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攝氏三十八.八度的高溫飆破台北百年來的高溫紀錄,天母棒球場更是台北市最火熱的地方。
中午一點正是太陽最惡毒的時候,卻阻止不了熱情的職棒球迷。
只能容納一萬零五百人的天母棒球場,場外卻聚集將近一萬五千多名的球迷;甚至,還有幾十位球迷從清晨六點就到球場排隊買票,頂著烈日、滿頭大汗地排隊十多小時,只為了買一張兄弟象對戰興農牛的門票。
同時間,在球場對街的統一超商門口也沸沸揚揚的舉辦兄弟象、統一獅球員的簽名會,現場擠滿了上千位球迷,興奮的尖叫聲此起彼落,搶購心儀球員的小公仔。
龐大的人潮也把球場附近的超商飲料搶購一空,店員補貨速度跟不上球迷的購買速度。
走過簽賭放水、職棒兩聯盟惡鬥及跳槽事件,中華職棒終於回春了,球迷再度回到球場看球賽。
其中,擁有百萬球迷的兄弟象隊連續十三年每年虧損上千萬元,在今年職棒史寫下第一次轉虧為盈的紀錄,廣告贊助收入較去年大幅成長六十倍以上,今年收益上看新台幣3000萬元。
兄弟象隊更在天母球場,改寫職棒十四年來的票房紀錄,單週四場球賽門票收入衝破679萬元(第一金剛隊,上半球季二十三場主場門票收入僅494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從職棒二年接任兄弟隊領隊以來,洪瑞河十三年來從不間斷,在球賽開打前一個小時到球場,聽取球迷的建議。
灰白頭髮、個子不高的洪瑞河眺望滿場拿著黃色加油棒的象迷,有感而發地說,「站得直,得人疼(台語),球迷最後還是認同兄弟球團對於職棒的經營。」
從業餘到職棒,十九年來兄弟隊都是票房的保證。今年上半球季,兄弟隊出賽的單場平均觀眾為五千三百四十五人,是最後一名第一金剛隊(一千九百零七人)的二.七倍。「台灣職棒球迷大概可以分兩隊,一隊是兄弟隊,另一隊非兄弟隊,」一位職棒資深記者觀察。
職棒熱潮,從比賽現場一路延燒到電視轉播。兄弟棒球隊業務部資深經理黃瑛坡分析,一般體育台收視率約為0.1~0.2%,「但是兄弟隊出賽的收視率都會超過1.2%以上,總教練林易增與三劍客上三立綜藝節目,收視率還飆破4%。」
到底兄弟隊有何魅力,可以成為超人氣的球隊?「兄弟隊老闆洪騰勝、洪瑞河真正熱愛棒球,是成功的關鍵,」結識洪氏兄弟四十餘年的三商企業董事長陳河東指出。
放眼全球的職業棒球,所有的職棒球隊背後都有龐大的企業財團支持(統一獅、興農牛、中信鯨、誠泰太陽與第一金剛),唯獨兄弟隊財力最薄弱,母企業僅有兄弟飯店,卻是一枝獨秀,從職棒元年,一路苦撐了十四年。
「洪氏兄弟並不是很有錢,可是在簽賭案、那魯灣挖角的最艱難時期,都沒有放棄球迷,」老球迷陳立昕說。
最窮的球隊,卻是球迷最多。「洪騰勝(老大)、洪瑞河(老四)五兄弟的職棒傳奇,精采到可以拍成電影,」黃瑛坡說。
四十年來,打球從不間斷
某個週二下午兩點,兄弟隊龍潭球場裡,五十五歲的洪瑞河挺立在投手丘上,專注看著捕手的暗號,抬腿、扭腰、箭步、振臂一投,打者還來不及反應,一顆有尾勁的快速球,「叭達」一聲,鑽進捕手手套裡,裁判立刻舉起好球的手勢,打者只是呆立在打擊區。
這樣一齣投打對決的戲碼已經在龍潭球場,連續上演十五年。「我們兄弟輪流上場投球,已經十多年了,」在球員休息區準備上場打擊的兄弟飯店副總經理洪杰(洪家老五)說,每週二下午就是兄弟飯店員工的棒球時間。
洪瑞河不僅懂棒球,更愛打棒球;外表看起來不茍言笑的他,一談到棒球,話匣子就關不起來。
