的競爭,台灣仍有其優勢,不宜妄自菲薄,」不過,在國際化急速競爭的潮流之中,台灣唯有把焦點從本土政治,放大到國際經濟環境,同時加速兩岸直航、強化人力優勢,才是留住外商腳步的唯一道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