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漢寶德 經營一個服務人性的空間

謝其濬
user

謝其濬

2003-06-01

瀏覽數 17,850+

漢寶德 經營一個服務人性的空間
 

本文出自 2003 / 6月號雜誌 第204期遠見雜誌

建築家漢寶德在自傳《築人間》中,描述建築大師康(Louis I. Kahn)對他的啟發,「現代建築講功能,建築的存在是為了某些目的,因此設計者要自功能的瞭解入手。」但是,「康則把建築看成一個生命,把功能視作生命存在的價值;因此一座建築的創生要回溯到它的生命源頭。」

把管理想像成一個建築的過程,當團隊經由策略擬定、建構組織等步驟,逐步伸展而成型,過程中,管理者必須帶領團隊時常回頭檢視:這個團隊為什麼存在?團隊所要創造的價值是什麼?

「建築和管理,都是為了創造一個服務人性的空間,」這是建築家漢寶德和管理者漢寶德,共同信奉的理念。

擔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的漢寶德,是個「不耐平凡」的建築家,除了搞建築,他也辦學校、建博物館、改革建築教育、修護古蹟、辦雜誌寫專欄。豐富的經歷中,最曲折的一段管理經驗,是他從無到有、一手創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為台灣的現代博物館立下典範。

把觀眾吸引進博物館

從1981年他獲聘科博館籌備處主任,到1993年全館落成,籌備工作長達十二年。科博館如今成為台中地區的地標,每年的參觀人數超過三百萬人次,並有高達兩成五的再訪率。

要檢視科博館的成功,得先回溯它的生命源頭。漢寶德回憶,當初教育部訂定的建館目標很明確,就是推行大眾科學教育,而三個建館闡釋範圍也很清楚,分別是探討萬物之靈的人類、偉大的自然界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但是讓漢寶德和團隊煞費苦心的是,要用什麼方式來表現這些主題才能吸引觀眾走進博物館?

在《管理是什麼》中,作者開宗明義指出,「管理最先,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價值創造。」而漢寶德認為:「經營博物館,雖不是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但是不能沒有觀眾。」

相較於傳統博物館的靜態陳列,漢寶德以啟發觀眾的心靈品質做為核心價值,訂定了兩個策略:引發觀眾的興趣;讓觀眾有實質的知識收穫。

科博館所有的主題設計,都從這兩個策略出發。創館初期,漢寶德自己先當觀眾,遍訪國外的博物館,尋找可以引進台灣的主題。當他在美國的博物館中,見識了星象儀和全天域劇場,心頭不免一顫,「對!就是這個。」不過,前者有知識性卻不夠有趣,後者有吸引力,知識性卻不足,於是他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引進台灣,後來果然就成為科博館中最有人氣的主題。

漢寶德說,博物館不是遊樂場,也不是圖書館,卻要能夠吸引觀眾,並且達到教育的目標,他體會,「所以說,管理博物館,就是一門人性的學問。」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這門人性的學問,不只反映在觀眾的人性,還包括了團隊中的人性。

科博館籌備初期,連辦公室也得自己張羅,團隊成員不過十來個,多半透過他私人的學術人脈引薦過來。由於一開始沒有正式編制,連敘薪都不知道該如何敘薪,無法立刻發放薪水,團隊卻願意跟著他打拚,「憑的是一股使命感,」漢寶德說,「相信自己做的是一件開創的、對台灣有貢獻的事。」加上團隊成員對他有信任感,總算齊心度過好長一段沒有薪水領的日子。

鎖定「生命教育」做為核心

坐落在永和市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是一幢獨棟的樓房,靜靜地挨著百貨公司,門面並不是特別大,不刻意留神,很容易就錯過了。

2002年3月,漢寶德出任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館長,和他的科博館經驗不同的是,他並沒有事先參與整體擘畫的工作,而是完工後,才受邀擔任管理者的工作,團隊已經建立,卻不是人人都有經營博物館的經驗。

漢寶德發現,從技術水準、美學意境來看,世界宗教博物館的設計堪稱滿分,但是距離他所主張的吸引力和實用價值,還是有一段距離,「知識分子可能很喜歡,一般人卻沒有辦法進入。」

由於博物館中的內容已大致底定,無法做大幅度的更動,在管理上,漢寶德所面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怎樣創造價值。他還是從人性做為出發點,觀察出現代人很容易對生命感到空虛,於是鎖定「生命教育」做為核心,把宗教的理念,融進對生命的體認中。

在時機點上,由於各中小學都在推廣生命教育,於是漢寶德設下目標,要求團隊和學校建立聯繫,讓世界宗教博物館成為生命教育的輔助教材,一方面,吸引更多人走進來,另一面,讓團隊成員可以走出去,「同仁們都很興奮,觸發了他們的工作動機,」漢寶德打趣說,「畢竟經營一個博物館,不是每天準時開門、準時關門,有人、沒人都好地混日子。」

漢寶德接下來要推出的是世界宗教建築的模型展,又是一個把人性和空間連結在一起的主題。漢寶德說,「好的建築是,經營出一個好的空間,人在其中移動,有效率,而且有互動,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會讓人有愉悅的心情。好的管理,也當如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