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來終結金權政治?

楊麗君
user

楊麗君

2003-07-01

瀏覽數 18,100+

誰來終結金權政治?
 

本文出自 2003 / 7月號雜誌 第205期遠見雜誌

仲夏的6月,驕陽如炙,台北金融市場的天空,異常地喧囂。

6月20日,絕不是中華開發金控公司董事長劉泰英曾經預期到的下台時刻,但卻是綠色執政「終結」國民黨金權時代的里程碑。

這一天,南京東路五段中華開發金控大樓前,照例人車熙來攘往,一樓走道外擠滿了違規並排的SNG播放車,路過的行人卻早已見怪不怪。

十二年來,不論人們喜歡與否,劉泰英或中華開發總是話題不斷。劉泰英掌控數千億元資金,橫掃政商兩界,在中華開發建立起不可一世的金權勢力,終於在檢調單位求刑十六年,以及財政部「自律」下台的喊話後,放棄困獸的搏鬥,發表離職聲明。

時序往前推進兩週,全國最大官股金控兆豐金控在旗下所屬的中國國際商銀吉林路總行十二樓會議廳,舉行股東大會。會場一樓大廳外,兆豐金控員工群聚走上街頭,抗議「政府不當利益輸送財團」。因為,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的女婿、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要在該天的股東改選董監事會議後,由「官派」的董事長,搖身變為「民股」董事長。

儘管員工反彈,小股東不斷高聲吶喊,「財政部(廣義官股占兆豐金控約24%股權)欠小股東和全體人民一個解釋,」鄭深池依然獲得全體官股和民股董事支持,順利成為只有兩百張持股的「民股」董事長。

不容國產變私器

「民營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是財政部長林全唯一的解釋。

5月26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林全明白地說,「第一金控董事長陳建隆也將採取同樣模式,以民股身分取得董事及董事長職位。」

立法委員聞訊一片錯愕,親民黨立委殷乃平大歎,民進黨政府正將國家獨占的利益,分給特定勢力的私人,政府為全民做了「財團政治投資是一本萬利」的錯誤示範。

以前,亞歷山大大帝逮捕了一名海盜。他問這個海盜憑著什麼權力稱霸海上。海盜說,「和你稱霸天下同樣的權力。因為我只有一艘船,故稱海盜;你有一大批船,乃尊為君王。」

公義合理化了統治者的權利,若沒有公義,統治者如何合理擁有稱霸的權利?「政府幫助財團奪取國家財產,是台灣貧富不均嚴重惡化的元凶,」前監察院長王作榮說。

兆豐和第一金控分別是全國第二大和第三大金控公司,總資產分別高達新台幣1兆6700億元和1兆3400億元。鄭深池和陳建隆只擁有數百張金控公司股票,就可以把國家擁有的金控公司,輕易改成私人名義擔當董事長的公司,連民進黨立委林文郎都跳出來直言,「國家不是阿扁一個人的!」

「國民黨金權政治代表性人物劉泰英,在中華開發做了最壞的示範,代表民進黨的金權人物鄭深池和陳建隆卻正冒出頭,有樣學樣,將兆豐金控和第一金控等公器私有化,」金融學者出身的立法委員李桐豪感歎地說。

誰在複製劉泰英?

連兆豐金控小股東和第一金控員工也不約而同發出質疑,「鄭深池會不會是下一個劉泰英?」「陳建隆會不會把一銀變成中華開發那樣,在政黨輪替後繼續成為民進黨把持的金庫?」

兆豐和一銀金控小股東與員工的憂慮,其來有自。

翻開十年來劉泰英從一介專業經理人入主中華開發,充分掌控董事會,建立個人金權帝國的一頁歷史。1995年,劉泰英從大股東國民黨啟聖投資的「法人代表」,一步步推動大股東釋股,轉為由兒子名下的投資公司出任董事長,可說是將公器「個人私有化」的濫觴。

對照如今鄭深池和陳建隆從官股轉為民股董事長,並一步步在兆豐金控和第一金控建立屬於個人強勢領導的金權勢力,和劉泰英逐步掌控中華開發,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外界質疑,鄭深池始終不發一言。被媒體逼急了,他迂迴地說,在兆豐是「開創自己事業的第二春,和長榮集團一點關聯都沒有」。陳建隆也說,如果改為民股董事長就說他是下一個劉泰英,對他也「太過抬愛」了。

鄭深池的副手,兆豐金控總經理林宗勇則以「民股董事長可以不必去立法院接受質詢;更深度的民營化,才能釋放活力,讓兆豐金控獲得商業競爭所需的彈性空間,」為鄭深池做出辯解。

公司治理理論,大致認定大股東和多數股東的利益一致。以極少的股份,掌控董事會,最可能的不利影響,是容易讓公司治理陷入代理人問題和道德危機。李桐豪指出,於是很容易發生對董事長個人有利,但是卻對整體股東和公司不利的情事。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小股東當董事長易有道德危機

以法院起訴劉泰英的罪狀為例,和中華開發相關者就有:劉泰英核准放款時收取佣金;動用中華開發近2億元大肆收購委託書,供他個人和潤泰集團、陳敏薰、陳敏薰叔父陳明祥等人取得董事席位,最後這些董監事再回頭支持劉泰英擔任董事長等不法事宜。

