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大幅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如今北溪一號的供應量僅占協議不到兩成。近日又傳出,俄國能源巨頭Gazprom宣布8月底將關閉北溪一號,進行長達三日的維修,此番維護工作不僅加深俄國與歐盟的天然氣爭端,也加劇歐洲各國經濟衰退、冬季能源短缺的風險。
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Dutch TTF)天然氣期貨已經連續五週上漲,上週跳漲19%,每千度高達291.5歐元。德國受斷氣影響尤為嚴重,當局認定削減供應是俄國把玩的政治手段,不僅意在打擊歐盟抗俄士氣,也能提高能源價格從中獲利。
斷氣連鎖效應:德國首當其衝、英國受波及
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一半以上的天然氣仍從俄國購入,政府雖提早儲存能源支撐冬季天然氣供應,但人們愈來愈擔心俄國會展開「能源勒索」,關閉供應歐洲冬季暖氣的天然氣源頭。
烏俄戰爭也導致全球通膨升至幾十年來最高水平,使歐盟能源問題雪上加霜,也大大降低家庭消費力。烏克蘭指責俄國對歐盟發動一場「天然氣戰爭」,透過斷氣威嚇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波蘭則誓言將在今年年底脫離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
英國雖未受到天然氣斷供的直接影響(對俄天然氣進口額不到5%),但隨著歐洲能源需求高漲,國內天然氣價格也受到衝擊,價格比去年高出六倍多。今年4月,英國家庭的能源支出史無前例地增加700英鎊,一家管理諮詢公司警告,今年英國家庭的能源支出將上看3850英鎊,遠高於專家預期。
斷電危機有解? 再生能源合作社靠社區電廠自給自足
面對日益迫切的斷氣危機,再生能源合作社或許是歐盟的能源解方。再生能源合作社的構想從20世紀中旬開始發展,至今歐洲有超過2400家再生能源合作社,服務近100萬名歐洲居民供電。
再生能源合作社由公民投資,秉持公平收費原則,提供價格低廉的再生能源給社區居民使用。與跨國電廠相比,再生能源合作社建立的社區電廠更願意與當地社區簽訂優惠契約,並提供社區居民投資機會,形成自給自足的綠能社區。
歐洲再生能源合作社聯盟(REScoop)表示,光是在比利時,就有約40座能源合作社提供國內近2%的電力,「我們主張改變過時法規,以及專為大型能源公司、化石燃料設計的集中式能源系統,轉向一種去中心化的能源供給模式。」
這樣自給自足的生態也能將外部衝擊減到最低,避免通膨飆漲、俄國斷氣影響能源價格,這或許就是歐盟對抗俄國「能源勒索」的反制對策。
再生能源兩大待解決課題:穩定供應、儲存成本壓低
路透社報導,Ecopower是比利時最大的再生能源合作社,其風力發電機、太陽能板去年生產近8000萬度電,供給國內約5萬5000戶家庭使用。相關機構研究,一戶每年使用2000度電的家庭,Ecopower只會收取約570歐元的電費帳單,比市面供應商便宜近一半。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早前的分析,比利時擁有歐盟國家中最高的能源通膨率,這也使得社區居民愈發重視能源議題,愈來愈多人選擇加入能源合作社的行列。Ecopower發言人瑪格.溫格霍特(Margot Vingerhoedt)表示,「我們的承諾並非提供最便宜的能源,而是針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依賴和能源價格上漲的三重危機提供解答。」
Ecopower工程師表示,如今比利時各家能源合作社開始參與海外競標,創下歐盟首例,投資額將上看4.5億歐元,「我們希望盡可能獨立於金融和能源市場,這也是在危機當前的時代,合作社能源價格仍然維持穩定的關鍵因素,因為生產掌握在我們手中。」
能源專家分析,若要擴大再生能源合作社的運作模式,確保再生能源穩定供應、壓低儲存成本會是兩大待解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建立社區電廠、自給自足的社區生態仍是吸引人的能源方案,更是歐盟徹底與地緣政治脫勾、擺脫俄國斷氣威脅的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