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打造台灣「護國群星」!卡位全球太空商機,台版SpaceX在哪裡?

從小耳朵、5G,到全面聯網衛星網路

白育綸
user

白育綸

2022-08-29

瀏覽數 15,0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過去SpaceX研發出可回收的火箭「獵犬號」,大幅降低發射衛星的成本。達志影像
過去SpaceX研發出可回收的火箭「獵犬號」,大幅降低發射衛星的成本。達志影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2 / 9月號雜誌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有多近?

曾經,上太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未來,火箭發射可能如飛機航班頻繁。2021年,全球太空產業規模達到3806億美元,各大巨頭積極爭食大餅,台灣相關產業鏈也展開卡位戰。這場關鍵戰役,台廠將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

五、四、三、二,發射!獵鷹號成功離開地面,」8月初,在美國佛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掌聲中,由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研發,籌載數十顆衛星的火箭今年第33次騰空升起,讓太空科技的商業化,再立下另一個里程碑。

因為接著8分鐘不到,當這些衛星抵達軌道、併入已有3000顆衛星環繞行地球的星鏈(Starlink)系統後,將為人類的生活,開啟了一種不受疆界限制、延遲減到最小的上網方式。

連線上太空,將從夢想變日常

然而,當四年前,科技狂人馬斯克(Elon Musk)宣告SpaceX透過成功回收火箭,大幅降低發射的成本時,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這個看似技術上的一小步,將成為衛星徹底突破特殊、軍工產業枷鎖的一大步。

如今,SpaceX建立人人可以近用(access)的星鏈網路,以近乎每週發射的頻率,快速布建。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 贈 暢銷書籍 特價 2,280 元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