四十多年前,洪騰勝的父親在台南創辦「華南縫紉織衣機廠」,組成了一支員工球隊。洪家兄弟幼時耳濡目染,很自然也對棒球充滿興趣,在坑坑疤疤的泥土地上,吃力地舉著半個人高的球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揮棒。
後來,洪騰勝在台北成立貿易公司,也固定在週六下午安排員工打球,所有男同事不得缺席,吃完午飯便往台大體育場尋找一塊空曠場地,擺下活動壘包,拿起共用的手套就打起球來。
對棒球的狂熱,讓洪氏兄弟打了四十多年的棒球,每週一場棒球賽,四十多年超過兩千多場球賽從不間斷,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
「直到兩、三年以前,六十多歲的大老闆(洪騰勝),還會每週上場完投九局,」兄弟棒球隊活動推廣部經理汪旭光回憶說。
平時,洪家五兄弟都是兄友弟恭,「只有到了球場,常常會為了safe(安全上壘)或是out(出局),爭得面紅耳赤,」洪瑞河說,最後只好每週都花4000元請專業裁判。
一般人只把運動當成消遣娛樂,但是洪瑞河卻把每週的友誼賽當成正式的比賽,嚴格地要求隊員認真打球。經常被邀請去龍潭打球的五洲製藥總經理吳宗明對於洪瑞河的「一絲不茍」印象很深,有幾次自己守備打擊不太認真,發生了失誤,「立刻就被洪領隊嚴厲地唸了一頓。」
四處奔波,為職棒催生
想要擁有一支正式棒球隊的心願,一直都在洪家兄弟的心中醞釀著。
直到1984年,兄弟飯店經營穩定之後,8月中旬,洪騰勝開始大張旗鼓在國內各大報刊登「超級成棒」廣告,創下國內棒球界風氣之先,公開甄選球員。
翻開十九年前的報紙,甄選廣告上明明白白寫著,兄弟飯店將建設室內、外球場,球員起薪3萬元,並且催生國內職棒運動。
洪瑞河表示,3萬元比當時上班族的平均月薪高出許多,更是甲組成棒球員收入的三倍,那時候合庫的球員江仲豪薪水才1萬3000元,李居明約1萬1000元。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洪騰勝是不是瘋了。「他(洪騰勝)只是一心想改善以棒球維生的球員待遇,」洪瑞河說。
兄弟棒球隊成軍兩年後,立刻開了民間企業自建球場的先河。斥資1億多元,占地一萬五千坪,包括一個主球場、兩個副球場及室內內野練習場的龍潭兄弟棒球場落成,兄弟球員們終於擺脫了到處借球場的流浪生活。
當時,台灣以四級棒球揚名國際,培養出郭源治、郭泰源等熠熠發光的明星球員,卻因為台灣沒有職業棒球,他們都被高薪網羅到日本打職棒。
看著球員為了生計而遠走他鄉,洪騰勝相當心疼,決心帶頭推動台灣的職棒運動,並且立刻發函給國內三百多家企業,尋求贊助。
洪騰勝在籌備職棒時候,由於每天都要南北奔波各球場,協調場地租借問題。曾經擔任棒球新聞記者二十多年,兄弟棒球隊領隊特助鄭乃基回憶起當時籌備職棒的狀況,「所有人都認為職棒搞不起來,質疑台灣的職棒環境不成熟,但最後還是被洪董做了起來。」
職棒元年開幕賽,台北球場很破爛,洪家兄弟動員飯店員工,從水電維修到場內服務全力支援。
1990年,職棒元年四支職棒隊(兄弟象、味全龍、統一獅、三商虎)浩浩蕩蕩開打。
走出挫折,從零開始
洪瑞河所帶領的兄弟象隊,並非從此就一帆風順。職棒元年開幕戰,兄弟隊在眾人的期待下,卻輸了比賽。
雖然兄弟隊在1992~1994年間創下連續三年總冠軍的傲人成績,「但後來幾年的簽賭放水、跳槽事件,卻是最大的挫折,」洪瑞河說。
由於部分球隊管理不嚴格,終於在1995年爆發職棒簽賭案,許多球員都涉案收押。
簽賭的一記重拳把火熱的台灣職棒打到幾乎沒有翻身的力量;球員跳槽更為已奄奄一息的職棒傷口抹上鹽。
