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中信集團買進第一張開發金股票起,一場長達半年的經營權爭奪,不但是中信辜家與理隆陳家兩大集團的對決,也是一場「王子與公主的戰爭」。代表中信集團出征的,是原本一向在辜氏家族身居幕後角色的辜家二少辜仲瑩,亮眼的外型不讓陳敏薰專美於前,不過「俊男」與「美女」的對決,讓中華開發的新聞幾乎天天都上了各媒體的財經頭條。
4月5日,開發金控股東會在眾所矚目下熱鬧登場。陳敏薰如往昔穿著一襲黑衣,親自在台前領軍,鎂光燈閃爍不停;辜仲瑩則維持一貫低調,選擇隱身幕後統帥指揮。兩軍交戰結果,由辜仲瑩出線,中信集團確定入主開發金。
中信集團步步為營入主開發金這一戰,其實是中信集團大家長辜濂松運籌帷幄,再由老二辜仲瑩負責操盤、調度指揮。不過,一位資深媒體記者分析說,掛帥出征的辜仲瑩可以打得漂亮,最重要的制勝關鍵之一,其實是辜家三兄弟團結一心,結合了家族集團的整體資源。
早在開發金股東會召開的一個半月前,辜仲諒便公開表示,「中信集團將動用一切資源全力支援辜仲瑩」。辜仲瑩也曾表示,中信集團不論任何事,他都會和爸爸(辜濂松)、哥哥(辜仲諒)和弟弟(辜仲立)一起討論。
兄弟合力擴張家族版圖
現在兄弟將各擁一片天。辜仲諒掌管中信金控事業群,主導消費金融銀行;辜仲瑩負責中信證券、中壽、國喬石化、緯來電視及聯廣等,現在更掌握中華開發投資銀行;辜仲立則集中心力發展中租企業團的租賃事業。
三兄弟各自登山,他日在山頂會合後,整個集團的金融版圖將更為龐大,也更加確立了國泰、富邦及中信金控三強鼎立的局面。
中信金控總資產規模逾1兆元,居國內民營銀行之冠;中信證券也躍居國內股本與淨值第二大券商;而辜仲立主導的中租迪和不但擁有國內租賃業逾一半的市占率,也計畫在未來四、五年內將公司資產從新台幣400億元擴大至1000億元的規模。三兄弟將集團的金融事業體經營得有聲有色,長遠目標也都希望擴張海外市場。
然而,中信金控畢竟是辜濂松事業生涯重心,未來將交棒給目前擔任中信金控總經理兼中信銀董事長辜仲諒。同時,分工後專注金融本業的中信集團,以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不能只局限於商業銀行的發展主軸,觸角有必要延伸,因此才會有這次跨足工業銀行領域的行動。
辜家三兄弟一向給外界年輕、帥氣又多金的印象,雖然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辜濂松對三兄弟從小管教相當地嚴厲。一位辜家的家臣說,他們兄弟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只要他爸爸眼睛一瞪,三兄弟就會嚇得半死!「就像在軍中,當士兵遇到軍官時,會馬上立正、稍息一樣」,辜濂松的夫人辜林瑞慧忍不住笑著形容。
為了培養兒子們獨立、自主的個性,即使辜媽媽萬分不捨,辜濂松仍堅持很早就將三兄弟送到國外念書。三個十餘歲的大孩子,獨自負笈日本求學,離開父母溫暖的羽翼,寄宿在親戚家、打地鋪。
在這段異鄉求學的日子裡,三兄弟學會互相照顧、手足情深。辜仲諒回憶說,「在日本時,有一次弟弟發高燒,我揹著弟弟去找醫生看病,那天外頭大雪紛飛。」就這樣他們從小時就培養出患難兄弟情。
三兄弟如今各自成家,但感情依舊,辜仲諒常和友人說,「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弟弟。」至今兄弟三人始終維持每一、兩週聚餐一次,早已培養出極佳的默契與凝聚力。
由於辜家是典型的台灣傳統家族,長子必須肩負家族重責大任,在父親耳提面命下,辜仲諒從小就不斷被灌輸要照顧弟弟妹妹,這樣的觀念牢牢深植在他的心中。
話說,最近一次家族聚會場合,喝了點酒的辜仲諒,在即將散場時,摟著辜仲立直喊「baby」,一直將弟弟妹妹當成心肝寶貝的辜仲諒,當下忘了弟弟早已長大成人,讓已經成家立業的辜仲立尷尬不已,卻也看出辜家三兄弟的赤子之心。
辜濂松對三兄弟的企業家訓練,最為外界熟知的,就是他要求兒子們都要會打高爾夫球。不過精湛的球藝並非辜濂松的原始用意,主要是希望透過打高爾夫球,訓練兄弟的定性、耐力和做事有始有終的責任感。每一場球賽結束後,辜濂松關心的,不是成績,反而在乎兒子們有沒有盡力、好好打完整場球。
這樣的訓練也延續到辜濂松的第三代,他的長孫(辜仲諒的大兒子)從七歲便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這是一種很好的磨練機會!」辜濂松肯定的說。
