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想從事公職,做一位公務員,是不是受了令兄章孝嚴的影響?
答:我想沒有,我們屬於不同系統。他是經由考試而來的典型公務員,我的重點則在地方行政系統。
問:令兄對於你想從政、參加競選是否表示支持?
答:因為彼此都忙,我還沒有機會和他做深入的討論。他初步的感覺是很意外,認為我這個想法相當的富於理想色彩,與現實之間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他表示只要這是經過仔細思考之後的決定,他還是蠻贊成的。
不願做唐吉詞德
目前我需要對參選與否做各種因素的評估,很多具體的條件現在都還看不到。例如競選經費大概要兩、三千萬,如果靠我在東吳大學的薪水,就算十年來一毛錢都不花,連競選縣議員都不夠,不要說競選縣長了。此外還有人力、地方派系是否接受等問題。
我本是為堅持一個理想去的,如果經深入瞭解之後發現,投入地方政治必須放棄許多原則,那我又何必去呢?我不願意變成西班牙故事裡的唐吉詞德。
我現在的困擾的確蠻大的,因為輿論認為我好像一定會走這個方向,到時候如果方向改變了,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說明才好!
問:當選國民黨中央委員與否,會不會影響你競選縣長的決定?
答:若當選中央委員,當選縣長的可能性會更高;中央委員沒選上,可能會影響民眾對我的接受性。但我並沒有把中央委員的是否當選,當成參不參選的決定性條件。
問:如果決定從事公職,對學校工作是否會難以割捨?
答:當然。對一個知識分子而言,學校是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但畢竟離現實遠一點。一旦我決定投入那麼艱困的政治實務,我相信是一條不歸路,回到學術界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問:你為什麼選擇地方政府首長做為從事公職的第一步?
答:幾十年來我們政治發展的重點可能都偏向中央,長期忽略地方。未來台灣整個政治結構的問題可能出在地方,引起台灣政局不安定的因素也可能最先出現在地方。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地方政府成長、穩定,必須有整體的長遠規畫。
常跟攤販聊天
問:你透過什麼方式去觀察地方政府運作的情況?準備用什麼方式去推動你的理想?可能會遭到什麼阻力?
答:我經常回新竹,和當地政治人物有直接接觸,他們和我談話都沒有什麼保留,很多情況我都能很切實的掌握。我也和民眾接觸,每次回去都會到城隍廟吃點東西,和攤販聊聊天。市井之間的消息很靈通,有什麼事都會赤裸裸的說出來。
地方政府最需要加強的還是法治的觀念:政府首長依法行政,公務員依法辦事,民眾依法提出主張。一旦法律被某些相沿成習的陳腐觀念壓制,一種排斥、鬱悶又抒發不出來的情緒在民眾心中滋生,問題就會變得很嚴重。
阻力當然會有,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我們應該深入瞭解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立場。如果和地方政府可以配合,未必是阻力;如果不能配合,就要慢慢去說服,我相信一點一點的去做,還是有成功的可能。
問:你是否和地方上基層公務員接觸過,他們工作上的主要困難在那裡?
答:人終究是希望自己工作上有成就感,但地方政府多半比較保守,限制了公務員的創造性和主動發現問題的機會。因為在刻板的環境下做固定的工作,所以大部分公務員脾氣都不太好。
問:你認為現代化的公務員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必須不斷吸收新的資訊,形成新的觀念,主動積極發現問題,並勇於提出不同的意見。在法律範圍之內,用經營企業的觀念來處理行政業務。民眾支持公務員,就等於是支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