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緊張情勢攀升。在2月4日中俄聯合聲明中,中國與俄羅斯共同表態反對北約擴張;考量與美國、歐盟關係維持及一帶一路等經濟考量,分析皆指北京不願見到俄、烏開戰。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共和國是獨立實體,並以「維和」為由派軍進駐兩區,此舉加劇俄烏邊界緊張局勢,烏克蘭、美、英、法等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商。紐約時間21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發言中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中國談及俄、烏衝突 重點談話時序
2月4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6日》
2月16日》
2月17日》
2月19日》
2月22日》
中國同俄羅斯反對北約擴張 不等於支持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北京冬奧開幕式前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於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行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下稱中俄聯合聲明)。
中、俄在聲明中表態,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繼續擴張,呼籲北約摒棄冷戰時期意識形態,尊重他國主權、安全、利益及文明多樣性、歷史文化多樣性,客觀公正看待他國和平發展。俄方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
紐約時報分析,兩國所發表的聯合聲明稱雙方夥伴關係「沒有止境」,這標誌著兩國長期以來的互相討好達到顛峰。拜登政府一些官員認為,這是中俄關係的轉折點,是對美國和歐洲實力的公然挑戰。
分析認為,這是中國首次明確與俄羅斯一起反對北約擴張,兩國還譴責了華盛頓的印太戰略,以及將英國和澳洲包括在內的新安全夥伴關係AUKUS。
法媒西部法蘭西日報(Ouest France)解讀,2月4日普丁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獲得北京大力支持,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蔓延2年來,習近平沒有接待過別的領導人,這次的兩人會面象徵性大,且在展現中俄緊密聯合起來對抗華盛頓。
俄、烏開戰恐傷中國 中國不挺俄羅斯的理由
中國在中俄聯合聲明中與俄羅斯同聲反對北約擴張,專家分析,這並不等於中國支持俄羅斯出兵入侵烏克蘭。從多次中國表態烏克蘭問題,可以看出中國始終將立場扣在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回到新明斯克協議等基礎論調上。
路透社19日報導剖析,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將在外交上,或許還有經濟上支持俄羅斯,中國可採取擴大與俄羅斯經濟合作,這可削弱西方承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將祭出制裁所帶來的影響;但中國絕不會提供軍事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儘管中國和俄羅斯從權益聯姻發展為準聯盟,但這兩個大國的關係遠不是正式聯盟,不需要在對方面臨威脅時派出軍隊。在國際社會兩極分化下,美國和西方有可能團結起來,將俄羅斯及中國同時孤立或(經濟)制裁;這不是北京期望的後果。
專家並指出,一旦烏克蘭局勢升溫,緊張的中歐關係就會再惡化。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雖在中俄聯合聲明中明確支持俄羅斯,表明反對北約擴張的立場,但在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問題上仍很謹慎。
報導提到,烏克蘭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重要門戶。中國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企業在烏克蘭有數10億美元投資,中國也從烏克蘭大量進口食用油、機械等產品。
烏克蘭有「歐洲糧倉」美譽,中國深化與烏克蘭的經貿關係,也是為了糧食與能源進口的替代來源找出路,擺脫對美國、澳洲等國的依賴。根據「日經亞洲」報導,烏克蘭玉米30%出口到中國,且中國是全球最大玉米進口國,分析師認為一旦發生戰事,中國恐需轉向美國進口玉米,中國將蒙受其害。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特聘教授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15日在經濟學人雜誌撰文指出,對於中國來說,支持俄羅斯反對北約擴張,並不同於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不會為前者付出經濟代價,但後者會招致經濟制裁。
中共「二十大」即將來臨 北京不願看到戰爭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中俄聯合聲明中的大國博弈及台灣問題」一文中訪問前美國華府智庫東西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國際關係學者宋文笛。宋文笛認為,烏克蘭若發生戰事,對北京來說,或許短期有利,但也可能深化國際社會民主政體和威權政體陣營兩極化、選邊站的情形。
宋文笛指出,中國在今年10月將舉行「中國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攸關習近平的執政延續,北京應該不會願意陷入他國衝突,或主動製造區域紛爭。
台灣怎麼看
中俄聯合聲明中提到,俄羅斯表態,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外交部5日表示,對此貶損中華民國台灣國家主權的不實表述,嚴厲譴責。
外交部長吳釗燮於17日接受外媒以「台灣憂心俄羅斯侵略行為促中國大膽攻台」為題專訪時指出,中國的做法,不是任何想和平談判的國家會做的事;台灣身處全球反對威權體制的前線,面對中、俄擴張國際影響力,所有民主國家必須堅決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
吳釗燮強調,感謝英國和許多友台國家,聲明「維持台海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展現團結力量,台灣單獨面對中國威權壓制的力量太微弱,呼籲世界各地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力量才會更強大,「台灣不想要戰爭,但也絕對不會向中國低頭」。
本文轉載自2022.02.22「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