「棒球先生」李居明、洪一中、陳義信等球員跳槽到台灣大聯盟,讓洪瑞河傷透了心。「當時很灰心,覺得這樣挖心掏肺對待球員,很不值得,」洪瑞河一想起這段往事,仍舊語帶哽咽地說。
平時,只要球員表現好,洪氏兄弟都會不吝惜給予獎金,連洪瑞河的媽媽也常常給球員紅包,鼓勵球員好好練球。
當時,為了避免球員出走,洪瑞河與洪騰勝兩人約李居明商談,苦口婆心要求他不要走,甚至於願意給李居明五年保障月薪35萬元的總教練合約,李居明還是走,洪騰勝難過到連飯都吃不下,「那時候大家的心裡真苦,大哥再也不進球場看球,」洪瑞河說。
喜愛棒球的洪媽媽在得知球員堅持跳槽之後,只是傷心對洪瑞河說,「你們這些憨人,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卻來搞職棒,給錢沒有意義,球員還是打放水球跟跳槽。」
洪瑞河卻認為,兄弟象本來就是從零開始,即使沒有這幾位球員也不會因此打不下去,頂多只是重新開始而已。於是他立即進行兄弟象的換血計畫,並開始籌建第二代兄弟象的戰力。
隨著球員做假放水、跳槽事件落幕,原本吵得不可開交的中華職棒聯盟,進入冷得發顫的黑暗期。球迷大量流失,單場比賽平均觀眾人數,從1992年最高的六千八百七十八人,滑落到2000年時最低的一千六百七十六人,兄弟隊當年虧了6500萬元。
當時,很多人都勸洪瑞河把球隊收起來,但執著棒球運動的洪瑞河,寧可苦撐下去,怎麼也不願意放棄棒球。「洪瑞河簡直是『冥頑不靈』,只要認為是對的,就會勇往直前,」一位職棒隊領隊從旁觀察指出。
在沈潛幾年後,2001年世界盃棒球賽中華隊所造成的風潮,再加上兄弟象隊換血成功,創造二連霸的佳績,兩聯盟正式合併,冷清的球場,再度熱絡起來。
雖然目前台灣職業棒球運動還不像美國或日本這麼熱,不過近年來有愈來愈成熟的趨勢。「前五年職棒都在泥巴裡打轉,我覺得今年才算是職棒元年,」中信鯨育樂總經理林明鈿有感而發。
從球場四樓的貴賓室望去,整個觀眾席盡是一片黃海,走過職棒黑暗期的洪瑞河表示,「球迷不能忍受第二次的欺騙,誠信、紀律才是棒球的球魂。」
紀律誠信,球品高於球技
為何兄弟象隊能夠虜獲眾多球迷的喜愛?關鍵就在於誠實、紀律、永不放棄。「兄弟隊經營者在心中有一把道德的尺,」台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系助理教授黃煜指出。
從業餘時代開始,兄弟隊就很嚴格要求球員的球品與私生活,每天晚上十二點確實執行晚點名,如有因故不到者,處以重罰。「苦練決勝負,人品定優劣,」一直是洪家兄弟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黃煜觀察,一般的球隊,打掃球場、提球袋等苦工都是由學弟來做,但是兄弟隊的學長不會拿翹,有共同吃苦的個性,最基礎的事情都會由學長帶頭去做。
兄弟隊在生活管理上的嚴苛是出名的,不僅球場、宿舍內嚴禁菸酒、檳榔、口香糖,下班或居家也不行。有一次,球員林百亨在銀行等待領錢時因吸菸被總教練曾紀恩發現,立刻扣年終獎金三分之一。
洪瑞河認為,職棒球員是青少年的楷模,必須善盡社會教育責任。他在接任領隊之後,規定球員不能夠有摔球棒與頭盔等輕率的動作。
有一次,明星球員陳致遠在球場表現不佳,摔球棒洩恨,比賽結束後,洪瑞河在球員宿舍門口站了一個小時,只為了勸戒陳致遠。「領隊很重視禮貌,尤其是球員對於球迷的態度,」兄弟隊球員彭政閩說。
