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房價高漲,很多人買不起新屋,退而求其次,選擇相對平價的老公寓或華廈,尤其在台北,30年以上住宅占整體超過七成,很多人透過重新裝修老屋,一圓人生有屋的夢。
正因房價高,很多人老屋改造常是「坪效最大、功能做滿」,陽台能外推就外推,多一間房就是賺到;樓梯、牆面、角落,最好全部做滿收納櫃……。
再加上台灣夏熱冬冷、空氣品質不穩,最好再把窗戶換成氣密窗、裝設分離式空調。如此一來,一間坪效最高、與外隔絕的「城堡」就誕生了。回到家,表面上是進入自己的烏托邦,實質上,隔絕外界紛擾,卻也讓自己陷入囚錮的境地。
以「自然通風,台北周公館」老屋新生一案,榮獲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住宅類首獎」的「新{老手}設計」負責人邱一珊提問,「你是改造一間房子,成為符合自己生活的居所?還是照著別人口中的『應該』,強迫自己去適應一間新房子?」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