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罹癌人數逾12萬人,平均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若稱癌症為台灣「國病」絕不誇張。 讓眾多癌友們更從容抗癌,便是醫院與醫師的使命,臺大癌醫如何辦到?
「這家醫院很不像醫院!」這是許多人看見臺大癌醫的第一印象。遠眺臺大癌醫,是道長長的弧線,宛若一人張開雙臂,準備給予擁抱。由於整座癌醫的建築高低錯落,當人們走近醫院,不會感受到建築的壓迫,反而會先穿越花團錦簇的庭園,與仿擬自然的低矮建築。
走入一樓大廳,陽光從光塔上方灑落,光線匯聚於大廳,猶如將天地帶入了整座醫院;接著映入眼簾的,是挑高三層樓的玻璃天窗,兩側的石材牆面,搭配木紋橫條與翠綠蝴蝶裝置品,讓人彷彿漫步山林。
師法自然,追求天地合一,正是臺大癌醫想翻轉的思惟:讓醫院從疏離,變得可親。
後疫情時代,癌症治療的急迫性,正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