洪瑞河對於球員違反紀律,懲罰從不手軟。8月18日發生兄弟隊練習生與貨車司機互毆事件,雖然是貨車司機先動手打兄弟隊巴士司機,但是洪瑞河在第一時間做下禁賽、扣薪一個月的嚴重處分。「人事最難管,但是洪瑞河卻很明快先懲處球員,以對社會負責,」黃煜說。
練得一手好字的洪瑞河,每週二上午都會對所有球員精神訓話,除了檢討上週的戰績表現外,花最多時間在教育球員的生活態度,並且常寫一些勸世警語送給球員。「戲劇可以彩排,生命不可以重來,」洪瑞河表示。
兄弟隊總教練林易增指出,兄弟隊從業餘時代,就開創了比賽結束後所有球員到球場邊線謝幕的先例,「不管比賽輸贏,都要感謝觀眾的捧場。」
洪家兄弟對於棒球的誠信紀律要求,直接體現在球隊的經營上。職棒打了十四年,「兄弟隊從來沒有送過一張票,即使是內部員工都是要花錢買票看球賽,」黃瑛坡強調。
兄弟飯店的員工買票也沒有折扣,頂多加入大象會可以優待20元,洪瑞河的老婆、孩子進場看球還是要買門票的,但對贊助廠商會有一定的優惠,例如可以買八折的團體票。
為什麼這麼「不留情面」?洪瑞河只是打個比方,「如果開餐廳天天讓員工和家屬吃免錢的,這家餐廳肯定活不久!」
除了要求球員要誠信之外,洪瑞河也常常因為誠信而放棄很多商機。
6月中旬,豐田汽車舉辦「夏日野球風雲祭」活動,廣告贊助國內職棒球隊,原先要花100多萬元贊助兄弟隊,但是兄弟隊卻因為已經跟中華汽車簽定三年的合約,而拒絕這筆生意,「一旦有合作關係,就要長久保持下去,」黃瑛坡強調。
此一舉動,讓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很感動,因為合約上並沒有規定兄弟隊不能找其他的車廠合作。為了回報洪瑞河的誠信,中華汽車立刻在全台所有展場販售兄弟隊的紀念品,並送賽程表,甚至在中華汽車的網站上納入兄弟隊網站做連結。
傾聽建議,深耕校園市場
現在企業經營很重視客戶關係的維護,職棒的最大客戶就是球迷,洪瑞河相當注重球迷觀眾的意見反映。
在天母、新莊的主場球賽,洪瑞河都會親自到場觀賽,身為主場主人的他卻不願意待在有冷氣的貴賓室,而是跟球迷擠在觀眾席,「因為這樣才可以真正聽到觀眾的意見,」洪瑞河說。
黃煜指出,成員不到五十人的兄弟球團,卻有兩個人專門負責把每天幾十封的兄弟象球迷的信件,彙整給洪瑞河;有些重要的問題,洪瑞河甚至還會親自回信,「這是其他球隊所沒有的,可見洪瑞河是真正傾聽客戶的聲音。」
此外,洪瑞河也帶領兄弟球員深耕校園球迷,「兄弟隊都是用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來經營球迷,就是從學校扎根做起,」林明鈿指出。
巡迴校園是一件苦差事,一般球隊都是由二線球員去巡迴校園,但是兄弟隊卻是由明星球員帶頭去巡迴校園,在國小推廣「樂樂棒球」,並在國、高中舉辦將近三十場的棒球座談會。
「球迷的眼睛是很雪亮的,每一次面對球迷,必須精銳盡出,不能敷衍了事,」汪旭光強調。
大象雖慢,永遠不願放棄
這天鏖戰九局,兄弟象在滿場球迷加油之下,最後仍以零比四輸給興農牛,兄弟球員仍舊敬業地謝幕,觀眾還是抱以熱烈的掌聲。
回想這場比賽的高潮起伏,去年底因為靜脈栓塞住院的洪瑞河,只是冷靜地說,「球團老闆不是人幹的!心臟要夠強。」
從職棒元年到十四年,一千多場球賽,洪瑞河從來沒有輕忽過哪一場比賽,要求所有球員在每一場比賽都呈現出最好的表現。
雖然經歷過第一年的敬陪末座、球員跳槽的事件衝擊,但是都無法澆熄洪瑞河對於棒球的熱忱。「大象雖然體積大、走得慢,但是堅持到最後,還是會走到冠軍,」洪瑞河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