誰在製造另一個劉泰英?鄭深池和陳建隆個人的企圖是一回事,政府是否以民營化的美麗願景,來掩蓋輸送利益給私人和民營集團,尤其需要嚴格的監督。台北大學財政所教授黃世鑫指出,一個有為的政府和官員,尤其應注意避免瓜田李下的口實。

公營事業大多沒有經營效率,將公營事業民營化,原本是正面的趨勢。但是,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研究員瞿宛文也憂心忡忡地說,如何避免把國家的利益,分給特定勢力的私人?如何避免民營集團把特定產業的利潤,當成自己的禁臠予取予求?中工、中石化、台開、台肥等殷鑑不遠,不論是哪一個政黨執政,政府在沒有制定好民營化的透明遊戲規則前,不宜再重蹈覆轍。

金融機構是金權政治的祭品

新政府上台後,將行政體系或者國營事業換上新政府認為堪當重任的領導人,原本無可厚非。偏偏,新政府國營事業人事布局,若非基於和阿扁政府關係友好的酬庸,即是不具專業、但綠色陣營色彩鮮明的人出任,在極小的圈圈中施行講關係的朋黨用人哲學,才會落人「綠化」乃至「政治化」的口實。

「民進黨『綠化』金融機構更準確的意義,其實是指以政治力介入銀行專業經營,」政論家胡忠信指出。民進黨最先「綠化」的金融機構,首推一銀和交銀。陳建隆和鄭深池分掌一銀和交銀董事長,堪稱色彩最為鮮明的「綠色金融家」。

「陳建隆和謝長廷的關係,就像李登輝和劉泰英,」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梅再興,這樣形容陳、謝兩人親近的程度。

「張榮發不但是阿扁的大金主,鄭深池更因為曾是張榮發的對外窗口,和阿扁情同手足,」殷乃平形容。單從陳水扁嫁女兒,婚宴當天,鄭深池和陳水扁夫婦與新郎新娘同坐「家人」主桌,鄭深池和陳水扁的親密關係,可見一斑。

尤其,長榮集團是交銀放款高達150餘億元的最大債務人,鄭深池由最大債務人的女婿,搖身一變成為最大債權人董事長,更加引發金融市場「綠化官股銀行」「外行領導內行」「政治酬庸」等議論紛紛的反對聲浪。

第一金控和兆豐金控蒙上陰影

鄭深池和陳建隆主掌兆豐金控和第一金控後,行事也備受爭議。

2001年民進黨立委選舉的黨內初選時,陳建隆利用一銀內部資源幫民進黨的江昭儀輔選,去年經台北地方法院判定背信罪確定,處拘役五十日,得易科罰金,但不得再上訴。

殷乃平指出,根據銀行法,陳建隆早已不具備一銀董事長和一銀金控董事長資格,財政部坐視一個被判背信罪確定的人續任銀行和金控董事長,根本就是失職。

銀行負責人最需具備的品德,正是誠信,劉泰英誠信有瑕疵,容或應該下台。偏偏,被「判定背信罪」的陳建隆可以繼續當銀行董事長,如今財政部又以「涉嫌背信」要劉泰英下台。殷乃平說,這樣不是等於,綠色的銀行董事長可以背信,非綠色的銀行董事長不可以背信,要說政府沒有根據政黨顏色屬性行使金融監理權,誰會相信?

最令銀行界不可思議的是,攸關客戶資訊的資訊大樓,向來是銀行門禁森嚴的重地。但是,陳水扁總統的凱達格蘭學校要找上課場地,陳建隆立刻下令把一銀位於重慶北路的資訊大樓十二樓三百坪辦公室,租借給民進黨使用。一銀的老行員不禁感歎,民進黨利益現在是一銀的優先考量。

「陳水扁總統把兆豐金控給鄭深池,為的是幫台灣高鐵找一個金庫,」無黨籍立委陳文茜解讀鄭深池由官股董事長轉為民股董事長。

長榮的女婿鄭深池當上兆豐金控董事長後,旗下交銀和中國國際商銀對長榮集團的放款,雖然沒有再增加,但是長榮集團是轉投資台灣高鐵的五大股東之一,交銀和中國國際商銀不但是台灣高鐵聯貸銀行團的最大債權銀行,鄭深池上任後,交銀和中國國際商銀更加碼購買了40億元的台灣高鐵特別股,成為台灣高鐵最大債權和金控股東集團。

一個以鄭深池為首,圍繞台灣高鐵以及陳水扁的親民進黨政商金權政治勢力,正在兆豐金控崛起。

兩年加碼台灣高鐵40億元,李桐豪十分憂心地指出,一旦鄭深池長期掌控兆豐金控,還要搬多少錢挹注台灣高鐵和長榮集團相關轉投資呢?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更加的腐化。這是我們需要公司治理、輿論、內部揭弊「吹哨人」和司法制度的關鍵。當公司治理、輿論和司法制度都無法發揮功能時,政黨輪替將會是最後一道防線。

若非政黨輪替,劉泰英在中華開發建立的不法金權帝國,不會曝光和崩解。但是,隨著政權輪替,台灣政商金權利益和腐化也移轉了。

當政黨輪替帶給民眾的失望多於期待,胡忠信語重心長地指出,那麼,讓政黨的替換頻率加快,「二次政黨輪替」,便成為吾人剩下的選擇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