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近日宣布進軍網路拍賣,以「新浪麻吉」網站撮合線上遊戲虛擬寶物的交易。然而,虛擬寶物的交易比一般網路拍賣更加複雜,衍生的法律問題也值得玩家重視。
刑事局偵九隊隊長李相臣表示,過去和線上遊戲有關的網路犯罪主要有三類:一是虛擬寶物盜竊;二是外掛程式如自動練功機器人、不死之身程式等;第三就是詐欺行為,包含盜用帳號,寶物交易時貨到未付款、或收到的貨品和原先約定不符,都是詐欺的範疇。
李相臣表示,其實虛擬寶物盜竊或詐欺的案件,在網路犯罪中並不算難破;因為除非嫌犯不使用得到的寶物,否則只要一登入遊戲,系統就可以掌握使用者的IP等資料;然而,由於線上遊戲的風行是近幾年的事,普通的刑法要適用在寶物交易上,有許多灰色地帶。究竟盜竊寶物、用詐欺手法取得寶物該判多重,基本上完全倚賴法官的自由裁量。
「自己有玩線上遊戲的法官往往會判重罪,甚至比一般的刑案更重;而不玩遊戲的法官卻可能判無罪,」李相臣苦笑著說出虛擬寶物案件的問題。
除了一般較常見的犯罪手法外,針對「新浪麻吉」希望把寶物交易正規化、降低金流和物流的風險,李相臣也指出,即使付款和交貨過程一切順利,也不代表買家拿到的寶物沒有問題。因為虛擬寶物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式,買家使用一段時間後,寶物會自動回到賣家手上。
「虛擬寶物交易本身沒什麼不對;有人願買、有人願賣,警方也管不著,」李相臣表示,虛擬寶物交易的地位和一般網拍並無不同。然而,這類交易衍生的法律問題可能比實體商品的交易更棘手,他也只能希望網拍業者多多配合,減少犯罪者逍遙法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