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報復「加害者」,只會把我變成另一個「加害者」,那樣做,我跟他有什麼區別?踩了狗大便,還把鞋子脫下來,湊近鼻子繼續聞……不,我的人生,值得更好的味道。(本文摘自《我在地球的奇異旅程》一書,作者為火星爺爺,以下為摘文。)
「他人給的傷害」就像不乾淨的身障廁所
因為身體不便,在公共場所,我偶爾會用身障廁所。有時,廁所並不乾淨。
那不是前一個使用者故意。他不小心,無力清理,又有下一個行程要趕赴,清潔阿姨還在往身障廁所的路上,於是讓我碰上……
我會把廁所清理乾淨,讓下一位朋友,有乾淨廁所可以用。我能力有限,但這一點做得到。
我要說的不是身障廁所,而是想從此延伸,來說「傷害」。
這本書裡寫的,都是一路上幫過我的人,宛如我沒遇上「壞人」,沒受過傷害。不是。我遇過,受傷很重。
一開始錯愕、不平,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理解,為什麼「真心換絕情」?
是過了很久才明白,那是對方的選擇,木已成舟,情緒再多,也無法改變。
但即便傷到爬不起來,我還是有選擇。我可以選擇怎麼看,怎麼回應。我可以把他們看成十惡不赦的「加害者」,把自己看成可憐無辜的「受害者」,找機會加倍奉還……可以。
但還沒做我就發現,那只會把我降格。報復「加害者」,只會把我變成另一個「加害者」,那樣做,我跟他有什麼區別?
我不想淪陷,更不想抬舉對方,允許他將我同化。
踩了狗大便,還把鞋子脫下來,湊近鼻子繼續聞……不,我的人生,值得更好的味道。
我會試著忘掉那個人。
我是公車司機,他們是乘客,他們在車上搞得我不開心,就讓他們下車,我有前程要奔赴,要專注,別被他們耽擱。
我可以把「受傷害」這件事,當成一間不乾淨的身障廁所。
那些人不能把美好留給他人,有他的原因。
也許能力、條件不足,也許沒人教他,我可以試著理解,至少不要跟著他,把廁所弄得更髒,讓下一位使用者更不堪。
那個不美好,在我這裡結束就好,不要往下蔓延。如同我們可以用智慧,阻止謠言傳播,我們也可以用慈悲,停止傷害蔓延。
「受傷」像一顆鬧鐘,嘈雜擾人,卻有機會,能夠喚醒慈悲。因受傷而慈悲,也許是傷痛,能送給一個人最究極的禮物。
《與神對話》這本書,說過一個故事。
小靈魂A想學習寬恕,但要怎麼學會呢?小靈魂B跳出來說,他可以跟小靈魂A一起到人間,做出傷害小靈魂A的事,讓小靈魂A有機會學習寬恕。
小靈魂A很感動,小靈魂B願意為他的成長,去做那樣不堪的事。
小靈魂B說:「沒問題的,我只希望,當你學會寬恕的時候,你能夠想起來,原來的我是誰……」
「原來的我是誰?」
當慈悲升起,你看待「加害者」的角度,說不定會轉變。
也許,他不過就是一位苛刻的老師。
折騰,才是最高級的玩耍
每次出差,在機場行李櫃檯,良善的櫃檯人員總會問我:「先生,需不需要幫您準備輪椅?」我都說:「謝謝您,我可以自己走。」
我不方便,有資格請人幫我推輪椅。不自己走,不是比較輕鬆嗎?為何要婉謝?
如果我同意,那代表我真的很不方便。但我沒有,我可以把資源,留給更不方便、更需要的人。
坐輪椅當然輕鬆,但會不會坐上了,會耽溺那份輕鬆、一直坐下去,斷送所有在機場走路、鍛鍊身體的機會?走路辛苦,但我想繼續走。
我在很多事,都會給自己「找麻煩」。
閱讀,我讀那些大家不讀的大部頭經典。
做簡報,我把PPT放大400%,調一個人家根本注意不到的細節。
教學,我做直播式陪伴學習,每一份作業都用心幫同學改。
寫文案,我不拿沒fu的東西給別人,那是侮辱自己,也侮辱對方。
可以放水,我不放水。現在對自己放水,有一天,別人會對你洩洪。
很折騰,很自虐,但我不以為忤。
那種狀態,像一個人到迪士尼樂園,把握分分秒秒、急衝快跑,想把能玩的設施,都玩過一遍。
人間,不就是一座迪士尼?
你買票入園,當然要盡可能玩遍太空山、加勒比海、雲霄飛車、星際旅行……
在旋轉咖啡杯躺平,可以,但迪士尼那麼多好玩的,在一個小圈圈裡轉圈圈,不是很可惜嗎?
你可能會納悶,在雲霄飛車上驚恐大叫,心臟快蹦出來,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高空彈跳自由落體加速,不是找罪受嗎?在樂園內衝來跑去,腳痠抽筋,不是很折騰嗎?
然而,你注意到沒有?但凡是無比好玩、能讓你不斷回味再三的事,沒有一個是不折騰的。
折騰,才是最高級的玩耍。
把握時間的複利
回顧此前旅程,我慶幸自己做對3件事:
1. 學習、音樂、行銷、創意、說故事。
2. 早早開始投資,持續學習正確的理財知識。
3. 創業成為講師,持續精進內容與授課技巧。
3件事,都跟時間有關。
時間的複利威力,你可能難以感受。一開始,你的明天會跟今天差不多,後天也跟今天差不多……但10幾、20年後,會跟今天差很多。
把時間拉回我小時候,二舅教我學走路那天,你看見那個7歲才踏出第一步的孩子,你過去告訴他:
「你以後會讀研究所,進知名企業,出書成為作者,還會當講師在兩岸三地飛來飛去,會站上TED講台,會跑去北極圈拜訪聖誕老公公……」
他會信嗎?
7歲前不會走路的孩子,日後也能過得豐足,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我們活在一個「即刻就回」的時代,做事、傳訊息,都期待立即回饋。長期下來,對那些需要時間醞釀,才能看見結果的事,興趣缺缺。
然而時間,是最忠實、不會背棄你的朋友。你開始,不斷持續,時間就會照顧你。尤其是投資,做好資產配置,把它忘記,多年後看對帳單,會意外自己變成小富翁。
過去如何不重要,你可以拋棄繼承,停止把昨天的命運,讓渡給今天。
你可以這一刻重新開始,跟時間交朋友,然後耐心一些。
許多豐盛,都是等出來的,像一封從聖誕老人村寄出的聖誕卡。
路途遙遠,但終究會在聖誕節前,抵達你的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