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首屆聲光藝術節—2022「台東光祭」,自10月15日起至11月13日,在百年歷史的知本溫泉區展出。集結來自法國、澳洲及台灣的頂尖藝術家及團隊創作,共展出12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邀請旅人走在星空下,沉浸於聲光藝術之中,感受溫暖和療癒的能量。
近年台東縣推動藝術下鄉,打造整個台東成為大美術館,在《遠見雜誌》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的「教育文化」指標奪全台第二,更在《天下雜誌》幸福城市調查中獲選「藝文王」。此次由縣府團隊全新打造的「台東光祭」,以「能量滿滿,在一起」為策展理念,希望藉由藝術作品與溫泉的串連團結人心。
縣長饒慶鈴表示,為了讓大家感受知本不一樣的夜晚風情, 「台東光祭」引進極具未來感的光影、聲音裝置藝術展覽,以燈點亮,用光串聯,展現全新的知本溫泉風貌,也為民眾帶來不同以往的溫泉旅遊及藝術體驗。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這次活動中,法國知名藝術團隊Groupe Laps,將其人氣作品《Keyframes》(關鍵影格)帶到「台東光祭」,其特色是以定格般的人型骨架燈管裝置,在結合音樂的燈光程式設計下,呈現如同逐格動畫一樣的動感畫面,作品故事性與幽默感十足,傳達超越語言的趣味與溫暖。
首次受邀參與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台灣團隊「有用主張」,為知本溫泉區場域量身打造全新創作《金勵湯》。以泉水為靈感,動態燈光擬態而成的噴泉光柱,緩緩地從下向上湧動,將片片飛染的金光點綴在叢葉林間,提供觀眾「精力湯」般的正能量,創造充滿暖意的光境與氛圍。
「台東光祭」 除了國際知名藝術團隊,也邀集多位活躍於國內外各重要藝術節、藝界舉足輕重的台灣藝術家,包括游文富、大聲光電、陳怡潔、禹禹藝術工作室、陳浚豪+打鬼工作室、謝佑承等,以感性又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療癒觀者的心;同時特別邀請台東在地藝術家參與展出,有卑南族藝術家伊命·瑪法琉,以全新的創作《Ruma.家家有火》,訴說原住民族家庭生生不息的溫暖,以及在知本生活逾20年的藝術家饒愛琴,則將於常見的台灣海棗樹上,以藝術創造《台灣海棗.能量連線》。
作品介紹:
《讓我們圈在一起》
藝術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
作品介紹:
台東光祭的主舞台作品,由一圈又一圈的圓形大平台建構而成,有如草地上冒出來的輕柔泡泡,延伸的長廊就像一雙長長的手,伸出雙臂邀請大家泡完溫泉來到這裡,一起坐在平台上看星星,感受身心全然放鬆。
《光盾》
藝術家:禹禹藝術工作室
作品介紹:
以卑南族部落精神為創作發想,能量曲線裝置藝術轉化自族人訓練時的身體姿態,與祈福時人與人身體交織的狀態,光則成為能量的發散體,呈現族人團結守護土地的勇氣與精神。
《實光旅行》
藝術家:謝佑承
作品介紹:
綠蔭中的一座光廊隧道,邀請觀眾一同參與色彩和光的塗繪,以成長與茁壯的過程來想像,呈現果實歷經播種、萌芽、結實長大的意象,在廊道中留下集體創作的美好記憶。
《粉紅色浪漫》
藝術家:游文富
作品介紹:
生長在竹工藝廠的藝術家,在寬廣的草原上,創作出一匹白馬兀自佇立在一片如雪般朦朧、又如溫泉瀰漫霧氣的白色竹籤中,如夢境般的超現實景象。夜間迷濛雪白上透出淺淺一抹粉紅光芒,形塑出花東夢土柔軟浪漫又奇幻的情懷。
《光電獸》
藝術家:大聲光電
作品介紹:
環形燈具結構佇立於開闊草坪上,環繞的光照成觀者環繞四散的影子,結合台東意象的音樂,帶給觀者超越時空的想像與豐富的感官體驗。
「台東光祭」期間造訪知本,在泡湯舒緩身心之餘,也能透過聲光藝術作品散發的溫暖療癒光芒,為心靈注入滿滿的活力營養素,並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結與溫度,集結正能量再出發。
(台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