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69元書店異軍突起

廖慧淑
user

廖慧淑

2004-05-01

瀏覽數 17,350+

69元書店異軍突起
 

本文出自 2004 / 5月號雜誌 第215期遠見雜誌

「69元書店的出現代表出版界的悲哀」,中華民國出版品評議基金會執行長許文彬的一句話道出了許許多多出版業者的心聲。

近年來出版業界嚴重不景氣,陸續傳出多家書店財務危機、關門倒閉的消息,然而69元書店卻能在業界一片慘淡中異軍突起。

自嘲為「出版業公敵」的69元書店創始人沈榮裕說,「低價量販是一種潮流,只是台灣的出版社現在還不能接受這個觀念。」

出版社近年來出版量過於龐大、退書率居高不下,從過去被認為健康的退書率,到現在普遍的退書率超過三成,甚至有人預估已高達五成,在在顯示出台灣的出版業走入新書太多而實銷量不足的惡性循環。很多出版社承受不了倉儲壓力,紛紛將書以低價賣進69元書店。在讀者直呼便宜的背後,代表的是出版業者的「橫屍遍野」,一名出版社人員無奈的說。

化危機為轉機

69元書店一開始非常轟動,是因為將金庸的武俠小說以69元破壞性價格賣出,在讀者口耳相傳下,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氣,名氣大到甚至連遠流董事長王榮文都來查看,是不是有人在偷偷賣盜版書。

沈榮裕說,69元書店最早的概念來自於日本50元平價百貨商店,當他看到連日本生活用品都可以低價熱賣,於是心中燃起構想,「圖書也可以走低價路線。」原本因災難而產生的危機,就在沈榮裕的一個概念下轉化為商機。

69元書店前身天龍書店因遭逢納莉風災,損失超過幾百萬,本想退書給出版社,但出版社只肯以50元一本買回,怎麼算也不划算,沈榮裕想想乾脆自己以69元均一價,將「泡水書」廉價出售,沒想到卻因此一「泡」而紅。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許多出版社為維持書價水準,通常都非常低調供應庫存書或回頭書給69元書店,大型出版社更是嚴格控管,不讓書流入69元書店,以免在與連鎖書店談判時被歸為價格破壞者,而被排擠在外不得進書。

一時還是一世?

相較於一般業界的批評,評論家南方朔卻持不同看法,他指出,69元書店其實為書籍折舊銷售系統起了頭,並為書店解決倉儲問題,不必以排斥的眼光看待。

69元書店的存在,究竟是一時還是一世,尚待時間考驗。(廖慧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