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相對論
從中學開始,我就喜歡讀歷史,看多了古今中外改朝換代的故事,我得到一個結論:好人一定比壞人多,因為如果壞人比好人多,這個世界不會進步。
所以我對員工一向百分之百信任,不會為了防那1%的壞人,影響對99%員工的信賴。
人的心理很微妙,你愈放心、賦予的權責愈大,對方反而會愈小心,因為整個案子的成敗都要由他自己承擔,他絕對不會作弊或搞鬼。反倒是主管意見很多時,部屬心裡就容易自暴自棄,認為既然自己的意見不被重視,那就照你老闆的意思去做,以後出問題,你們自己想辦法,跟我無關。
因此當部屬送案子來簽時,我多半會很有技巧地「先批准,再討論」。目的是讓部屬安心,感覺自己受到尊重,然後再提建議,告訴他怎麼做會更好。因為批准在先,對方知道我已經授權,同時我也給些意見,讓他不必擔心責任必須全部自己扛。
智慧是「逼」出來的
對年輕人來說,累積智慧是最重要的事。而遭遇危機的時候,也是累積智慧最快的時候。因為危機一來,就逼得人必須盡快運用智慧去解決危機,人的潛力都因此被激發出來了。
沒有人是天生的將才,我也是從一次次的臨危受命中,漸漸磨出自己的膽識,終於有機會獨當一面,將我的理想付諸實現。
所以我本身很喜歡危機,一遇到危機,整個人精神都會為之一振,因為知道又有機會讓我去應戰了。應戰之後,智慧也會隨之增長,成為自己終身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