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彷彿多了兩家百貨公司,一家叫做雅虎奇摩拍賣,另外一家叫做eBay,前者的交易額,足以和一流百貨公司較勁。
2003年,新光三越全台十一店,業績新台幣456億元;SOGO百貨全台四店,業績260億元;遠東百貨全台九店,業績182億元。
雅虎奇摩拍賣,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業績100億元。
網路拍賣不但是購物樂園,更是微型創業的天堂。百貨公司賣的商品,他們賣;百貨公司不賣的「歹銅舊錫」,他們也賣,每隔數秒鐘,就有一件商品成交。
拍賣平台上的商家,九成以上是業餘賣家,只有少數是專業賣家,其中不乏營業額破百萬的「大戶」,也難怪稅務單位盯上網拍市場。
這些成功的賣家,胸中都有一套具體而微的business model。從貨源供應、配送管道、費用收取方式,甚至上架時間,都經過一番研究。
拍賣的商品戰線,甚至從實體拉到虛擬。新浪網宣布進軍虛擬寶物拍賣,搶食兩大平台尚不及接觸的廣大商機。
根據市調公司創市際去年6月的報告,62%的網友曾瀏覽過拍賣類型的網站。為了留住這些過路客,兩大拍賣平台展開激烈的眼球爭奪戰。
eBay是全球最大拍賣網站,但在台灣,不論是名氣或人氣,都屈居於雅虎奇摩拍賣之下。談到競爭,eBay行銷總監黃淩佳不禁苦笑,「eBay在全球二十七個國家,擁有二十八個市場,就只有在台灣這個市場排名第二。」
根據兩方廠商提供的數據,雅虎奇摩拍賣線上商品總數(三百五十萬件)約是eBay(二十萬件)的十七倍左右,差距相當懸殊。
入口網站的人潮,是雅虎奇摩的先天優勢。雅虎奇摩不但是台灣最強勢的入口網站,而且它的優勢是壓倒性的,其他國家最大的入口網站,到達率也不過三、四成,但雅虎奇摩的到達率卻高達95%。
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FIND)統計,去年台灣上網人口約一千萬,按照這個比率,有九百五十萬人都會到訪雅虎奇摩,這些過路客,都可能成為進駐的商店或買家。
因為不收費,參與拍賣門檻又低,雅虎奇摩短期內就壯大起來。雅虎奇摩電子商務服務事業部門總監洪小玲回想2001年9月拍賣上線時,一開始商品數還不到兩千件,但兩年不到,就激增一千七百多倍,達到三百五十萬件。2002年交易總額已有20幾億,去年一口氣暴增四倍衝破百億大關。
eBay的窘境在於:人潮最洶湧的「宿主」,卻跟自己做同樣的買賣。eBay是專業拍賣網站,在其他市場都與大型入口網站合作,但在台灣卻踢到雅虎奇摩這塊鐵板,雖然eBay也跟其他入口網站合作,但在人氣上仍明顯遜雅虎奇摩一籌。
黃淩佳無奈地說,「95%?這麼『畸形』的到達率,要我們如何攻堅?」
為了和雅虎奇摩競爭,在全球各地皆有收費的eBay,在台灣也採免費會員制,並大打電視廣告與雅虎奇摩互別苗頭,這也是素來以網路廣告為主的eBay,在競爭下所做的另一項妥協。
根據潤利國際公司的資料,從去年5月到7月上旬,光是一支「唐先生與蟠龍花瓶」的廣告費用就高達4億元,加上頻繁的活動與網路廣告,可以說是不惜血本。eBay不願透露行銷費用總額,但根據業界估計,應有10億元之譜。
猛藥一下,eBay在台灣的會員數與知名度果然大幅增加,但和雅虎奇摩拍賣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畢竟eBay是全球網拍龍頭,它的遊戲規則較清楚,保障措施也較完善。
網拍蔚為風潮後,潛藏的問題也一一浮出檯面,最常見的就是網路詐欺。今年春節後,「橘子媽媽」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但讓平台業者雅虎奇摩顏面無光,也讓消費者心頭蒙上一層疑慮。
對買方來說,在eBay購物被騙的風險相對較輕。除了認證較嚴格,eBay的「詐欺保護費」制度,提供200美元的購物保障給受騙的消費者。黃淩佳笑說,「你到百貨公司專櫃消費,若不幸被騙,百貨公司也不見得會賠你吧?」
此外,eBay跨國企業的背景及金流服務,更把微型創業提高到「貿易」層次。前年eBay併購線上付款服務商PayPal以後,讓想要跨國經營買賣的網友,能夠異地銷售,本國取款,這項服務也已引進台灣,eBay並打算擴大舉辦「跨國交易」的教育訓練,積極「招商」。
雖然目前加入會員是免費的,但拍賣平台業者都異口同聲肯定,收費只是遲早問題,這場招商大戰,戰情是否有所變化,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