在辜濂松的眼中,辜仲諒心胸寬大、有領導力;辜仲瑩企圖心強、很聰明;辜仲立個性溫和、尊重專業。三兄弟中,辜仲瑩、辜仲立都喜歡烹飪、具有大師級廚藝,時常邀公司高階主管到家中吃飯,親自下廚,從燒菜、擺飾到端盤子上菜,樣樣自己來。對法國料理相當拿手的辜仲立,還曾親自下廚為太太做月子。這次辜家么女辜仲玉生產,辜仲立就透露,也要教妹婿(中信金控財務長陳俊哲)幫妹妹(辜仲玉)做月子。
熟悉辜家兄弟的友人也指出,老大辜仲諒交友廣闊、為人四海,老二不熱衷應酬、是個好惡分明的人,老三最重視家庭,每次談到老婆,眼睛總是會發亮,也最愛護公司員工。
辜仲諒帶領的中信金控,表現不俗,其經營能力已經有目共睹,但三兄弟口中的「吳叔」—— 國喬石化董事長吳春台透露,過去家族一些經營出問題的公司,其實都是交給辜仲瑩打理,由他負責扭轉乾坤,包括聯廣、中壽及中信證券等,不但轉虧為盈,現在這些事業體都一一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因此,辜濂松對三兄弟的表現,可說是同樣滿意,每每提到兒子們在中信集團事業體各有發揮、成績優異,辜濂松的喜悅總是溢於言表。辜濂松在今年2月中信金媒體春酒聯誼餐會上,對於三個兒子經營事業的能力與表現都打了八十分的高水準,當時他還打趣地說,「都打一樣的成績,如果打得不一樣,晚上可不能睡覺。」
We are Family
不過對於兒子最大的期望,辜濂松在他七十大壽上已道出內心最深層的願望,他感性地說,希望孩子們可以和氣相處,未來在事業上團結、互相合作,三兄弟的感情可以永遠這麼好。
「We are Family」是中信銀要打造的企業形象,在辜濂松的引導下,「大家庭」的觀念,成為中國信託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或許是在耳濡目染之下,三兄弟的企業經營理念擁有一貫的邏輯,都相當重視員工福利,進而塑造出「家庭價值」的企業文化。
辜仲諒要推動中信銀成為「愛心銀行」,員工餐廳一律供應有機蔬菜,要讓員工吃得健康。辜仲瑩重視員工的工作環境,辦公室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中信證券的員工餐廳,還不惜高成本推出精緻路線的港式料理,新大樓的設備並附有游泳池、健身房,供員工使用。
辜仲立直接把中租迪和當「家」經營。為了讓女性員工有個貼心的工作空間,去年中租辦公室搬新家至內湖時,特別規劃溫馨舒適的集乳室,還推出「結婚紀念日」員工福利,當結婚紀念日適逢五的倍數,如五年、十年……,可以獲得國內中信飯店住宿券,結婚超過三十年的同仁,則可以獲得兩人同行日本來回機票,透過這項福利回饋,激勵員工的工作意願。
身兼人力資源業務的中信金控行政長尚瑞強就說,提供完整的員工福利制度,除達到企業招攬優秀人才的目的外,同時能夠提升員工的滿意與對公司的向心力,這也是辜濂松為首的中信集團企業所共有的特點。
辜濂松主導的中國信託,前身為信託投資公司,1992年正式改制為商業銀行,創下國內信託投資公司改制為商業銀行的先例,2002年轉型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如今金控主體——中國信託銀行不但是國內第一大民營銀行,也奪下最賺錢銀行的頭銜。回首三十七年來,辜濂松一路打下的金融江山創造不少輝煌成績,也延續了辜氏家族在台灣政經界的勢力。
相較於辜振甫的和信集團企業,原本叔姪一家的中信、和信集團去年6月宣布「寧靜分家」,中信集團取得中壽、中信證券主導權,和信集團則以台泥為首的製造業為根基,正式確立金融、產業分立的模式。不過兩代辜家的企業勢力版圖,在短短幾年之間,卻明顯有了強弱之別。
2001年底,隨著辜振甫長子辜啟允因病辭世,台泥的部分轉投資事業獲利不佳,旗下的和信電訊也在去年併入遠傳電信,辜振甫的家族事業版圖次第縮減。相較之下,去年中信金控合併萬通銀,今年則有中信證券入主開發金,辜濂松家族的事業版圖卻持續開枝散葉。
這次中信集團入主台灣最大的工業銀行順利達陣,其影響層面,不但可能撼動國內金融板塊位移,更重要的是,對中信辜家而言,也代表第二代接棒建立金融霸業的態勢確立。在開發金經營權爭奪這場競賽中,中信集團展現出旺盛的企圖心,可以預見,五年級的辜家三兄弟聯手向外打天下,已經悄悄在金融事業撐起半邊天,未來將成為國內金融界不可忽視的一股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