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陰影罩頂 熱錢力道緩步上揚
景氣回春,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預測,新興市場今年的境外民間淨流入資金(Net Private Inflow)將較去年的1100億美元成長,達1390億美元,但此水準仍為十年低檔。其流入資金的主要成分——外人直接投資,面對全球前景仍不明朗、企業獲利不佳的不確定性,與部分國家民營化腳步遲緩,今年挹注金額應較去年減少。
買樓比買股票划算
過去幾年股市墜落谷底,但房市仍維持熱況。《經濟學人》指出,因投資房屋的購屋人多使用貸款,具有高報酬潛力,加上政府提供房貸利息扣除額、首次購屋免稅等稅負措施,部分國家出現「買樓比買股票划算」之情形。
但《經濟學人》也警告,雖然買房者普遍比買股票多,榮景時創造的「財富」效應龐大,但當房市泡沫化,銀行壞帳提高、擔保品價值大幅縮水時,衝擊可能遠大於股市。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顯示,主要經濟國房市崩盤造成的產值損失是股市的兩倍,而且,比股市更易出現多頭後急速破滅的情形。
MBA的困惑:女同學到哪兒去了?
在美國頂尖商學院最難解的問題是:女同學到哪兒去了?回首1988~1989學年,前二十名商學院MBA一年級生女性比例只有28.6%,十多年後,只小幅上升至30.3%。
《經濟學人》分析,高昂的學費(兩年的MBA課程,不計算潛在收入損失就要10萬美元)令人止步,更有部分女性認為,商業是「無情」的行業,工時長、企業倫理淪喪以及模範角色的闕如,都是她們裹足不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