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年輕》紀錄吳晟對台灣本土文學的貢獻,以他的親身經歷分享動人故事。
以「國民詩人」吳晟為傳記主角的紀錄片《他還年輕》,由「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尋找背海的人》導演林靖傑再執導筒,全片製作歷時長達4年,至吳晟的家鄉彰化溪州拍攝,期間紀錄了他長期關心台灣社會與土地生態議題,以及對台灣本土文學的貢獻,也同時紀錄詩人遭逢風波、深受衝擊而遇創作瓶頸,終至重新寫作的昇華過程。
吳晟的詩扎根鄉土,同時錘鍊詩句與耕耘土地,數十年從未間斷。《他還年輕》紀錄了吳晟自2017年起的心情轉折,從憤怒、焦灼、挫敗、掙扎、到重生與昇華,遂見證了詩是濁世最終的救贖。他以保護環境為職志,自詡為入世的社會型作家,用實際的社會參與,重新定義詩人的界線。
導演林靖傑歷時長達4年時間拍攝製作吳晟的紀錄片,他開心表示今天終於走到這一步,片子拍了很久,在彰化溪州打擾老師很久,也很開心吳晟老師來到現場,夫人莊芳華、吳志寧,吳音寧一家人也都親臨首映會,他讚傳主和其作品都關懷家和土地。
林靖傑也透露,當初拍攝時,吳晟和自己約法三章:不能翻臉,他坦言一開始以為是玩笑,後來漸漸意識到重量,「乍看好拍,實則難拍!」因為吳晟總說透過拍他個人故事看到台灣土地,更界定自己是社會型作家,要拍攝一位社會型作家,要如何精確呈現比重,確實非常難拍與挑戰。
拍攝時,吳晟面臨生命中最大的衝擊與挫折,拍攝地點更橫跨了彰化溪州、美國愛荷華、加拿大溫哥華、越南,更與老師從日常互動中建立默契,他說,「這是一部老師個人紀錄片,搭著拍攝的便車,老師也帶大家走踏濁水溪,跟著老師的腳步看到台灣溪流的樣貌、水源的重要。」
同時他也感謝吳晟幾年間的無私分享, 而吳晟一直不厭其煩地訴說他對土地的愛跟想法,「有些議題老師可以講十幾二十次,真的很佩服他的熱忱。」
吳晟被「跟拍」 坦言一開始很不習慣
吳晟分享,首度擔任文學紀錄片傳主,參與拍攝時其實一開始很不習慣,日常生活中總有鏡頭在關注與捕捉,國外拜會老友與恩師令他最難忘,尤其期間還歷經了事件衝擊與創作空窗期,他笑說:「紀錄片裡的我常常看起來愁眉苦臉,但其實我本人是很開朗健談的!無論如何我都會繼續創作下去,將我對環境與社會的理想持續傳達。」
他認為,《他還年輕》不只是個人紀錄片,更是島嶼的紀錄片,紀錄了島嶼情感,從事文學創作超過一甲子,都是保持著年輕的心情,和鄭麗君一起號召青年行腳,感受年輕的精神,正是本片要提及的精神。
吳晟表示,「台灣是非常年輕的島嶼,還在衝撞成長,在問題中磨合,還在茁壯。要用疼惜的心情來對待、愛護台灣。」言談間呼籲大家熱愛故鄉的土地,也希望整個社會保持年輕活力,維持台灣社會的活力要靠每個人的心情,創造年輕活力社會,讓年輕島嶼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