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問,「我們的眼睛為什麼不對著長,使兩隻眼睛對看,可以馬上看到自己的樣子,不必擔心牙齒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擔心嘴邊有飯屑?」這是很好的問題,很多動物的眼睛都是長在兩邊,至少牠看的範圍廣,不像人類,腦後無眼,被人暗殺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的確,誠如孔子說「人苦於不自知」,我們眼睛演化的目的是得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看得見別人臉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見自己臉上的青春痘。為此,人類發明了鏡子,「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但是有了鏡子以後,人類就有了自知之明了嗎?
在心理學上曾有個很有趣的實驗,用鏡子來測試動物知不知道什麼叫自我。實驗者先把一面鏡子放進黑猩猩籠中,十天之後,將黑猩猩麻醉,在牠額頭上點上一個無臭無味的紅點。在黑猩猩醒來,鏡子還沒有放進來前,黑猩猩並不會用手去摸額頭,表示這個紅點的確是無臭無味的,但是當鏡子放進籠子後,黑猩猩一看到鏡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額頭,而且用力去搓,表示牠知道鏡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來是沒有紅點的。
如果省略第一步,並沒有讓黑猩猩先接觸到鏡子時,牠們雖然看到鏡中的自己有紅點,但不會用手去摸,因為沒有以前的自我可做比較,就無從判斷。沒有比較就沒有抱怨,就不會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願放上的裝飾品搓掉。
這個實驗很讓人震驚,當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原來是什麼樣,就只好任人擺佈,添多了,減少了,都不會抗爭。但是一旦照過了鏡子,知道自己是什麼樣了,那麼一有非自主的改變便會立刻發覺,而且這個覺識出現後,不可逆轉,已經知道便無法再假裝不知道,牠會在鏡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沒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
內省不僅是瞭解自己做了什麼,最重要是透過它瞭解自己真正的意圖,柏拉圖更進一步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human obligation),沒有內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過自我內省才能實現美德與道德。
我們目前整個社會最缺的便是內省的能力、自知的覺悟,給人一面鏡子本來是應該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能自我改進,不知怎的,現在的鏡子卻變成照妖鏡,把進諍言的人都照成妖怪,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絕對沒有錯。看到台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讓發明鏡子的老祖宗墳墓裡翻身,徒呼負負!演化了六百萬年,還比不上個黑猩猩!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