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距醫療的轉型,正來到關鍵當口。
為防堵疫情,同時最大化醫療照護效率,過去兩年間,台灣醫療體系正加速迎向遠距轉型。看診端,指揮中心早在去年年中,制定《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特別辦法,讓醫師能以通訊軟體,完成線上診療;物流端,衛福部、藥師公會也聯合全國藥局,打造藥物配送機制,減少民眾交通成本。
事實上,醫療服務的遠距化,不應視作「防疫期」的過度作為,而該視為重大基礎建設,加速台灣醫療模式的典範轉型:從「以醫院為中心」邁向「以人為中心」的照護方式。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三更半夜,突感不適,究竟該等到早上去看診所,還是該前往大醫院掛急診?
類似的兩難,正反映民眾對「遠距診療」的剛性需求,即時、快速、專業的醫療諮詢,往往能在第一時間,協助民眾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但礙於法規限制,醫療服務僅限縮在規範的場域內,以至於民眾過往只能屈就醫院診所的服務時段。
普及遠距醫療,「家」就是安心養老處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